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半夜撞開兒子的卧室門,我泣不成聲”:管得住嘴,才能教好孩子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奇聞

作者|沐之熹

前兩天刷到閨蜜的朋友圈:

居家辦公的她每天忙得焦頭爛額,而輔導在家上網課的兒子更是讓她使出了洪荒之力。

那晚,兒子有一道數學題琢磨了半個小時還沒做出來。

她在一旁講解了一遍又一遍,可兒子就是在一個點上擰巴着。

着急上火的她忍不住戳着兒子的頭破口大罵:

“講了這麼多遍都不懂,你怎麼這麼笨!”

“你長的是豬腦子嗎?”

“你到底有沒有用心?”

孩子望着她的眼神從惶恐到委屈,然後慢慢變得冷漠,最後冷冰冰地把她推出了房間。

閨蜜心裏又害怕又後悔,擔心兒子想不開,她當晚守在孩子房門外,直到確認孩子睡熟後才離開。

“想起他看我的眼神,我都後怕,真想收回那些傷人的話。”

然而,説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

有人説,每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而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從不對孩子隨心所欲地説話。

管不住嘴的父母,往往傷孩子最深

開年大劇《人世間》裏父子倆爭吵的那場戲,令人印象深刻。

過年時,周爸帶着三個孩子挨家挨户拜年,哥哥姐姐有多風光,秉昆就有多黯然。

可週爸不僅沒有安慰他,還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對他劈頭蓋臉一通訓:

“就算沒有這些拖累,就你那成績,年年倒數,能考上大學嗎?”

父親的話就像一根刺,紮在周秉昆心裏最敏感的角落。

舌頭無骨,卻傷人最深。

有些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説出來不用一秒鐘,卻能傷孩子很久很久。

1、打擊的話

女孩選了一個父母認為沒有前途的專業,

媽媽問:“畢業後你準備怎麼養活自己?”

女孩開玩笑説:“那找個有錢老公?”

“你又矮又小個,你能幹成什麼事?”

“你跟別人比你什麼都沒有,還想着嫁給有錢人。”

女孩説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開玩笑。

試着解釋自己的職業規劃,得到的回應卻是:

“你靠這個事業很難存活下來。”

“給我清醒一點。”

“別做白日夢了,給我現實點。”

女孩被打擊得掉下淚來。

不可否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在他們眼裏,“我是為你好,所以才用毒舌管教你”。

可是對孩子來説,這種沉重而專制的愛,父母脱口而出的打擊和否定,卻是最深的傷害。

2、嘲諷的話

7歲時尿牀,請求媽媽把尿濕的被子拿回家,媽媽一把推開她:

“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到,看你羞不羞!”

24歲時,媽媽在親戚面前揭短:

“又懶又笨,襪子放一週都不洗,不過,至少現在不尿牀了!”

女孩忍着淚請求大家別笑了,卻被指責玻璃心:

“説你幾句不至於吧!”

取笑、挖苦、拐彎抹角的羞辱,父母對孩子開玩笑尋開心的行為實在太殘忍。

《原生家庭》一書中説:

“任何小孩都不懂得分辨玩笑和事實、取笑和威脅,孩子對挖苦或誇張式幽默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含義的層面上。”

父母的嘲諷,是刺穿孩子自尊的利刃,而被父母嘲諷的孩子,一生都會嘲笑自己。

3、威脅的話

商場外小女孩一手緊緊抱着媽媽的腿,一手指着櫥窗裏的芭比娃娃,大哭:

“我就要我就要!”

媽媽被吵得煩了,大聲呵斥道:

“你就哭吧,哭也不買!”

“你走不走?不走我自己走!不要你了!”

説完甩開女兒的手轉身就要離開。

孩子被嚇得趕緊跟上,生怕被丟下。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

“再不聽話就讓壞人把你抓去!”

“不好好學習長大就去撿垃圾!”

父母們總以為這樣的威脅能夠讓孩子聽話,可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父母不再愛我”。

在“有條件的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可能一生都無法坦然做自己。

其實,哪有什麼“刀子嘴豆腐心”,孩子在刀子嘴下感受到的,只能是硬邦邦的刀子心。

父母的打擊、嘲諷、威脅,並不會讓孩子“觸底反彈”,只會讓他變得膽小、自卑,甚至抑鬱。

語言暴力,是餵給孩子最毒的藥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説: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有時候父母無心的一句話,以為並沒有什麼大不了,殊不知這些隨意的評判,往往卻成了孩子心理過不去的一道坎。

