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蜀國名將姜維簡介 姜維怎麼死的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姜維簡介

姜維,生於公元202年,卒於公元264年,享年62歲。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少時和母親同住,父親姜冏戰死之後,姜維被郡裏任命為中郎。後期為蜀國名將,官拜大將軍,在蜀國位高權重。

姜維劇照

姜維本是魏國將領,但是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姜維在諸葛亮的離間計之中,被魏國懷疑有異心,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蜀國。他深受諸葛亮的重用,傳承了諸葛亮的衣缽,在諸葛亮死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後期,隨被費褘等人猜忌,兵權有所削弱,但是在費褘死後,姜維可謂是獨攬軍事大權。

諸葛亮死後,姜維依舊率領蜀國軍隊北伐曹魏,大勝兩次,小勝四次,更有其餘小敗幾次,不過總體上來説算是勝多負少。不過蜀國朝中有人反對姜維的北伐,畢竟蜀國在諸葛亮死後,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戰爭消耗國力,蜀國只會越發的虛弱。

之後,姜維被偷襲之後,大勢已去,劉禪舉國投降。姜維卻不甘心,他假意投降魏國將領鍾會,希望可以策反鍾會,以鍾會反叛魏國來贏得蜀國的生機。但是鍾會反叛失敗,被部下所殺,而姜維在一邊看到大勢已去,提劍自刎。

姜維有勇有謀,可是蜀國當時已經國力衰弱,一時的假意投降並不能改變什麼,魏國兵強馬壯,蜀國就算能阻擋一陣,但也只是強弩之末,最終的結局已經不會變了,所以姜維才知道鍾會反叛失敗,蜀國再沒有機會了。

姜維故里

據傳,三國時期蜀國後期的大將姜維故鄉在今甘肅省的甘谷縣。而在甘谷縣六峯鄉姜家莊,有一座姜維的衣冠冢,是當時故鄉人感於姜維愛國的精神為其建立的。

姜維故里

姜維,字伯約。他自幼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孝順有加。少年時期,博覽羣書,有膽識,才智也過人,希望可以統一中原。本來是魏國的將領,只是被諸葛亮用離間計之後,在魏國頗受猜忌,無奈之下投降蜀國。期間,姜維母親更是去信當歸,意思是姜維應當迴歸魏國,可是當時的姜維已經開始效忠蜀國,他認為他有遠大的志向,不應該被困於一處,於是給母親回信一味中藥遠志。

只是,姜維雖有遠志,奈何沒有遇到良主。他在蜀國嶄露頭角的時候,諸葛亮已經身亡,蜀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軍師後繼無人,武將也只有寥寥的數人,並且多是老將,老將相繼逝世之後,蜀國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

姜維開始北伐,前前後後一共進行了十一次,也將魏國擋在秦嶺一線,但是蜀國的國力不足以支撐長久的戰爭,第十一次北伐之後,姜維失敗,並且和朝中的重臣也有隔閡,所以已經沒有更多的經歷進行北伐了。

之後,劉後主舉國投降魏國,蜀國滅。姜維有心救援,卻計策失敗,不僅沒有給蜀國帶來機會,他自己也自殺身亡,死後更是被剖腹挖心,死狀悽慘。屍身埋於四川,故里也只能建立一座衣冠冢。

姜維墩

姜維墩遺蹟在今甘肅省臨洮縣的城東嶽麓山頂。地勢頗高,可以俯瞰整個臨洮縣和周邊的5公里範圍。規模是南北長度為22米,東西寬度為14米,高度為10米,中間的夯層厚度為0.14米。

姜維墩

姜維墩並不是三國時期姜維建造的,姜維墩和其100米左右的另一個墩台都是建造於秦漢時期,是秦漢時期的烽燧,後世多加修葺沿用,是隴西郡治最高的瞭望台。之所以被稱為姜維墩,是因為姜維北上伐魏的時候,多次取道於此,因此得名。

姜維是三國時期蜀國後期的大將,是諸葛亮衣缽的傳人,可是他是武將出生,智謀畢竟不及諸葛亮,諸葛亮身亡後,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在公元238年多次進行北伐,動搖了蜀國的根本。

