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聯三屆奧運會冠軍,這就是我的下一個目標!”
“完美”,是男子舉重73公斤級冠軍石智勇對東京奧運會旅程的總結,他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實現衞冕,確實足夠完美。
但他的目標更加高遠,“巴黎奧運會還有三年,我相信自己,更相信中國舉重隊的保障,挑戰極限就是我們的動力。”
其實,最後一把試舉選擇198公斤,去衝擊世界紀錄,是石智勇自己的決定,這也是他最難忘的瞬間。
“2019年創造363公斤的世界紀錄之後,我一直都沒有嘗試打破,就是希望能把完美一舉留到奧運會上。”這是石智勇的夢想。
在挺舉第二把試舉192公斤被判失敗後,石智勇做出了衝擊世界紀錄的決定。
“當時和教練談了我的這個想法,其實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和責任。但站在奧運舞台,我充滿信心!”
奧運會開賽前一個月,石智勇大腿拉傷,着急恢復訓練,一週後同樣的位置再次拉傷。17天不能練習抓舉、挺舉動作,抵達東京後才恢復初步訓練。
五年的備戰,石智勇還一直與腰傷對抗。冰敷、針灸、電療,幾乎每一堂訓練課後,都要伴隨一次治療。
扛着傷病訓練和比賽,是對意志品質的絕對考驗。但無論是在曾經的69公斤級,還是如今的73公斤級,石智勇一直是無可爭議的王者。
追逐夢想的過程並不會一帆風順。賽前拉傷已經足夠驚險,比賽當天他又因為降體重引發中暑,上場前石智勇的眉心和後背都被隊醫掐到紫紅。
“不但奪冠,更要打破世界紀錄!”帶着這樣的信念,他用標誌性的下蹲挺將198公斤的槓鈴穩穩舉起!
他用驚天怒吼和“還有誰”的吶喊,宣泄了這一路走來的艱辛。當他坐在槓鈴上,雙手比一,指向天空,做出這為破紀錄設計的專屬慶祝動作時,一切傷痛煙消雲散。
賽後,他扶着腰,按着腿,許下兩個承諾。一個是對女朋友的,“讓你久等了,回家娶你”。一個是給自己的,三年後,巴黎見。
“其實巴黎週期的備戰,比東京還要難五倍甚至十倍。”石智勇坦言,“畢竟年齡上來了,恢復會慢得多;成家了,也要分擔家裏的事情;更難的是傷病的困擾。”
舉重是一項不斷挑戰人類力量極限的運動,舉重運動員在精心的保障下,也難免出現勞損性傷病。
“備戰東京的這五年,腰傷就把我和隊醫折磨得很難受,越到臨近比賽越愁人。”儘管在比賽中他都能憑藉高出一籌的實力和堅定強大的信念贏下冠軍,但背後的酸楚也只能自己默默抗下。
“這些年我的訓練一直不是特別系統,成績也沒有穩定的提升,尤其這一年多,每次比賽都是靠超水平發揮。”石智勇感慨,“堅持練下去,和隊醫好好配合做針對性治療,未來繼續打破世界紀錄!”
永不止步,永攀高峯,這是一位偉大冠軍的執着追求。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石智勇在隔離期認真訓練,而他拍攝的“單口相聲”隔離日記也火了。
不同於大多數運動員的“淺嘗輒止”,石智勇以“拍連續劇”的態度,積極地介紹他“豐富多彩”的隔離生活:接受各家媒體採訪、寫幾千字的奧運總結、和教練溝通訓練計劃、被領導安排繼續拍攝21天的隔離日記……
他都一個人變換各種聲音“演”了下來。
“這就是我真實的生活啊,我平時就是這麼跟教練打電話。畢竟隔離時,訓練就是最開心的時刻。”石智勇也沒有想到他的隔離日記得到這麼大的關注,“有網友讓我轉行去説相聲,那可不行。只有舉重是我的專項,也只有舉重才能升國旗奏國歌。”
舉重不僅是他的專項,更是他的熱愛,也讓他時刻有危機感。
“全運會我也很有壓力。”石智勇坦誠,“國內舉重運動員的水平其實相對很接近,所以我儘量在房間內保持好心肺功能和肌肉活性,隔離結束趕快訓練找回狀態。”
多年來“獨孤求敗”的背後,靠的就是一刻都不敢放鬆的緊繃。
不過,全運會結束,石智勇將終於迎來一段放鬆的時光。“下一個比賽要到明年4月份了,希望能好好陪伴一下家人,把人生大事辦了,再讓身體得到一個很好的修復,為下一段更艱難的旅程做好準備!”
23歲,里約奪冠;28歲,東京衞冕;31歲,石智勇希望那時的自己依然能在巴黎找到最好的自己。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哨聲體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