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是最早開賽、最晚完賽的場館。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是最早開賽、最晚結束、單日運行時間最長、競賽單元最多、冰面質量要求最高的冰上場館,承擔了混雙、男子、女子冰壺和輪椅冰壺項目的比賽任務。
“冰立方”是冬奧會歷史上體量最大的冰壺場館,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上項目和冰上項目可同時運行的“雙奧場館”。賽時運行期間,基礎設施、冰面質量、形象景觀、賽事組織、服務保障得到了世界冰壺聯合會、國際奧委會的高度評價。
得益於“水冰轉換”等科技創新,國家游泳中心可以在“水立方”、“冰立方”兩個角色間完美切換,春夏秋三個季節開展水上項目,冬季開展冰上項目。此外,場館南廣場的地下空間新建成了冰上運動中心,設立了世界冰壺學院培訓中心,成為推廣冰壺運動的殿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稱讚國家游泳中心是奧運場館可持續發展的典範,定會在冬奧賽後留下更加寶貴的奧運遺產。
北京冬奧會冰壺賽場模型。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水冰轉換”,無數次討論和靈感碰撞的結果
國家游泳中心承載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諸多美好回憶,曾承辦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比賽,見證過中國跳水“夢之隊”的輝煌戰績以及多項游泳世界紀錄的誕生。自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水立方”迎來新的任務和挑戰,變身“冰立方”,承接冬奧會冰壺比賽。
關於冬奧會冰壺比賽場地,世界冰壺聯合會有多達29項技術標準,其中一項標準明確寫着:場地傾向使用混凝土基層,其他方案應徵求同意。而放眼歷屆冬奧會,冰壺場地無一例外採用了永久的混凝土基層。
如果遵循慣例,“水立方”要放棄原有的水上功能,在游泳池內澆築混凝土。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和所有人一樣,無法接受這樣的方案,那意味着放棄這座夏奧場館的“魂”。無數次討論和靈感碰撞過後,“水冰轉換”的思路應運而生。
提出新的思路只是第一步,將“中國方案”變成現實,達到冬奧會冰壺比賽的標準,並得到世界冰壺聯合會、國際奧委會的認可才算成功。科技攻關由此開始。
國家游泳中心聯合多個部門和單位設立多個課題項目,開展前期論證,進行了多次轉換試驗,確定並細化方案。2018年7月,“水立方”開始場館升級改造,為“水冰轉換”鋪路。2019年底,場館第一次完成游泳池與冰場的轉換,耗時近60天。
“水冰轉換”的過程非常複雜,主要分為放空池水、搭建鋼架和支撐結構、鋪設保温層和防水層、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製作冰面等5個步驟,前後近20道工序,每道工序又面臨不同的困難和挑戰。
以搭建鋼架和支撐結構為例,為了滿足冰壺項目對冰面平整度的嚴苛要求,支撐冰面的可轉換鋼結構由2600根H形特製鋼材搭建而成,每根樑柱裝有柱腳,每個連接點裝有可拆卸高強度螺絲,確保鋼架緊固結實,隨後安裝預製混凝土板。
安裝過程中,施工團隊運用了動態捕捉、激光跟蹤儀等新型測量手段,使可轉換鋼結構的精度達到毫米級。鋼結構堆載實驗中,加上每平方米一噸的荷載,鋼結構的變形僅有1.6毫米,大大低於3.0毫米的要求。
完成搭載冰面的“骨架”後,按照類似的精度要求,在預製混凝土板之上,緊接着鋪設保温層、隔水層等,並安裝可拆裝的製冰系統,最後由製冰師完成製冰。
北京冬奧會前,國家游泳中心成功進行了三次“水冰轉換”。隨着施工流程、安裝技術的優化,目前已經可以在20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實現“水冰轉換”。“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曾是遙不可及的難題,如今變得越來越簡單。
升級改造,温濕聲光電等都有要求
將游泳池轉換成冰壺場地,國家游泳中心的改造並非只有這一點。由於游泳和冰壺比賽對温度、濕度、光照、聲學等環境因素的要求大不相同,除了場內的“水冰轉換”,“水立方”還對多個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
冰壺場地的冰面温度要求零下8.5攝氏度,冰面上方1.5米處在8至12攝氏度之間,觀眾席温度在16至18攝氏度之間,露點温度為零下4攝氏度,冰面上方風速不高於0.2米/秒,濕度為35%,整體環境要求低温低濕。
這與游泳比賽的高温高濕環境有非常大的差異,於是,國家游泳中心對場館的空調、除濕、送風等系統大規模改造。基於場館特殊的膜結構,國家游泳中心還對屋頂膜結構及牆面板之間的縫隙進行了封堵,對比賽大廳一層及池岸層的出入口進行了物理改造,增加室內外空氣隔離設施。
據“冰立方”改造項目經理劉軍介紹,冰面温度通過製冰機、製冰管中的冷媒調節,冰面上方1.5米處温濕度由外圍製冷機、除濕機、空調機組相互配合調整,再通過布袋風管送風到場館內,觀眾席温度由座椅下送風口控制。通過遍佈整個場館的傳感器以及智能系統,實現對温度、濕度、風速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
冰壺比賽對場地照明的要求比較高,國家游泳中心的照明設施同樣需要改造升級。比賽大廳的體育照明原來是金滷燈,全部更換為LED燈,節能的同時滿足冬奧會比賽的轉播要求。
冰壺運動員在比賽期間溝通戰術,除了利用隨身佩戴的對講設備,還需要呼喊隊友。國際冰壺聯合會要求冰壺場地的迴響時間在1.6秒以內,國家游泳中心為此設立了建築聲學研究項目,在場館內採用最先進的建築吸聲材料覆蓋固定區域,以達到冬奧會標準。
場館東側的大屏幕面積170平方米,可以真實尺寸展現4條賽道大本營的實時畫面。 圖/黃珩