不過在北伐途中,姜維勝多負少,消耗也是蜀國輕於魏國,但是兩國實力本就懸殊,雖然蜀國的消耗較輕,但也動搖了國之根本,而反觀魏國,卻可以支撐這樣的長久戰爭。姜維在第十一次北伐失敗之後,整個蜀國也走向了滅亡。

劉禪舉國投降之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招降鍾會,讓鍾會反叛,意圖給蜀國謀取一線生機,東山再起。但是鍾會反叛失敗,被部下所殺,姜維自然也跑不了,甚至在死後被剖腹挖心,一代名將,死的悽慘,連屍身都被魏國下令不得安葬,只有忠心的部下偷偷的取回衣物,埋葬於姜維的故里,一處衣冠冢,埋了一代英雄。


姜維怎麼死的

姜維是《三國演義》裏面諸葛亮的衣缽傳人,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姜維的足智多謀。但姜維畢竟是武將出身,和諸葛亮的小心謹慎不同,姜維膽子頗大,用計並不考慮後果,不像諸葛亮那般機關算盡。不過最後他的死亡卻也和他這個膽大脱不了關係,那麼姜維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姜維劇照

姜維本來是魏國將領,不過在諸葛亮的離間計之後投靠了蜀國,在蜀國也算是頗受重用,之後對蜀國也算是忠心耿耿。前期,姜維算是戰無不勝,後期因為費褘等人的不信任,兵權有所削弱,所以屢戰屢敗,後期費褘被刺身亡後,姜維的兵權得以返回,雖然依舊是一員猛將,三十到底大勢已去。

後面他想要招降魏國的將領鍾會,並攛掇鍾會謀反,可鍾會的部下不同意,並找機會殺死了鍾會,姜維在一邊看着大勢已去,並且當時心疼病發作,就拔劍自刎了。

他死後遭到了魏國的剖腹,説他膽大如雞卵,也不知道是不是印證了姜維膽大妄為的基礎。只是一員大將最後卻落的自刎的下場,不可謂不悲劇。只是即使他能招降鍾會,最終的結果也不會有多少的改變。

屆時,蜀國弱小,諸葛亮死後,軍中無軍師,將領更是沒有多少獨當一面的大將,而魏國正是強盛的時候,即使招降了鍾會,也不過是一時的用處罷了。所以説姜維的死亡可謂是形勢所趨,他已經被逼到窮途末路了。

姜維墓

姜維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將領,第四代執政大臣,是甘肅早期有名的歷史人物。據傳,姜維的故里在今甘肅甘谷縣六峯鄉姜家莊,那裏有姜維的衣冠冢。

姜維墓

姜維本是魏國的將領,諸葛亮一手離間計使得姜維被魏國猜忌,不得已之下投靠蜀國,諸葛亮頗為重用姜維,並將姜維作為自己的衣缽傳人。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定下了以攻代守,以漢中為屏障,守衞成都的策略,只是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之後北伐的計劃被擱置了幾年,直到姜維獨攬軍事大全,於公元238年,再度進行北伐。

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勝多負少,但卻動搖了蜀國的國本,在姜維第十一次北伐失敗之後,蜀國兵敗如山倒,在北伐失敗的第二年就滅亡了。

姜維死在魏國將領的手裏,當時他想要策反鍾會,期盼用鍾會的造反給蜀國帶來一線的生機,但是鍾會造反失敗,被部下所殺,姜維也知道大勢已去,只好拔劍自刎。

姜維死後被剖腹,並且不允許下葬,忠心的部下偷偷的帶回了姜維的衣物,埋葬在姜維的故里。之後,姜維的屍身埋葬於四川,但是為了弘揚姜維愛國的精神,他的衣冠冢至今仍保留在姜維的故里。

姜維衣冠冢距離甘谷縣城東5公里,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在1997年被甘谷縣人民政府定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到姜維的誕辰,故鄉的人們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姜維廟

姜維廟坐落於四川省劍閣縣,是紀念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的地方。而姜維廟被人津津樂道的確實一副對聯。雄關高閣壯美觀,捧出熱血,披開大膽;剩水殘山餘落日,虛懷遠志,空寄當歸。這是姜維廟上的一幅對聯,寥寥數十個字,道盡了姜維的一生。