語言暴力究竟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1、情緒容易失控,且短期記憶力不好

圖片中紅色區域叫做“邊緣系統”,主要負責控制人的情緒、行為以及短期記憶。

2006年,美國學者曾做過一項研究,以554名年齡在18-22歲之間、曾在童年經歷過語言暴力的青少年為對象,掃描他們的腦部結構發現:

童年經歷過語言暴力的孩子,邊緣系統普遍發展遲緩,而且平時“易怒控制”得分很低。

也就是説,這些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發怒,短期的記憶力相對較差。

2、語言理解能力變差

2009年,美國哈佛醫學院Teicher教授分析了曾經遭受過父母言語暴力的年輕人的大腦,發現:

他們的韋尼克區(主要負責理解口語)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減少。

這兩個區域之間的連接越少,一個人的語言理解能力越差。

2011年,他進一步研究分析了21個18-25歲曾經遭受過父母語言暴力的青年,發現遭受過語言暴力的孩子,

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值達到14%。

而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與語言智商是息息相關的,

這個區域的體積增加會直接導致,他們在語言表達能力弱化。

3、危害遠超肢體暴力

2006年,美國研究者們將肢體暴力、性侵和語言暴力進行排名,結果令人驚訝:

語言暴力排名第一,家庭成員的性暴力排名第二,對孩子的肢體暴力排名第三。

專家解釋説,與其他形式的暴力相比,語言暴力的傷痕是隱蔽無形的。

更令人絕望的是,當一個孩子遭受語言暴力時,他往往沒有説“不”的機會,因為父母大多隻會覺得“不過是説説而已”。

這也意味着:

遭受語言暴力後,很少有孩子會被安慰,他們只能自己獨自舔舐傷口。

而根據心理學上的“白熊效應”,想從父母的語言暴力中掙脱的孩子,只會一次又一次重複體驗語言暴力帶來的傷痛。

越想逃離,痛苦越深。

父母説話的温度,決定孩子成長的高度

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為人父母的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給孩子帶來語言傷害呢?

✔區分觀察和評論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了有效溝通的4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而親子間暴力溝通的導火索常常是父母把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

這樣的呵斥在生活中常常聽見:

“你從來沒主動收拾玩具!”

“你總是亂髮脾氣!”

“你從來不讓我省心!”

要避免語言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我們應該客觀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少用絕對化的猜測或結論。

我們可以説:

“我看到你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

“剛剛你因為想要那個玩具滿地打滾。”

“我花了半個小時才把你打翻的飯菜收拾乾淨。”

這種不帶主觀評論的觀察、實事求是的描述,會讓孩子更願意接受,而不是反駁。

✔善用“我信息”

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在1964年提出“你信息-我信息”的概念。

“你怎麼總是不聽我説的?”

“你能不能好好寫作業?”

“你再這樣小心我揍你!”

批評指責的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你”字來開頭,這就是“你信息”。

當我們使用“你信息”時,會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傳遞攻擊性的信息。

而“我信息”,顧名思義,就是用“我”字來開頭,句式包含:

“行為”+“感受”+“後果”。

例如,前文女孩選專業與父母意見相左,這時真正的有效溝通應該是 :

父母:“我覺得你不適合這個專業,因為……,希望你認真思考一下。”

子女:“我想選這個專業,因為…”。

善用“我信息”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有助於幫助孩子去同理和覺察。

✔設立“天使賬本”

心理學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家長的期待值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行為,一個積極的結果往往來源於積極的期待。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天使賬本”,像寫日記一樣,跟孩子一起,每天記錄下他的進步和成長,

最重要的是,還要用一個形容詞去形容孩子的這種行為。

“樂於助人”、“勇於探索”、“堅持不懈”、“説到做到”……

與其用打壓、諷刺讓孩子“長記性”“知恥而後勇”,

不如利用“天使賬本”,讓孩子在美好的期待下,慢慢形成積極向上的自我認知,並逐漸內化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有網友回憶起父親對自己的語言暴力時説:

“這麼多年了,儘管我已經是奔四的人了,他對我的影響還是那麼深。

但凡舊事重提,想起父親酒後的語言暴力,我都會哭的稀里嘩啦,情緒崩潰。”

是啊,對孩子來説,父母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我們脱口而出的一句話,就像硬幣的兩面:

一面是陽光,帶來愛和温暖;

一面是陰暗,足以毀滅希望。

“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潛移。”

為人父母是一場持久的修行,而修行的起點,是管住自己的嘴,好好説話。

—— End ——

作者:沐之熹,一手生活,一手夢想。保持熱愛,奔赴山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