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老祖宗的觀人術,這具體是什麼意思?
首先,從這個問題的字面意思來説,人們大都便會聯想到男女之性上,其實二者真的沒有什麼關聯。這裏所説的“性”是指人的個性而言,也就是説,不論男女人生在世,要有抱負有追求有夢想,而不是渾渾噩噩,醉生夢死般的枉為一生。
“男無性不鋼”,是對男人軟弱渙散表現的形容。
從古至今,男人不論是在社會還是家庭中,都承擔着主要的職責與義務,這也就意味着男人必須要有鍥而不捨的上進心,堅韌不拔的毅志力,敢於正視現實,直面挑戰的大無畏勇氣。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貧如洗,父母家人因飢餓而死十餘口,甚至於連安葬父母的一塊地兒也沒有。可他並沒有因此自怨自艾,由天任命,而是胸懷大志,毅然決然的投身於推翻暴元的農民起義之中。
他不僅作戰勇敢,還謀斷有方,很快由起初的一名小兵,成長為統兵帶將的一方諸侯。在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推翻元朝統治的過程中,朱元璋充分展示了他堅如磐石的意志和愈挫愈勇的個性,極好的詮釋了“男無性不鋼”的含義。
接着,再説説“女無性不秧”的釋義。
在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很低,奉行着“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性成了男人的附屬品,根本沒有什麼個人的主見和目標,“女無性不秧”即是對此情形的一種批駁。
歷史上也不乏有個性的奇女子,巾幗英雄,所作所為一點也不輸男子漢。例如被譽為“鑑湖女俠”的革命烈士秋瑾,她雖為柔弱的女兒身,卻性格鋼強,憂國憂民,積極參與愛國活動,為了民族解放事業傾盡了自己的一腔熱血。
革命失敗後,秋瑾被清廷抓捕。 公堂之上,秋瑾義正辭嚴,字字鏗鏘,宣傳革命真理。逼供中,她更是大義凜然,揮筆寫下了令清廷膽戰心驚的絕命詩,其中“秋雨秋風愁煞人”的詩句廣為流傳。
可以説,秋瑾無愧於偉大的婦女解放運動先驅、無畏的民主革命鬥士,她是中華民族女性傑出代表,永遠令世人緬懷敬仰。
我們作為普通人,雖不能和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相提並論,也談不上能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但也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着善良陽光積極的心態,做好每一件小事,為家庭為國家盡一份力量。
因此,我認為,“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這句俗語,還是很有積極的借鑑意義的,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對照自省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