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極嘴炮大師馬保國被無情KO一事,尤如蝴蝶效應引爆網絡。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同樣是太極拳習練者,為什麼差異如此之大?正所謂,“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當李逵遇上李鬼時,百口難辨。
青城派掌門劉綏濱以獨特的視角回應廣大武術愛好者及搏擊愛好者心中的疑問,收穫一大撥粉絲認可。
第一、馬保國肯定不能代表傳統武術,他在官方的各大武術比賽,從未獲得過真正意義上的冠亞軍。
第二、馬保國的對手王慶民,他也不能代表現代散打或自由搏擊,他也是練過傳統武術的,他雖然曾拿過山東省的武術冠軍,但是他從沒有拿過散打冠軍或者搏擊冠軍,也就是説,只是一個搏擊愛好者,僅此而已。
馬王二人,即不能代表傳統武術,也不能代表現代搏擊,他們只能代表他們自己。
我也是學散打出身的,我應該是中國第一批接受現代散打訓練的那一撥人之一。現在讓我去打,我也打不過我那些曾經獲得過冠軍的弟子和學員,因為“老不以筋骨為能”。
拳怕少壯,馬保國年齡比我大,其實他也是不該上擂台的。無論是出於安全,還是技術,他都不是最佳人選。
現代擂台是名利場,這裏沒有傳統武術的“點到為止”,勝者為王,能打才是關鍵。
近年來,傳統武術和中醫中藥一樣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挑戰。傳統武術如果真沒有實戰能力,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中醫中藥如果真沒有療效,為什麼還在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風行?為什麼還被他們搶注知識產權?
牆內開花牆外香,日本的製藥公司向全世界銷售古漢方,明明是中國的漢方藥,日本卻能在世界各地賺錢,這是我們國人要深思的地方。
透過“馬保國比武”現象看本質,傳統武術已走到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十字路口,向左?向右?向前?向後?
“現代散打”脱胎於“傳統武術”,原本一家親,後來被別有用心的人閹割成兩個概念,中國現代散打之父的梅惠志、張文廣都是正宗傳統武術出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師古不泥,善用其心。筆者認為,傳統武術已到陣痛期,必須革新,正所謂“窮者變,變則通,通者久。”
傳統武術習練者必須走出“老子天下第一”的雷區,走出去,再走回來,這中間隔着一個漫長的“在路上”的艱辛歷程。
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雖然規則不同,但必須有效交流,取長補短,求同存異,方能鳳凰涅磐。
傳武人謹記:管住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遠離那些“吃奶罵娘”的人,遠離那些吃“人血饅頭”的人,遠離那些“光説不練嘴把式”的人。
筆者希望大家集思廣益,把更多的心思用來關注傳統武術的良性傳承,關注現代搏擊的健康發展,這才是中國武術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