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什麼?眾所周知,歷史是在不斷的變化中產生的。而在我國漫長的歷史文化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變革,幾乎可以用萬做單位來計算。而在外國列強強迫性的打開中國大門之後,我國的變革更為多樣。新文化運動就是其中一個。那麼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新文化動領導人李大釗照片
簡單來説,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提倡,四個反對”。據瞭解,當時的中國,人們急切的想要擺脱落後的局面,於是尋求各種方式效仿國外的先進國家,在文化上也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轟動。各位民主人士,提出了提倡民主,反對專治的口號。意外改變我國專制落後的場面,向發達國家靠攏,解放人們的思想,向民主社會前進。另外還有人提出,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就對鬼神之事有着特別的情結。每逢過年過節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甚至有人生了病也不去看醫生,而是一味求神拜佛。隨着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加深,對迷信也有了一定的剋制。
還有人提出要提倡新的道德觀念,反對原來舊有的道德觀念。在婚事和葬禮等大型的事務上,也追求一切從簡,不追求鋪張浪費,大操大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其中比較受爭議的便是反對文言文,要求使用白話文。雖然得到較多的專家和學者的贊同,但是也不乏社會各界的反對之聲。以上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
辛亥革命以來,以魯迅等人為首的新式教育代表人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推陳出新的新思潮。如沉寂千年的死海水面上吹來的一陣清風,中國的傳統迂腐的思想終於泛起了幾圈漣漪。其中功不可沒的就是胡適、陳獨秀等人發動的新文化運動。
新青年照片
1915年9月,《新青年》雜誌的創辦被看做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青年》原名為《青年》,後來才改名為《新青年》。想來,只加了一個“新”字,就是為了有別於舊社會上的抱着舊思想的年輕人吧。作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青年》承載着人們太多的希冀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最初,陳獨秀是《新青年》雜誌的編者,後來整個刊物的發行與編輯都由他一手主辦。後來因為陳獨秀在北大任職的原因,《新青年》的編輯部還從上海遷移到了北京。
同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第一次正式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的理念,也就是民主和科學的口號。自此,民主和科學這兩大旗幟在改革之風的吹拂下,飄揚飛舞,逐漸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在給予迂腐教條禮節以沉重打擊的同時,還為人民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户。《新青年》雜誌的發行之所以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是因為它如新式教育開出的一劑良藥,從思想上將中國人民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並賦予其新的生命。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
新文化運動是大家並不陌生的一次發生在民國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之所以成功,與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是息息相關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有三個代表人物,他們扛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
陳獨秀照片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是陳姓先生——陳獨秀。他在這一期間可謂是風頭正盛,他創建了一本雜誌,至今人們依舊能夠對雜誌的名字耳熟能詳——新青年。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期間通過雜誌,大力宣揚大家熟悉的民主和科學兩個詞彙,還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抨擊舊的傳統文化。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二是胡姓先生——胡適。他在新文化運動的最傑出的貢獻就是號召大家運用白話文。胡適的白話詩寫的很好,在發表之後引起了文學界的很大轟動。有守舊的學者大儒批評胡適寫文,胡適也用白話詩很幽默地回過去。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三是魯姓先生——魯迅。他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抨擊舊制度的大學者,他曾經擔任過新青年雜誌的編輯。他也曾經在雜誌上發表了許多的白話文,第一篇白話小説也是他發表的。他的文字發人深省,至今依舊有着很大的魔力,還入選了課本教材。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四是李姓先生——李大釗。他是新文化運動後期的領頭人物,他特別的推崇俄國的革命,認為中國以後一定會走這樣的道路。後來,李大釗因為政見太過激進,被軍閥殺死,引起了民憤。
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新文化運動作為首次解放思想的運動,對後來的歷史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正如每片樹葉都有正反兩面一樣,新文化運動的發生有着其先進性也有其侷限性。那麼歷史上人們對於新文化運動的評價是什麼呢?
新文化運動配圖
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前,中國人民長期受到帝王的統治,大家對於這種生活方式是默認的,思想上也沒有很多的變化。而自西方列強開始進入中國之後,不僅帶來了新的技術也帶來了新的思想。人們經過一系列的鬥爭才好不容易推翻了皇帝的統治,但是袁世凱卻不想順應歷史的發展,想要做皇帝,恢復到以前的社會,並在此時大肆推崇孔教。這就使得當時的社會先進人士不能苟同,開始創刊辦報,解放人民的思想。於是對於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中好的地方就是其開始讓人們意識到之前的生活是不對,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是讓人們開始接受新鮮的事務。但是也正是由於這樣,當社會主義的春風來到中國時,才能緊緊的抓住機會。
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對袁世凱的做法十分憎恨,也就對其推崇的中國傳統文化十分痛恨,他們反對我國一切的傳統文化,好的不好的。再加上,當時只有先進的知識份子才有這樣的精神覺悟,他們也沒有想到要聯合到最廣的農民,進行的範圍十分小而且大多隻是在進行喊口號之類的,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反對措施。這也就是它的侷限性,是人們對於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中不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