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杜牧贈別詩是寫給誰的 杜牧簡介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杜牧贈別詩

《贈別二首》是杜牧的組詩作品,第一首寫的是一位歌姬的美豔,透過歌姬的一舉一動,展現出那份獨特的美。第二首是描繪與歌姬分別時候的場景,相互間的不捨,卻又不能打破現實枷鎖的束縛。

贈別杜牧

詩人贈別一位與自己相好的歌妓,詩人用華麗的辭藻讚美這位女子的美貌,身姿美好,又正值妙齡,給讀者一個完整形象的展現,就好像親眼目睹了這時間的美女子,全詩只有一句描寫女子的美麗。

第二句寫春花,將花比作女子,用豆蔻來比喻年芳十三的小歌女非常貼切,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第三句中描繪揚州城的華麗是在彰顯作者因為官場失意的境遇的對比,揚州城越繁榮,自己的情緒也就越波動,詩人用壓低所有揚州美景來突出歌女的美麗,顯得自然入妙。

第二首是在表達自己對歌女的留戀之情,詩人本身不想分別,但是不得不這樣做,要怪只能怪詩人太多情,愛的太深,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能表達內心的感受,越是多情的人,表達出的越是無情,因為他已經為此付出了太多了,詩人面對情人,強顏歡笑,但是因為離別之情擠不出一絲笑容。

詩人此時撇開自己,去寫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着傷感的心情去看,眼前的世界也就不由傷感起來,詩人用流暢俊逸的語言,表達了纏綿的情思,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但是就詩而論,杜牧表達的感情還是深沉而又真摯的。

杜牧簡介

杜牧字牧之,出生在京兆萬年,在太和二年的時候,杜牧考中進士,被分配到江西當團練府的巡官,後來又擔任淮南節度府的掌書記,作為監察御史。後來也做過許多州的刺史,最後官職落定在中書舍人上。

杜牧

杜牧的仕途不算坦蕩,但也不能説境遇慘淡,雖然杜牧一直遊離在唐王朝組織之外,但不妨礙他在文學詩詞方面的成就,杜牧沒有因為自己沒被重用,在詩歌中吐露半點不滿,相反,杜牧的詩多數以歌頌為主,給人積極樂觀的感受。

杜牧是晚唐傑出的詩人,他的七言絕句能將靜態的景物描繪出動態的靈性,思想情感的合理插入,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杜牧也以七言絕句成就最高。杜牧擅長文賦一篇《阿房宮賦》將歷史展現在世人面前,十分震撼,讓人們在欣賞杜牧絕妙的文學手法同時,懷古傷今,引人深思,為後人傳誦。

杜牧同時注重軍事,他寫過不少軍事論文,還曾經為《孫子》註釋,供後人更好地理解。他外甥編著的《樊川文集》收錄了杜牧大大小小的詩詞歌賦,成為後人對杜牧作品的瞭解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和史料基礎。

杜牧和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不同於李白、杜甫,小李杜的文風是截然不同的,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不僅如此,杜牧在書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杜牧的草書氣勢雄健,和他文章中表達的情感一樣。

杜牧雖然受晚唐風氣影響,但是並沒有失去本心,他出淤泥而不染,將繁華的辭藻和個人特色結合,創作出一篇篇優秀的文學作品。

杜牧的詩有哪些

杜牧在文學創造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杜牧的詩歌風格多變,或大氣或委婉,或弔古或感懷,在大部分立足於懷古的詩句中,也不免有歌頌自然,讚美景物的輕鬆的詩歌。

杜牧的詩中描繪的場景

杜牧的文章陳厚奇變,他的詩句卻又是那樣的英姿雄發,元稹、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是當時很多詩人跟風效仿的,但是杜牧自成一色,他明白要想讓詩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要另闢蹊徑。

杜牧詩歌時而抒懷自身的豪邁之氣,時而從身邊景緻着手流露出別樣的韻味,這在整個唐代都是獨特的,他憂國憂民的胸懷,和傷春傷別的綺思柔情交織在一起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渴望為國立功的遠大志向讓杜牧的詩歌中不乏豐富的想象和豪邁的情感,而他偏向務實的精神,又讓他不僅僅只會構想壯麗的河山,秀美的祖國,從杜牧的詩中,我們常常讀到最後能發現詩歌中的情感我們也有,似乎讀者能與杜牧抱有相同的態度,對人,對物,對事的也能通過詩歌的表達有一個完整的理解。