科技冬奧,大屏幕將冰壺賽道“立”起來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冰立方”經歷了27個比賽日,共舉辦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206場,接待了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155名運動員。場館共完成澆冰380次,實施無障礙改造30處,鋪設無障礙坡道226米,累計服務觀眾16000餘人次,接待媒體4000餘人次。
張志國是“冰立方”水暖通風、製冰除濕主管,水暖通風、製冰除濕這樣的名詞聽起來簡單,但對於“冰立方”這座體量如此之大的冬奧場館來説,裏面大有學問,也是保證冰壺賽道質量、比賽順利進行的重要一環。
從1月14日提前進入閉環起,張志國和團隊成員比製冰師更早到達場館,比賽結束後一個半小時才離開場館。他們主要關注場地熱濕環境的各項指標,保障製冰機組及系統、除濕機組及系統、水暖通風系統等正常運行,確保比賽環境的萬無一失。
除了“水冰轉換”,將冰壺賽道“立”起來也是“冰立方”科技冬奧重點專項中的課題。在孟戈松及所屬團隊的努力下,場內的東側看台立起了170平方米的LED大屏幕,並應用了一種虛實結合的智慧觀賽技術,除了顯示4條冰壺賽道大本營的實時畫面,當運動員擲出冰壺,屏幕還會顯示冰壺運動的軌跡曲線。在轉播團隊密切配合下,該技術大大提升了運動員的參賽體驗,同時讓現場觀眾更輕鬆地觀賽。
2月2日晚,中國冰壺混雙隊率先亮相“冰立方”,隨後的比賽中,中國冰壺男隊、女隊也奉獻出多場精彩的比賽,直至3月21日,中國輪椅冰壺隊強勢奪金,“冰立方”最終在賽事組織、服務保障、場館運行等方面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北京冬奧會期間,世界壺聯主席凱特盛讚“冰立方”。 資料圖/新京報
世界壺聯主席凱特·凱斯妮斯表示,“水冰轉換”的方案提出之初,她也曾感到驚訝,但通過各方努力,“水立方”成功變身為“冰立方”,“世界壺聯對場館改造的過程、效果非常滿意,冬奧會的所有參賽運動員也對場館設施、冰面質量讚歎不已。”
賽後利用,春夏秋為水冬季轉冰
4月下旬,國家游泳中心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結束後推出冬奧文化體驗季,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冰立方”保留了冬奧會的真實場景,除了原汁原味兒的燈光、大屏、景觀等冬奧空間,賽時比賽場地區、媒體看台、混採區、運動員更衣室及頒獎點位等冬奧會設施,都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提供“全場景”式的冬奧氛圍體驗。
開放期間,觀眾可以進入冬奧冰壺場地,在教練指導下模擬一場冰壺比賽,也可以去到媒體看台、混合採訪區、運動員更衣室,近距離觀摩冬奧設施,感受冬奧氛圍,甚至可以打卡領獎台,體驗中國輪椅冰壺隊奪金的榮耀時刻。
據楊奇勇介紹,後冬奧時代,國家游泳中心每年都會進行“冰立方”、“水立方”身份的轉換,春夏秋三個季節為水季,比賽池承辦游泳、跳水等比賽,熱身池供羣眾游泳健身,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冰季,繼續承辦冰壺比賽。
得益於“水冰轉換”的技術,場館運營也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實現多樣化運營。除了各級別游泳、跳水、冰壺賽事,可轉換鋼結構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場地平台,以成功舉辦的2019年籃球世界盃開幕式為例,國家游泳中心場內可以承接全民健身、大型文化演出等活動。
此外,位於國家游泳中心南廣場地下空間的冰上運動中心已於去年底竣工驗收,該中心整體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由一塊1830平方米的標準冰場、一塊標準冰壺場地及配套服務設施組成,一年四季面向公眾開放,預計未來每年可接待冰上運動愛好者超10萬人次。
北京冬奧會期間,世界冰壺聯合會、中國冰壺協會、北京國資公司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就未來共同推動中國冰壺運動發展、冬奧遺產利用達成合作意向。
通過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設立“世界冰壺學院培訓中心”、舉辦國際冰壺賽事及系列冰壺培訓等,使得更多人有機會體驗、學習和享受冰壺運動,同時培養更多的技術官員和教練,共同促進冰壺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打造推廣冰壺運動、冰壺文化的頂級殿堂。
楊奇勇表示,國家游泳中心將力爭實現場館的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按照 ‘冰水雙輪驅動’的思路進行場館的賽後運營,希望在冰和水兩個業態上都有提升,成為一個承載奧運精神、體育精神以及能長期為公眾服務的場所。”
數據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在“冰立方”參賽的4支冰壺隊伍成績如下:
1、中國冰壺混雙隊
隊員名單:凌智、範蘇圓
戰績及名次: 2勝7負,第9名
2、中國冰壺男隊
隊員名單:許靜韜、王智宇、鄒強、馬秀玥、姜東旭
戰績及名次: 4勝5負,第5名
3、中國冰壺女隊
隊員名單:姜馨迪、張麗君、王芮、韓雨、董子齊
戰績及名次:4勝5負,第7名
4、中國輪椅冰壺隊
隊員名單: 閆卓、陳建新、孫玉龍、張明亮、王海濤
戰績及名次:10勝2負,冠軍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韓雙明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