姜維廟

上聯無非是説姜維對蜀國的一片忠心。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舉國投降之後,姜維卻寧死不從,後來假意投降魏國大將鍾會。策反鍾會謀反,希望能為蜀國求得一線生機,東山再起。不過鍾會的謀反卻失敗了,鍾會被部下殺死,姜維也自殺身亡,死後甚至被剖腹,發現姜維膽比較大。這就是上聯捧出熱血、披開大膽的意思。

下聯虛懷遠志,空寄當歸,説的是姜維的母親在知道姜維投降蜀國之後,給姜維去信,寄了當歸,意思是姜維應該回來魏國。姜維自小和母親一塊生活,頗為孝順,本來應該聽從母親的教導,但是這次姜維卻違反了母親的意思,回寄了一份遠志。意思是姜維胸懷大志,不在當歸。

誠然,姜維志向不小,但卻沒有遇到良主,他投降蜀國之後,蜀國已經漸漸走下坡路,諸葛亮死後,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慢慢的都沒有能堪當大任的新人,劉後主也沒有遠大的志向,投降魏國後,樂不思蜀。

姜維縱然心有蜀國,卻奈何力不從心,在策反鍾會失敗之後,自刎身亡,卻被剖腹挖心,實在是可悲可嘆。


姜維後人

姜維,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不僅勇猛有餘,才智也過人,但是據史書記載,他似乎沒有留下子嗣,但也有説,他似乎也有一個女兒一直處於隱居,所以應該還是有後人留下的,只是,按照歷史來講,姜維留下子嗣的可能性確實不大。

姜維形象

當時,姜維是魏國的將軍,諸葛亮看上了他的能力,意欲招降,可是姜維卻拒不投降。後諸葛亮使用離間計,魏國猜忌姜維,並不聽姜維的解釋,姜維無奈之下也只能投降蜀國,投降之後,他便開始一心一意的效忠蜀國,即使他一直相依為命的母親給他寫信,寄了當歸,他也只是回以遠志罷了。

只是後主劉禪卻舉國投降了魏國,並下令要求蜀軍投降。姜維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假意投降,並取信於鍾會,挑撥鍾會和鄧艾之間的關係。希望利用鍾會的反叛,給蜀國東山再起帶來一絲機會。但是反叛最終失敗。鍾會被殺死,姜維也自殺身亡,而史書中記載,姜維死後,其妻子等也一起伏誅。

也就是説姜維並沒有後人傳下來。 但還有一種説法就是,姜維在魏國已經娶過妻子,而後面伏誅的那些人是姜維投降蜀國之後再次取的妻子,和誕下的孩子。所以之前姜維的妻子,也曾生下過孩子,可能這一部分卻被世人忽略了。也就是説姜維還是有後人留下來的,只是這一説法也沒有過多的佐證,所以並不能當真。 三國大將姜維,竟然沒有後人或者即使有也只能隱世生活,不可謂不讓人欷歔。

姜維的兒子

姜維,乃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蜀國後期名將,他曾繼承諸葛亮的遺志進行十一次北伐,講魏國軍隊控制在秦嶺一線,諸葛亮死後,軍中可謂是姜維一人獨力支撐。

姜維像

劉後主舉國投降後,姜維仍舊用計策反鍾會,期盼以鍾會的造反給蜀國東山再起帶來一絲機會,可是,鍾會謀反失敗身亡,姜維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不僅自刎身亡,更是被挖心剖腹,不許安葬,而其妻子皆伏誅。

歷史上也是從這一點看出姜維有兒子的,妻子,古代泛指妻子和子女,但是姜維的兒子在歷史上並沒有多少的記載,而《費褘轉》裏面可以看出來姜維的兒子並沒有官職,但是以姜維在蜀國的地位,如果其子成年,不可能沒有一官半職,那也就是説,姜維是老來得子,在姜維身亡的時候,甚至還沒有成年。

也是根據這個推斷,姜維沒有子嗣留下來,因為在他死後,魏國不允許他下葬,牽連了他的妻子,所以姜維可以説是一個悲劇人物,從魏國將領被使用離間計之後投靠了諸葛亮,雖然頗受重用,但在諸葛亮死後才開始嶄露頭角,而當時蜀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直至姜維第四次北伐,蜀中已經無大將了。而多次的北伐也掏空了蜀國的國本,也直接導致了後面劉後主舉國投降的動作。

姜維雖有遠大的志向,奈何沒有良主,在詐降之後策反計謀失敗也只能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