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資料圖片
鞍鋼百米鋼軌生產線。鞍鋼集團供圖
掃碼觀看視頻
“43公斤級重軌,新中國頭一次!”到鞍鋼打卡,本報記者見到了96歲的任全德。回想68年前那一幕,老人挺激動:“看着12.5米長的重軌從最後一個孔型鑽出,大家只顧着鼓掌,都沒留意濕透的衣服滴了一地水!”
1953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頭版以《鞍鋼大型軋鋼廠熱試軋順利進行》為題報道了當時的盛況:“從此,我國第一座大型軋鋼廠軋製的大批重鋼軌,就可以源源支援全國各地鐵路交通的建設了。”
這句話背後,是多少鞍鋼人的汗水!
鞍鋼辦公樓前,松柏和鮮花簇擁着一尊塑像——鞍鋼老工人孟泰。1948年,經歷戰火的鞍鋼回到人民手中,千瘡百孔,難以復產。當時,一位外國專家斷言:“這片鋼廠廢墟上,只能種高粱。”孟泰不信邪。缺器材,他就跑遍方圓十幾公里廠區,刨冰雪,挖廢料堆,短短數月揀回上萬個零備件。在孟泰“為國分憂”精神帶動下,鞍山全市居民獻交鍊鋼器材21萬多件,高爐迅速相繼恢復,煉出了共和國第一爐鐵水和鋼水。目睹此景,那位外國專家感慨,只見過個人往家裏拿東西,哪有給廠子送東西的?“共產黨了不起!”
一代代鞍鋼人,就是這麼了不起!在鞍鋼博物館,有一面長36米、高8米的浮雕牆。浮雕中央是以孟泰為代表的工人羣像,包括“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當代雷鋒”郭明義、“革新能手”林學斌……羣像右側,“為工業中國而鬥爭”八個大字鏗鏘有力。“這是當年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贈予鞍鋼的賀幛內容。”博物館講解員介紹道。
在鞍鋼股份鍊鋼總廠三分廠,記者見到了點檢員林學斌。途中,正趕上兑鐵水,通紅的鐵水奔湧而出,一時火花四濺,熱浪滾滾。掃一眼他那身整潔的淡灰色工裝,記者心想:在這,衣服還能這麼幹淨?林學斌笑着把記者領進了旁邊的工作室,“你看看。”難怪!工作室的幕牆上有幾十個大屏,幾千平方米的鍊鋼廠,360度無死角地展現在眼前。大長桌邊,5名操作員通過20多台電腦掌控着鍊鋼全過程。
林學斌感慨,過去掄大鍬,現在點鼠標,有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鋼鐵廠再不是“傻大粗黑”嘍!“為了這,我們可沒少碰釘子。”最窘迫的“釘子”是1992年那回,公司引進了大量日本鑄機和軟件,維修、升級都得靠別人。一次,日本專家來升級系統,林學斌在一旁鼓起勇氣説了句“能教教我嗎?”那人頭也不回地擺擺手:“不可能!”最後還把資料都燒了。
“拼技術,就得自立自強。”林學斌從此發奮學日語、搞實驗,常常下班後接着幹到深夜。而今,林學斌有自己的創新工作室,推出了幾百項技術創新。“去年,團隊研製的RH精煉爐一鍵操作技術投入使用,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邁過曾經的無鋼、缺鋼時代,中國鋼鐵產量早已躍居全球第一,正向着“鋼鐵強國”發力。“鞍鋼精神”再顯擔當,他們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低碳發展,出產的一大批高精尖鋼鐵品種廣泛應用於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藍鯨一號”等重大工程。
在鞍鋼股份大型總廠軌梁分廠生產作業區,記者見證了一根鋼軌的誕生——“咚”的一聲,一根長約7米的火紅鋼坯從加熱爐推出,直奔粗軋、精軋機組,在上千米長的萬能軋鋼生產線上自在地翻滾着,開啓一段“瘦身”之旅。2分半鐘後,生產線末端,伴着鋼花飛濺,一根百米長的重軌驚豔亮相。
“這種重軌可不是簡單的鐵路用軌,它能滿足時速350公里的列車運行要求,現在全國高鐵用的高速鋼軌超七成產自鞍鋼,國際標準由咱牽頭定。”盯着生產線旁上千根整裝待發的重軌,作業長金旭話裏透着自豪。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