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連羅振宇也點讚的小馬宋,從第九課堂到超級大V究竟做對了什麼?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經典

  作者/ 郝德秀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第九課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專訪第九課堂創始人馬源》)

  團隊介紹:馬源,第九課堂校長,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未等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即回國創業;李鴻,第九課堂攻城院院長,曾就職於微軟,先負責第九課堂網站技術工作;王勇,第九課堂傳道院院長,原藍色光標集團互動廣告公司策劃總監,現負責第九課堂市場傳播工作。

  第九課堂是一個線上線下互動的個人技能分享交易平台,用户可以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從合適的人那裏學習技能、知識或經驗。其使命是讓知識獲得更廣泛的傳播,讓教育教學培訓實現個人化和民主化。

  “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分享的技能和經驗,而每一個人也都有其希望學習的東西,他們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成為老師。當億萬網民加入到我們的平台中的時候,我們就創造了迄今為止規模最龐大的大學。第九課堂因此讓知識的分享變得形式簡單、內容豐富且富有樂趣。”馬源説。

  “半年都不等了”

  第九課堂是馬源的第二次創業。

  去年4月,1987年出生的馬源從美國回國創業。當時,距離他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只有半年的時間。“半年都不等了。”馬源後來這麼説,“這不是衝動,而是想明白了,我就是要創業,做一家有影響力的企業。文憑就是一張紙,這張紙對我的創業有沒有幫助?沒有。所以我就回來創業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他回國後做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個問答網站,因種種原因中途擱淺。今年4月,他開始二次創業,第九課堂正式上線了。

  第九課堂的理念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線上發佈課程,線下授課,這是P2P(Peer to Peer)模式。在未來,馬源希望它能發展成為O2O2O(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即從線上報名到線下聽課再到線上交流。

  第九課堂的課程設置最初以互聯網創業為關注領域,而今範圍逐漸擴大,這也是第九課堂 馮寅傑名字的本意。“九象徵無所不包。我們希望第九課堂的課程種類可以豐富多彩,用户可以找到他們想學的課程。”

  第九課堂的受眾明確分為兩類:老師和學生。其網站只有四個導航欄,簡潔明瞭:首頁、學習、開課、日曆。

  “學習”所面對的,自然是學生。馬源説,第九課堂的課程更多的是興趣驅動型的長尾課程,而不是為了考試拿證。比如,“早起早睡,做個晨型人”、“手繪T恤”、“禪修”,等等,課程五花八門,卻都各有裨益。

  而“開課”所面對的,自然是老師。“如果與同齡人相比,在某個專業領域中,你是一個佼佼者或有一技之長,且樂於分享,那麼你就可以來開課。”馬源解釋説,“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分享的經驗、技能和其他有價值的東西。”

  類似於“自媒體”的概念,馬源説,第九課堂就是“自課堂”。“每個人都可以很便捷地開課。”

  課程的時間、地點、價格都由老師自己決定。目前為止,所開課程的定價多在50元左右。“我們鼓勵老師設置一個普通人可以承擔得起的價格。”馬源説,“我們希望能以儘量低的教育成本,幫助大家獲得儘量高的教育質量。”

  至於上課報名人數,馬源説:“我們鼓勵人數儘量控制是15以內。因為15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如果是15人以內,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都會非常融洽。而超過15人,立馬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人與人之間就會生疏起來。”

  第九課堂會從每門課中收取19%的手續費。“稍微算一下就會知道,我們其實是完全不賺錢的。”馬源説,“我認為,互聯網公司有兩個模式,一是商業模式,一是盈利模式。所謂商業模式就是在做什麼事情,我們的商業模式就是讓每個人成為老師,搭建教與學的平台。”

  至於盈利模式,馬源談道:“如果第九課堂這個平台能夠聚攏足夠多的人,這些人有學習的意願和支付的意願,同時有支付的能力,我認為他們存在很高的發掘價值。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把商業模式做好,慢慢自然會出現盈利模式。”

  分享,照亮夢想

  馬源創業第九課堂,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自身的教育經歷。無論是在上海交大讀本科還是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他都很喜歡參加知識分享活動。他甚至表示:“從這些share中收穫的知識,佔了我教育的90%以上。”

  美國紐約也有一家技能分享網站,Shareskill,創辦於2011年4月。Shareskill的理念是“Learn anything from anyone, anywhere”。其CEO Michael Karnjanaprakorn表示,Shareskill去年的成績是喜人的:總教學時間達1.5萬小時,學生數量超過5萬——和紐約大學相當。

  “我在紐約的時候,還不知道Shareskill呢。”馬源笑着説。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第九課堂 馮寅傑的設想:“就極致而言,第九課堂將扮演大學的角色。眾所周知,北京大學是一所很棒的大學,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師在那裏授課。想象一下,如果北京這座城市是一所大學,大家有教有學,各取所需,那將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在馬源眼中,教育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儘管第九課堂在短時間之內都不會盈利,但他卻認定了“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自己也承認,堅持需要理想主義。他的理想主義得到了徐小平的認可,拿到了徐小平的天使投資。

  但理想主義也要面對競爭。去年年底,類似的技能分享平台多貝網絡教室、暢想驛站、學技能相繼上線。在未來的創業路上,馬源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眾平台「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