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贅婿》贅是寧毅一種無奈的選擇,婿是父母給蘇檀兒找個里胥嗎?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奇聞

網劇《贅婿》已經大結局了。在劇版《贅婿》的結局裏,蘇檀兒和寧毅舉行了一場正式的婚禮。她倆不是舉行了一場正式的婚禮嗎,怎麼又搞一次?這就是贅婿的原因,由於寧毅是入贅到蘇檀兒家,入贅是沒有什麼地位的,當時她倆都簽訂了一個休夫協議,多虧寧毅甚至出身微寒,卻始終積極進取,幫蘇檀兒(宋軼飾)一起創業終靠勇氣和智慧,贏得美人歸。

什麼是入贅呢?入贅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在過去婚姻婚姻模式中大多數都是男婚女嫁,入贅作為一種模式,它是男方到女方家入户,孩子隨母姓,是迫不得已。

入贅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還是中國傳宗接代的思想,入贅俗稱招婿,也就是女方招男方進門。一來女方有錢,缺少男丁,偌大的家業無男丁繼承,需要傳宗接代,需要養老送終。二來男方家裏貧窮,男丁較多,而又無力娶妻,只好嫁到女方,俗稱入贅,也有男方家貧,欠女方債務,無力償還以身為質到女家完婚。

秦漢時,入贅形式具有''贅婿服役''的性質。宋代以後,入贅變為''贅婿補代''、''贅婿養老''性質,女家沒有男性子嗣,招婿上門接續宗祧,補充勞力,並贍養女家老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入贅婚姻中的男人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贅字

贅字上面是個敖,下面是個貝。貝大家都清楚表示錢,敖是什麼意思呢?是表示出遊,遊戲。(説文):“敖.出遊也。從出,從放。“屬會意字。看這個圖,左邊象是一個頭戴羽飾的手舞足蹈的人的模樣,這人像是在舞蹈或者在遊戲;右邊的“支”字是手持器具形,疑是指揮什麼。後來小篆或受<石鼓文)的影響,,將人形寫作''方'',與“支”組成“放'';頭上的羽飾彎曲一下變成“出'',故有“從出,放聲”的解釋。後來隸書把彎曲的羽飾拉平寫作''敖'',從而成為今文。

贅字下面是一個貝,象張開的蛤貝形貝在古代表示錢,也指古代用貝殼做的或貝形的貨幣。兩者組合,形成一個會意字,那就是帶着錢幣,去遊玩,去遊戲。可惜當時的錢,是貝,或者是貝形的貨幣。或者是銀子等,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有紙幣,揣在口袋就行,要用袋子裝着,揣在褲帶兜上,當去遊玩,去遊戲時,叮叮噹噹的,很不方便,那這就會影響遊玩遊戲,本義是多餘,後來就引申為累贅,成了負擔。

《漢書》説“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是説家裏富有的人家,兒子長大成人後,就跟爹媽分開居(給他娶個媳婦兒)。家裏貧窮的人家,兒子長大成人後,就把他送給人家做女婿。兒子長大成人對家庭來説是個好事,可家裏窮,吃飯都成問題,那兒子長大成人,要取媳婦就成了家裏的負擔,成了累贅,於是男方就想擺脱困境,擺脱累贅,上門做人家的女婿,就叫出贅。女方接下這個累贅就叫入贅。只有窮到吃不上飯的屌絲才去做上門女婿。

元末一代梟雄陳友諒,上祖就是入贅到陳家的。《明史》説“陳友諒,本謝氏,祖贅於陳,因從其姓。”他本家的謝也很霸道,“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謝家。敗落後,無奈“飛入尋常陳姓家。上海灘呼風喚雨的流氓大亨黃金榮,開始也是窮的,嫁給葉桂生做上門女婿,後來才發達。

婿字

婿,在大家的眼中都認為就是指女婿,女兒的丈夫。其實女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夫婿,妹妹及其他晚輩的丈夫,也可稱婿。綜合起來,婿也就是女子丈夫。

那這個字怎麼體現這個意思呢?左邊的這個女,跟女子有關,是一個女子。那右邊的胥呢?(形聲。從肉,疋(shū)聲。本義:蟹醬,蟹將。疋就是足,下邊是月,是肉月旁,表示螃蟹其中的一個蟹足。

品嚐螃蟹時除了吃蟹黃等,吃腳也是一大享受。把大腿上端咬開,再弄斷大腿與小腿的關節,用力猛一吮,一條完整的大腿肉便在嘴裏了。剩下的小腿分兩段,在關節部位扭斷,從頭至尾細細咬咂。八隻腳留下一隻不吃,當工具-用小腳尖處剔肉,用得巧了,比牙籤好。

品螯。大螯就是蟹鉗,因為結構複雜,增加了剔肉的難度,也增加了取到肉的快意。先將鉗用牙咬破,不能太碎。這樣將殼剝開,露出裏面的肉來。多餘的肉還用剩下的那隻腳的腳尖小心翼翼地將肉剔出,剔一點兒,吃一點。

螃蟹用腳和螯去攻擊,蝦兵蟹將是古代神話傳説及神怪小説裏海龍王手下的兵將。那麼這螃蟹就是大小嘍羅,引申就是里胥,最基層的小官。即里長,指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我們學過的《促織》:“里胥狡黠,假此科斂丁口。”

當人類由母系社會發展到父系社會時,男人當家作主,女人依附男人,受制於男人,特別是畸形的”美德“,”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於是就在女子旁邊加一個小官,管理這個女子,或者説讓這個女子依附男人,於是婿就產生了。

贅婿是這樣產生的嗎?如今現在獨生子女較多,男女平等,姓氏也是雙方協商決定,男娶女嫁,女娶男嫁都差不多,只是居住地方不同而已吧。你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