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正如火如荼展開,這場全球矚目的體育盛宴背後,也是營銷狂歡。本文作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世界盃,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啓發。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正如火如荼展開,這場全球矚目的體育盛宴,第一次在冬天舉辦。真偽球迷一起上,不懂球的用户,似乎不去做一顆韭菜都少了點參與感;不看球的用户,不去熬個夜感受下球場氛圍就像脱離了這喧囂的世界一樣。
和往年一樣,小組賽的各種爆冷,與之對應的“天台見”“反着買”都蜂擁而至。第一次在北半球冬季舉行,第一次在中東舉辦,投資超過2200億美元,多才多“億”的石油王國這次也刷足了存在感。
走進狂歡的背後,我將從不同角度談談世界盃的一些啓發,或許對於產品運營從業者來説能夠有所啓發。
01 世界盃背後卡塔爾的暢想趕在資源枯竭之前,突圍創新。在人類遭遇化石能源挑戰的今天,中東國家也面臨着能源轉型難題,依賴能源出口不是長久之計。現在的中東大亨是富得流油,但一直吃老本,非再生能源終究會枯竭,總有見底的那一天。
與其説卡塔爾豪里豪氣,不如説這是危機意識的外顯。天然氣儲量全球第三,人均GDP世界第八,如何將錢轉化為可持續、正向的生產力,也許是卡塔爾的訴求之一。
高科技行業創新門檻高,相對可行突圍是旅遊和文娛。提到迪拜,我們都不陌生,豪車、奢華酒店,土豪旅行打卡的標籤已經被烙入心中。
卡塔爾可以通過世界盃等國際賽事,讓世人深入瞭解這個國家。正如運營人提到的漏斗模型,通過世界盃“拉新”認知,告訴中國的“微商團隊長們”,你們炫富除了打卡迪拜,卡塔爾更是土豪彰顯身份的打卡地。
不止世界盃,2023年亞洲盃也在卡塔爾,在近10年裏卡塔爾已經舉辦過30多次大型國際賽事。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卡塔爾準備在世界盃後大力申辦2036年奧運會。
通過世界盃等國際賽事建立國家影響力,將卡塔爾的不動產轉化為可持續的生產力,打造第二、第三產業,也許是石油大亨們的訴求之一。
02 世界盃背後的三種心理學效應墨菲定律心理,股市波動的魔咒。每逢世界盃時段,A股市場都不怎麼好,網友們有各種遐想猜測:
第一,資金流出。世界盃期間,很多資金都從股市抽離出去參與博彩,導致交易量下降和股值下跌。
第二,精力有限。世界盃期間投資者都在熬夜看球,白天頂着黑眼圈沒有精力炒股。
第三,心理因素。自1994年至2018年A股共經歷7屆世界盃,期間有5次下跌。正如墨菲定律,你越怕什麼,他越來什麼。
烏合之眾心理,競彩銷量暴增,全民跟風買球就是羣體效應的外顯。
你買了嗎?你買哪個國家贏?你看看我這比分,簡直太有感覺了!!
