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北籃球人才容易被挖走,為何像郭艾倫等後衞線球員沒被盯上?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體育

青訓,如今已經成為CBA的主戰場之一,和以往的從梯隊開始挖人不同,如今的CBA已經不滿足從“小三隊”(十五六歲的孩子)挖人了,“小四隊”(年齡12歲左右)也成為了各支俱樂部競爭的目標。東北三省作為中國籃球人才最豐富的省份,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大量的中鋒、鋒線球員被廣東男籃、浙江男籃等球隊早早挖走。SO,問題也來了,東北籃球人才容易被挖走,為何像郭艾倫等後衞線卻能倖免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東北籃球人才容易被挖走,為何像郭艾倫等後衞線卻能倖免?在人才動不動就被挖走的環境下,東北籃球為何還能盛產後衞,出現郭士強、郭艾倫、趙繼偉、張慶鵬等等優秀後衞呢?首先,這事咱們要從我們的人才選拔制度説起。球隊從“小四”隊挖人有什麼標準呢?因為孩子的年齡太小,天賦、潛力啥的暫時都看不出來,所以身高成為了挖人的最大標準。未來的發展無法預測,但是身高卻能通過骨齡來預測,一旦出現身高不錯的球員,拉走測骨齡,身高有優勢,直接挖走。這也是為何東北籃球內線和鋒線球員很容易被挖走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後衞線還能夠保留呢?答案也很簡單,因為身高天賦不明顯,所以在這些孩子身上投資需要冒更大的鋒線,所以身高在190公分左右的苗子基本上被挖走的可能性會比較小。

而當這些後衞球員開始展露頭角,展示出自己的潛力時,往往已經和球隊簽約進入梯隊,而這時想再挖走這些後衞的苗子就比較難了。當然,也不是絕對,比如孫銘徽就因為出色的身體天賦,早早被浙江廣廈挖走。

苗子固然重要,但是伯樂更加重要。東北籃球人才流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擅長用新人,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在遼寧打不上球,人家肯定是要換個環境。長期下來,遼寧男籃的梯隊自然也會出現斷層。而當下的籃球,單單隻有後衞,顯然是不行的,所以,想要遼寧男籃回到正軌,他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