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繪畫技藝精湛,大多眾人所熟知,但他的書法又是他的另一個名片,他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是不容小覷。
八大山人書法作品
近年來很多學者研究八大山人的書法特色和風格等,眾説紛紜,也並不明確他是師從何處。有的人説是師從董其昌、王寵等等,但至今還未下定論。據有關研究者的考證,起初的作品受歐陽詢的影響之大,後來又追隨興起董其昌的行書,接着又轉到了誇張的手法,通過幾經的變化與摸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八大山人在很多繪畫上都有自己寫下的詩句,有時覺得繪畫存在不足的地方,便用詩來彌補不足之處,這樣繪畫上的意境就達到了。從他的書法中能夠看出他鮮明的性格和強烈的個人色彩。他的用筆,十分簡潔,沒有高低起伏,筆筆圓潤厚實,不温不燥,很像是畫筆畫出來的字。八大山人的書法佈局又有他的妙處,通過書法佈局左邊緊張密集右邊舒緩有度的對比,形成很強的視覺衝突,隨即吸引讀者的眼球,令人過目不忘,這種寫法佈局到目前仍在沿用。他的草書形如流水一般,簡樸淡雅,超凡脱俗,已經達到了寂靜空靈的境界了。
八大山人字體
八大留下的最早的書跡是在《傳綮寫生冊》中,一共有十段文字,由於他早些年對書法的創作與學習有不同的狀況,因此在這十段文字中,分別有草書、楷書、隸書和行書,也同時表現出他對書法的運用程度較高,各種字體都是他所學習的對象。
八大山人字體
從宋代以來,唐朝的楷書一直都是學習書法的學者的入門範本,在這眾多的楷書模本之中,歐陽詢的楷書又以他獨特的形態備受人們的關注,人們也更願意去學習像歐陽詢那樣挺拔端莊的字體,八大也是這麼多學者中的其中一位,他受歐陽楷體的影響很大,對他的楷體學習過很長一段時間。但八大又有意來誇張字體,如有些橫畫和撇捺都有隸書的意味,這也許已經顯示出八大不拘於規範,想要有所創新的心理。但在後期,他的書法也越來越受董其昌的影響,在行書中多次嘗試之後,他的筆跡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對他的書法風格形成產生了重大的意義。但在之後,他又不滿足於只研究董其昌的書法形式,轉而探究黃庭堅和米芾的相關字體。他的書法創作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摸索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字體,可見他對書法的喜愛程度也極其之深。
八大山人印章
我們可以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上基本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印章,並且人們對這個印章的看法各不一樣,有人認為應該讀作“一山人”,有人則認為讀作是“仙人”,還有人覺得應該是“八大山人”這四個字。每個人的説法都不相同,不過這些印章對於鑑別是否是八大山人的真跡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八大山人印章
不過後人也有利用這些印章偽造出相似的圖案,讓人信以為真,但我們根據八大山人的字號、年數和風格等綜合方式進行判斷也不難辨別是否是真的印章了。八大的印章,其中會有小部分與印文相一致,主要區別是在於刀法、字體、形狀不同。不同印章出現的順序,我們又可以把它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時期。早期有鈍漢、綮之印、上八大山、懷古堂、人屋等,中期有在芙山房、個相如吃、黃竹園(2方)、壬癸等,晚期用八大山人屐形印的次數佔大多數。八大的印章不但多,對其歷史研究也是很好的史料。比如“擎顛”是説他得了癲癇病渴望得到好轉的意思;“八還”是想讓清朝還他的河山,想要回到明朝;“何園”是表達他對荷花的喜愛與讚揚之情,“何”即為“荷”。八大的印章還有許多耐人尋味之處,不妨自己去看一看,研究研究。
八大山人文言文
有關於八大山人的事蹟的文章並不多,其中陳鼎撰寫的《八大山人傳》是最常見的論述八大山人的文章之一。陳鼎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歷史學家,他有一部小説集為《留溪外傳》,小説裏面記載的都是明末清初的人物或者事件,寫的是明代遺民入清後痛苦和絕望的思想感情。《八大山人傳》就是小説集中的一部分內容,文章對八大山人的性格、才華、情感等方面做了細膩的描寫,使得八大山人的形象躍然於紙上,讓讀者看了便能很快認識到八大山人的人物形象。
八大山人像
文章最先交代了八大山人年少時家裏遭到變故,為了逃避追捕離開家鄉去做了僧人。跟隨他學習了人達到一百多人,官府知道了他的才情便讓他去做官。誰知他神情恍惚,時而大笑時而大哭,人們都認為他得了瘋病。接着介紹了八大山人的才華,八大山人擅長於作畫,他把自己做的畫送給了那些貧困的百姓。八大山人也很喜歡喝酒,但他的酒量並不好,每次喝醉後靈感大發,在紙上作畫,但他也不太愛惜自己的作品,但是如果那些達官顯貴想要他的作品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他們只能去貧困百姓那裏買。
再後來八大山人便不再説話了,他只會發出“啞啞”的聲音,更加喜歡喝酒和笑,別人請他喝酒他便“啞啞”地笑,跟別人猜拳贏了也會“啞啞”地笑,但喝醉了之後會哭泣落淚。最後是作者自己的感想,他認為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瞭解八大心裏的苦楚,八大山人竟是如此可悲之人。
八大山人是誰
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又名朱耷,字雪個,號個山、驢屋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書畫家,也是畫壇“四僧”之一。
八大山人畫像
八大山人的祖父和父親都擅於書法和繪畫,對他也是細心地教導,因此朱耷對繪畫、書法從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八歲的時候就能自己作詩,十歲左右便能畫山水畫,從這可以看出朱耷極其聰慧。明朝滅亡之後,他削髮為僧,不想與清朝有任何的瓜葛,更是以明朝遺民自居,更不願接受清朝的施捨與恩惠。八大山人對山水畫和花鳥畫有很高的領悟能力,他的畫蒼勁有力、筆觸豪放,與自己孤傲、冷峻的性格又相之輝映。畫裏的鳥、魚、草、蟲形象逼真,鳥和魚的眼睛向上,來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表達他對現世的不滿。畫中的鳥,展翅欲飛,翅膀撲閃有力,同時體現出他想要衝破現世的枷鎖。八大山人除了對繪畫有很大的成就外,對詩文寫作也有自己的獨家見解。他的詩文以神秘、幽深而著稱,令人十分費解,不知所云。在他還在為僧之時,他的詩文大多借書來表達自己高尚的人品以及自己的遺民思想。但在他改為做道士之後,所作的詩文更顯成熟,大膽而超前,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