世界盃,簡直是博彩公司的“雙11”狂歡,賺得盆滿缽滿。
11月28日,中國競彩網公佈卡塔爾世界盃首周全國競彩銷售數據:競彩銷量總計147.06億元,與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首周(74.40億元)相比,暴漲近一倍。生活中,從不看球的人都在跟風下注,感受世界盃的氛圍,這是典型的羣體心理在作怪,也是我們提到的烏合之眾心理學效應。
所有的羣體都具有這樣一個共同特徵:構成這個羣體的人,不管他是誰,不管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區別,不管他的職業是什麼。不管他是男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是低,只要他們是一個羣體,那麼他們就擁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集體心理。
跟風、追隨、傳染、瘋傳、流行等背後的驅動,都是烏合之眾羣體心理。當然,不懂球的你在世界盃期間,開心的做一顆韭菜在買球,也是烏合之眾。迷戀小概率博弈心理學,以小博大心理學效應,在彩票上應用到極致。
人類都會對未來小概率發生的事情進行幻想,越幻想越着迷。“彩票反着買,別墅靠大海”,説的就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朋友圈裏各種炫比分中獎,讓你產生一種錯覺,以小博大真的可行。
收益很小,人們又會“迷戀小概率事件”,心態會從厭惡風險,反轉為偏好風險,寧願博一把大獎金。比如,每年世界盃上總有幾場爆冷場次。短期內中獎,可能會有多巴胺的爽感,但長期來看一定都會虧出去。
小概率是短期行為,只要你繼續買球,從小組賽到淘汰賽,最終大部分人一定是負收益。畢竟,幕後是博彩公司的商業化和市場運作,如果彩民都賺錢,博彩公司無法經營,那麼競彩就不會長期存在於市場。
03 世界盃背後的營銷狂歡做IP人家是認真的!!!卡塔爾背後的拉伊卜小王子賺翻了。
11月27日,發佈第一條抖音,一週漲粉1550萬;11月30日,發佈第一條微博,4天漲粉32.7萬,出圈就是這麼簡單。
拉伊卜小王子也被網友稱為“餛飩皮小王子”,和世界盃開幕式上的吉祥物造型如出一轍。
有人在質疑他的真實身份,暫不説真偽,至少從IP地址卡塔爾和自媒體官號認證來看,這是幕後團隊打造的超級大IP。和第一部分提到卡塔爾的旅遊文化新產業的遐想,瞬間不謀而合。
根據Global Data數據,中國企業累計投入高達14億美元贊助費。超過美國贊助商的11億美元,這僅僅是國際足聯和世界盃的官方贊助商的投入。
這一個月,當全民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世界盃上,品牌如何破圈玩出花呢?
先明確一個觀點,體育營銷不等於體育品牌的專利。本屆世界盃國內最耀眼幾個品牌,當屬boss直聘、海信、萬達、蒙牛、vivo、雅迪。
BOSS直聘的傳播執行力,廣告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喜提2018年世界盃最煩人廣告之一的BOSS直聘,又來了。不止直播現場,地鐵、信息流,線下電梯全方位觸點,再次強化招聘市場的用户心智。
有人開玩笑説,BOSS直聘真的是把場景營銷玩到極致。找工作和看球,看似不想管的兩個人羣,其實關聯性還不小。有時間精力在看球的用户,BOSS直聘在提醒你,世界盃結束該安心找工作了。站在你眼前的BOSS直聘,豈不是無業遊民的首選。
海信的功與名,體育營銷老手,讓你記住世界第二。製造衝突話題,憑藉“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Slogan,海信做出本屆引人注目的場邊廣告。
儘管“第一”出現在宣傳詞裏有越界之嫌,後來的比賽裏被更改為“中國製造 一起努力”。但不得不承認,一開始的“擦邊”給海信帶來了想要的效果,引發話題討論這塊已經賺足了關注度。
同樣,網友戲稱海信也是被譽為世界盃場景植入的品牌,“天台”“砸電視”等場景在球迷買球受挫後屢見不鮮。暗示彩民,彩票不中砸電視,換電視來買海信。
除了品牌方和舉辦方,各路平台也是受益者。咪咕和抖音,從央視獲得持權轉播的價格超過10億元。定位清晰的兩大平台,咪咕愛看將各大體育賽事的直播權收入囊中,英超、西甲、德甲、奧運、世界盃,暫且後續留存,至少體育標籤這塊已經深深烙入用户心智。
抖音,更不用説了,國民現象級APP打造空氣級應用,強化市場份額的一次戰術行為而已。
04 最後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來看全民狂歡的世界盃,會有不同的啓發。
注意力虹吸效應,是大品牌擴大影響力,搶佔市場的好時機。
卡塔爾斥巨資辦賽事,也是舉辦方創新突圍打造第二、第三產業的好時機。
年年都叫着“天台見”的球迷,屆屆受影響的A股市場,是巧合也是必然。
站在系統看世界盃,這就是商業運作的賽馬場。商業要長久,必須要符合市場運作規律,舉辦方平台方都要盈利,才能正向循環。
利潤哪裏來?正在買球的你,似乎也在默默的做着貢獻。
站在長期角度來看,世界盃的小概率事件,爆冷的球賽似乎已經見怪不怪,球員球隊都是這個商業帝國裏的一枚棋子。站在系統角度來看,誰奪冠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唯有符合市場運作商業利益最大化可能更重要。
專欄作家
鄭火火,公眾號:炏的黑匣子(zydsgj),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從事母嬰消費品多年,致力於做一名懂用户的產品人。專注用户研究、行為分析、消費者心理分析。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