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作文寫了三句話,數學零分,閲卷老師卻堅持破格錄取他,慧眼識珠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經典

無論是古代科舉考試,還是現在的高考,都是相對來説比較公平的改變人生命運的方式之一。今天我們講述這名男子是民國才子之一,但偏科嚴重,參加考試時數學得了零分,而作文寫了不到30個字,為什麼還能被大學破格錄取呢?
這個人就是臧克家,出生于山東濰坊,祖上在清朝時期都曾考取過功名,靠着祖輩積攢下來的家財,臧家在當地算得上是中產地主家庭,衣食無憂,生活寬裕。但是臧克家的生母在他8歲時就去世了。自小由父親帶着,不過父親身體狀況一直不大好,所以對於臧克家管得並不十分嚴格,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貧苦人家的小孩,和他們一起玩耍,所以臧克家雖是地主出身,卻更能體會農民的艱辛。
而臧家世代都是讀書人,臧克家自小也深受這種文化氛圍的影響,祖父、父親尤其喜歡吟詩寫作,在兩位長輩的教導下,臧克家8歲進入私塾學習期間就能背出60餘篇古文。在家逢年過節祖父都會親自寫對聯,臧克家便在一旁幫忙按紙,也只有這個時候,一向嚴肅的祖父才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臧克家進入初小後,正值日寇肆意橫行,負責教他的老先生經常在課堂上慷慨激昂地痛斥日本人,並痛惜華夏幾千年的歷史竟遭到彈丸之國的欺壓。這讓年幼的臧克家對侵略者十分仇視,同時也讓他立志報效祖國。進入高校後,正值五四運動爆發,全國各地掀起了愛國主義運動,臧克家和同學們還曾到街頭派發宣傳單,熱情高漲。
高小畢業後,臧克家參加了高考,報考了國立青島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大學。但是臧克家雖然寫了一手的好文章,但自小一直在私塾學習,對於數學的掌握並不是十分好,第一次參加考試數學只考了零分,可以説史無前例了。數學成績不佳,只能靠語文來搏一搏了。
當時語文試卷作文給了兩個選題,一個是為什麼要報考青島大學,第二個就是生活雜感。臧克家無疑會選擇第二個,相對來説思維更加擴散一些,範圍更大,但是想要寫精闢就不那麼容易了。而臧克家的作文不像我們現在,有字數的要求,他只寫了三句話,一共不超過30個字,即“人生永遠追逐着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憑藉這三句引人深思的話,負責批改臧克家作文的老師,認為他才思敏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直接給了98分,接近滿分的分數,還向學校提出了申請,希望能夠破格錄取臧克家,不能浪費了這一人才。
就這樣臧克家的才學得到了學校的認可,成功進入了國立青島大學學習。而臧克家也用自己的行動,向自己的伯樂證明,當初他沒有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