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以上的孩子能學鋼琴嗎?
我們説的大齡童一般都是9-16歲之間,其中也12歲以上為主
在學琴這件事上,我們一般會把學員分為4個層次,分別是——低齡童、大齡童、成年人、老年人。
其中機構的主要學員都是屬於低齡童(3-8歲之間)和大齡童(9-16歲)。
相比於低齡童招生而言,大齡童的家長普遍會擔心孩子的手指和學業等問題。特別是在手指方便,因為擔心隨着年齡增長而失去一定的柔韌性,所以會放棄學習樂器。
其實大可不必。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為什麼學琴。
如果是為了當演奏家,是的,大齡童的確不適合了,手指的先天性問題真的不可逾越。但是話説回來,即便是適齡童,最後能夠成為音樂家的也是鳳毛麟角。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現實當中並不存在所謂的“超過8歲就不適合學樂器”的説法。
那麼大齡童學習樂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認清大齡童學琴的特定條件。
與低齡童相比,大齡童琴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侷限性:1.肌肉、骨骼、聽力發育成熟。2.審美習慣、趣味基本形成。 3.力量,耐力,記憶、理解、分析能力相對強些,但靈活、機巧不足。 4.學琴目的可能仍舊盲目。 5.練習時間不一定得到保證,注意力不一定足夠集中。 針對這些特定條件,大齡童學琴不可能也沒必要按照兒童學琴的路數去進行。從選擇教材、選擇老師、制訂方向、編制計劃方面,就應該根據自身的特性與大齡童的共性出發,本着目的明確、揚長避短、集約實效的原則來安排學習內容。
二、確定目的與方向。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歷、志趣愛好的不同使每個大齡童想去學琴的初衷大不一樣。有人因為聽過肖邦想學鋼琴,有人因為聽過李查德.克萊德曼想接觸鋼琴,有人為了以後可以有一項特長愛好學起了鋼琴。
不管怎樣,鋼琴能使我們快樂就好。但是如果盲目地開始,就容易產生半途而廢的結果。所以在決定學琴之初,一定要清楚自己學琴要達到什麼目標,奔着什麼目的。
三、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假如您學琴為了能夠彈奏貝多芬的奏鳴曲,按照目前公認的説法,你就要從車爾尼系列入手,系統地掌握所需的技術,達到一定的速度,瞭解相關的文化背景。
如果你只想彈奏出李查德.克萊德曼風格的一兩首所謂“通俗”鋼琴曲,就大可不必從小湯-拜厄-車爾尼-巴赫辛辛苦苦一路走來,掌握目標曲目所需的基本技能,把握住風格我想也是可以的。我不反對大齡童學琴也要全面掌握技術。問題是在特定條件下,客觀的講,已經不可能達到全面、到位的程度。另一種情況,學琴是為了能彈一些簡單的曲子,但可以自彈自唱。有了這樣的目標,你就應該在學習基本技術的同時有意識地去學一些和聲知識和伴奏技法,彈到599程度,掌握幾種基本的伴奏音型你就可以開始彈唱了,如果能進行移調的練習,那就更好了。
四、放棄大目標,把握小成功。 如果有人問:我今年15歲,沒有任何基礎,要練習幾年才能彈好李斯特的鐘?
您會覺得好笑嗎?
只不過我們不應該覺得好笑。當然,這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因為我們有着對鋼琴強烈的熱愛,如果從易到難,善於把握那些小小的成功而不做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空想,不管從任何年齡開始,我們的進步都會是巨大的。儘管很多曲子篇幅短小、難度不大,但它所具有的音樂功能與任何大麴目是一樣的——讓人產生美感,使人感到愉悦。再小的成功,也能增加人的信心。
五、先學些基本樂理。我們知道,兒童所用的教材裏,比方小湯、拜厄、599的前些內容,用了很大篇幅讓孩子們認譜。
大齡童尤其是12歲以後的孩子們,他們的記憶力、反應能力相對要強一些,所以,學琴之初強化學習記譜法等樂理知識,節約一些時間投入到其它技術課題的學習,配合一些簡易的樂曲,很可能會提高你的學習興趣與效率。
六、多彈些有標題的樂曲。樂曲如果有了提綱挈領的標題,也就提示了主題、風格、特點。這類樂曲便於我們把握、側重學習內容,而一些沒有標題的曲子,比方巴赫作品、一些小奏鳴曲或者奏鳴曲,只有編號,它的風格、思想、情緒,是要在彈熟之後才好體會,對自學或者不能及時上課的朋友來説,彈有標題更有利於你理解作品,掌握技能。
七、注重功能性、集中訓練課題。常見的手指練習類,施米特、哈農的各條練習內容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在此僅提醒注意功能,不追求速度和數量。各種練習曲中,建議能夠分類,集中課題訓練。八、需要持久練習的內容。 固定五指位置、音階、琶音、和絃、雙音、簡單的復調。九、多彈些巴赫。 巴赫其實是很好的練習曲,彈好巴赫,即使是最簡單的部分,也會鍛鍊綜合技術的運用和良好感覺的培養。
文章來源於CocoMusic,侵權告知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