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位次法報高考志願時,今年的高考分數如何換算成往年分數?
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一個大學今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是提前劃定好的。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子的。實際上影響一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高還是低,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這個學校的招生人數,另一個是報考這個學校的考生人數。一個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是多少,只有在當年錄取工作結束後,才能產生。因為在錄取工作結束前,誰都不知道今年有多少個考生來報考這個大學。因此,考生在報志願的時候,都要參照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進行報考。
既然需要參照往年的錄取分數來報志願,那麼就需要將今年自己考的分數換算成往年的分數,再去跟往年的學校錄取分數線比較,從而形成志願填報方案。換算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兩個,分別是位次法和線差法。本文就專門説説這個位次法。
眾所周知,省招生管理部門在公佈考生高考成績的同時,也會公佈考生在全省的位次,也就是總排名情況。這個位次就是考生填報志願時最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因為現在絕大部分省市都是按照平行志願模式進行投檔的。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就是先投位次高的考生志願,後投位次低的考生志願。按照位次法,我們該怎麼把考生今年的分數換算成往年的分數呢?接下來舉例説明一下:
比如甲同學今年高考考了560分,在全省的排名位次是4萬名,如果我們參照2019年的分數進行報考的話,我們就去找2019年第4萬名的考生考了多少分。如果2019年第4萬名考生的分數是580分,那麼就可以認為今年,也就是2020年的560分相當於2019年的580分,那我們在選報學校的時候就要按照去年,也就是2019年的580分左右以下來選擇學校。換句話説,2019年錄取分數線高於580分的學校恐怕就高攀不起了;如果2019年第4萬名考生的分數是540分,那麼就可以認為今年的560分只相當於去年的540分,那麼在報志願的時候就要按照2019年錄取分數線在540分左右以下的學校開始選擇目標,高於這個錄取線的學校恐怕就進不去了。這就是位次法報考的核心原理。
不過這裏需要特別提醒一下的是,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適合用這種位次法的方式來填報高考志願。位次法實際上比較適合分數較高的考生,分數較低,或分數在一本線附近的考生,不太適合用位次法。分數低的考生更適合使用差線法的方式來換算分數並進行報考。差線法的原理鋼牙叔在另一篇短文裏已經介紹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