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着人們壽命的提高,我們可以看到曾經很多話語似乎並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比如一直以來被流傳很廣的不少話語,比如“三十而立”從現代人角度來講,有些人在30歲的時候還處在讀博狀態之中,還沒有確定自己的事業方向,之所以古人會把時間點定在30歲是一個坎,主要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均壽命只有40-50歲左右,隨着如今人均壽命突破70歲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別説30歲就算是40歲依然還是正當年的時期,很多人真正改變自己人生的關節點就在了40歲上下。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隨着如今各行各業人羣壓力的增大,導致了每每都會有一些年齡不大卻早早離世案例的出現,比如今天要提及的這位復旦大學副教授,其已經成為了復旦這所985的教育科研骨幹力量,但卻在46歲的年齡離開了人間,無不讓人看完以後感到惋惜和感慨萬千。
説到復旦大學作為我國綜合前五的頂尖院校,每年想在高考當中考入這所大學真的是太難了,從很多省市區的考分來看,想進入到復旦最低的門檻也要在650分以上,所以能夠在復旦任教足以説明其優秀性了,而這位離世的莫煒副教授早在1993年的時候就考入到了當時聞名全國的上海醫科大,雖然如今提及這所大學,可能有人對其並不瞭解,其實上海醫科大在90年代率先成為了211,在後來的院系合併當中被吞入到了復旦大學。
而莫煒副教授本科畢業後就留校任教了,後來還成為了復旦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系的一名教師,可以講從講師開始一路不斷的讀書一路不斷的科研最終成為了復旦的博導和副教授。
而且莫煒在校任職期間也承擔了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養教學工作,先後參加過國內多次大賽比如曾獲得過國內微課大賽優秀獎,在復旦還榮獲了優秀教師等頭銜,因為自己的專業基礎紮實加上受到學生歡迎,因此成為了復旦一位被看好未來發展的青年優秀教師。
莫煒還多次參與分子生物學類的國家和上海的科技項目,並且還參與過相關藥物的研發工作,成果突出。但就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復旦教授,卻因為疾病而在今年的3月1日去世,僅有46歲。
很多人對此感慨萬千,有不少網友看完他的去世消息後感言:還沒有我年齡大。還有一些人認為莫煒是如今很多大學教師羣體中典型的一類代表,那就是為了科研而忽略了自己健康問題,導致了最終悲劇的發生,從莫煒求學和工作的經歷可以看到,僅僅是上大學後讀研讀博加讀本就花去了10多年的時間,特別是成為了國內一流高校的副教授,平時的壓力可想而知,甚至為了完成一些課題和研究,熬夜或者通宵也是常有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在看到莫煒讓人惋惜的英年早逝消息後,不得不要給自己提個醒,無論自己多忙,健康問題一定不能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