杜牧總能從日常的景色中找到特殊的地方,並能通過手中的筆,為讀者描繪出一派別樣的風光,杜牧總能在最適合的時候,找到最能表達情緒的思想感情,他的詩往往也能引起人們的思考,不是感嘆所見景觀的美麗,更能體會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杜牧在絕句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善於捕捉自然景物中美好的形象,用絕句體小詩加以描寫,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能表述出一個完整而幽美的景緻。杜牧的律詩則有較強的現實性,杜牧經常在律詩中引經據典,豪宕纏綿中不失古樸瀟灑的風韻。


 

杜牧和誰並稱小李杜

李商隱和杜牧一起被稱為“小李杜”。小李杜之於唐朝的作用我們不禁要拿來與盛唐時期的大李杜作比較,如果説李白、杜甫兩人開創了盛唐時期時期詩歌的巔峯,那麼李商隱和杜牧絕對可以算是,能在晚唐沒落的詩歌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存在。

李商隱

李商隱生活的時代正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候,社會動盪不安,統治者不再開明,百姓也大多對唐王朝不抱希望,李商隱出生在一個小官宦世家,家中不算沒有一點背景,所以也自然踏上為官從仕的道路。

但是即便如此,李商隱小時候還是過着貧窮的日子,再加上自己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李商隱堅持求學,16歲的時候他的文章被白居易賞識,之後接受了一些培訓。

李商隱感情細膩他的詩歌風格穠麗,尤其在描述一些愛情生活的時候,李商隱的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的情感獨到,女子看了會想要有戀愛的想法,男子看到也能回憶起曾經琴瑟的時光。

這就讓很多讀者對李商隱的愛情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紛紛要問究竟是經歷怎樣的紅塵往事,才能寫出遮掩柔情似水的情詩,其中藴含的情感沒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閲歷是表達不出的。

李商隱被稱為是唐代後期最傑出的詩人,他受李賀的影響很深,有人給出李商隱的地位僅次於李杜的評價,的確他詩歌的風格獨特,後人很少又能模仿的。但是李商隱除了詩歌意外的成就則很少被提及。李商隱作為小李杜被後人銘記是歷史的選擇,是唐代詩歌發展的必然。

獨酌杜牧

《獨酌》是杜牧在看到悲涼的情景後,觸景生情,併產生出想要一個人喝點小酒的念頭。

獨酌 杜牧

浩蕩的天空下萬物都到哪去了,難道只有這沉寂的大山和平靜的流水才願意與我為伍嗎,但是我不及山的高大,也不及流水的長遠,我想要的只是平靜的生活,不要讓我一個人孤獨的漂泊,我不要榮華富貴,不要酒池肉林,只要能給我一個小鎮,在這裏人們互相尊敬,雞犬相聞,而我甘願成為這其中的一份子,不要勳爵,不要厚祿。

天空中偶爾飛過的孤鳥,是要與我做朋友嗎。人們總説借酒消愁,一壺清酒的確能讓人們忘卻慘淡的境遇,就算身處蕭瑟,也能在酒精的刺激下得到暫時的放鬆,醉生夢死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是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呢,酒後的我們只會比過去更狼狽,更加不堪一擊,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縱容自己。

山林的盡頭有一處寺廟,想必是長久沒有人進貢香火而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吧,人們爭相拜佛祈願的場景應該是見不到了,只有院前的樹林一直守護者寺廟的寧靜,其實並不是人們忘卻了什麼,而是我們沒有守護好要保護的東西。

仍它隨風搖擺,仍它被歲月侵蝕,就像我們自己一樣,一生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獨自漂流的小舟,哪裏才是盡頭,哪裏才是歸途。那我也不如手持一壺濁酒,和這景緻融為一體好了,我們的力量終歸是渺小的,我們會在大自然的偉大面前迷失自己,有時候會問,為什麼自己的境遇如此慘淡,為什麼自己永遠得不到轉機。

就當成是自然是神明對我們每個人的考驗吧,到頭來我還是要一個人品嚐手中這壺美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