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荼怎麼讀及其含義解釋 臧荼謀反是怎麼回事
臧荼怎麼讀
臧荼的出生年月不詳細,死於公元前202年,是燕王韓廣手下的將領,參加過對趙國的救援,後來又隨西楚霸王項羽進入關中,然後被項羽封為“燕王”,之後又投降於劉邦。一生可謂也是坎坷動盪。而臧荼怎麼讀很多人也不太清楚。
臧荼銅像
臧荼的拼音是“zang tu”,臧字唸的是第一聲,荼字念得是第二聲。
“臧”字比較複雜,左上包圍結構,是以“臣”字為部首的。“臧”,有三個讀音,一個是和“髒”的發音一樣,意思是好的,也可以作為古代對奴僕的賤稱,還可以是贓物;另外一個是和“葬”的發音一樣,意思是指儲放東西的地方,也可以是指身體裏面的內部器官;最後一個是和“藏”(第二聲)的發音一樣,意思是收存。“臧”字的第一聲,通常被用作姓氏。“臧”姓最開始是起源於“姬”這個姓。後來嘛,經過歷史的演變導致臧孫氏改複姓,分別為為單姓和臧姓。這個“臧”姓氏在現在的中國來説算是人口不單單是較少的,而且在百家姓中還是屬於稀有姓氏,分別主要在山東、江蘇和河北等省市。
“荼”字比較簡單,是上下的結構。“荼”字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意思是指古書上説的一種苦菜:~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蟲毒蛇之類,喻毒害,如“~~生靈”);第二種意思是指古書上所指的茅草的白花:如火如~。第三種意思便是古同“塗”的意思一樣,塗炭。
關於臧荼怎麼讀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覺得拆開來都認識,放在一起就會覺得比較生僻,其實並不難。
燕王臧荼
燕王臧荼起初只是燕國時期的一名老將。在一場眾所周知的歷史戰役“陳勝吳廣起義”中,因為當時的陳勝和吳廣不滿當時的政權帶動老百姓們一起來反抗,使得天下大亂,由於起義中老百姓佔了大部分,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有什麼戰鬥策略,很快就被有能力的帝王將相給撲滅了。
燕王臧荼雕像
後來,韓廣就受當時的帝王令去安撫當地的老百姓,想讓他們平息下來,以此來熄滅“陳勝吳廣起義”忿忿不平和對王家給他們帶來的不滿,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他們繼續起義。舊將臧荼不辱使命,使用自身的經驗和過人的智慧,成功的解決了“陳勝吳廣起義”帶來的後果,而且還收到了當地的老百姓熱情的擁戴和追捧,也就是通過這件事情,韓廣被當地的貴族封為“燕王”。
燕王臧荼被封燕王時是在項羽分封天下時,怕韓廣佔據當時的燕地反抗之類的,就使用了挑撥離間的計謀,把臧荼的功勞無限擴大,使得韓廣下台,而有臧荼為燕王。
後來又在西楚霸王項羽和後漢劉邦為了爭奪政權而發起的戰鬥中,燕王臧荼投降於劉邦。燕王臧荼並沒有風光多久,劉邦就開始清理項羽留下來的舊部,臧荼當然也沒有逃過此劫。每一個帝王能做出這種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投降的終究不是自己的人,很怕他們恢復舊勢力起兵謀反。
臧荼謀反
臧荼謀反的時間歷史書上記載的不是特別詳細,確切的説是歷史書所記載的臧荼謀反的時間不一致。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記載,臧荼謀反的時間是在十月,但是在《漢書卷一 下 高帝紀下》的記載中又是七月,而又在《漢書*異姓諸侯王表第一》中記載的又是九月,其他的書中還有不同的時間記載呢。
臧荼雕像
可能是記載的人有所不同,處在的位置不同吧,也有可能是當時的時間,地理位置等緣故,導致確切的臧荼謀反時間不一致。
燕王臧荼在謀反在之前,歷史追溯長遠一點,燕王臧荼起初是韓廣的舊部,之後又是追隨項羽的,後來在楚漢之爭中,項羽落敗,臧荼便投降於劉邦,之後便是劉邦大肆捕殺項羽的老部下。再後來嘛就是寫到臧荼謀反了。臧荼是真的謀反了嗎?所以才被殺掉?到底是臧荼有預謀地造反還是被逼無奈才反的歷史書上便未詳細記載,讓人感覺諱莫如深。
燕王臧荼謀反的事情確實很讓人懷疑。從歷史的書中來看,燕王臧荼並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的人,他除了一次救援戰爭根本就沒有參加過其他的任何戰爭,他在政治上的立場絲毫不明確。劉邦在給他家封爵位之後,他也是不忙執政交給他人掌管,自己去享樂。一個這樣的人怎麼會謀反呢?其實燕王臧荼謀反一事還是疑點重重的,但是我們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的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