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法家趙孟頫書法有何特點 趙孟頫是個什麼樣的人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趙孟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是“趙體”的創始人。趙孟頫自稱遍學古今大家,這不是他的誇大之説,趙孟頫書法的確是繼承了前人書法大家的很多優點,博採眾長,這才有了“趙體”的問世。
趙孟頫書法局部
趙孟頫在遍學晉唐名家書法特別是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之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書法風格,人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另外,他的行書也是非常非常的出名的,堪稱“中國行書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人分別為王羲之、顏真卿和蘇東坡,這三個人的都是生在趙孟頫之前的幾百年時間裏。他們書法的精髓都被趙孟頫所學到,趙孟頫是真正的青出於藍的人物。
趙孟頫書法的發展時期,是在中年以後,因為在中年之前,他都是在模仿別人。趙孟頫出身北宋皇族,他的祖先是宋代的開國帝王趙匡胤。趙孟頫的出生是一個不幸的開始,他剛出生的時候,宋朝已經以崩潰不遠了,等到趙孟頫成人之後,宋朝已經滅亡,元朝建立起來。
元朝建立起來之後,趙孟頫就閒居故鄉,研究書法學問,後來被人推薦給忽必烈,被忽必烈讚揚其才貌。趙孟頫雖然在元朝朝廷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官職,但是由於元朝內部矛盾重重,所以很快就被罷官。
趙孟頫在家一邊研究書法,一邊讀書,有了大把的時間,趙孟頫書法得到了很大的進步,趙孟頫幾乎精通所有的書法。他開始不在拘泥於前人的書法經驗,有了自己的想法,後來創出了屬於自己的書法字體。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最出名的有《洛神賦》、《道德經》、《四體千字文》等。
趙孟頫書法欣賞
趙孟頫博學多才,他在詩文、書畫和金石研究都有很高的造詣,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有着“元人書畫之王”的稱號。趙孟頫書法的欣賞,是要結合他的楷書來進行欣賞分析。
趙孟頫書法欣賞
趙孟頫善於書寫各種類型的書法字體,但是以楷、行書著稱於世。他的書法風格獨特、筆法圓熟,創立了“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的書法,因熟而俗,這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評價。董其昌作為明代著名書法家,他的一生都是早於已做古人的趙孟頫在比賽,可是一生都沒能超過趙孟頫。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得到的讚譽很高。據傳説,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宋高宗趙構的書法,中年時候學習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
此外,他還臨摹過唐朝著名的石碑和一些名家的書法作品。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
對於趙孟頫的書法的欣賞,是很多人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因為就算你對書法欣賞一片空白,你也能欣賞到趙孟頫書法之中的美麗之處。他的書法,形意結合,不管你是喜歡書法的形態美,還是筆式的韻律美,都能在趙孟頫的書法之中,找到你想要的。
趙孟頫的畫
曾經執掌明代文壇二十年的著名文人王世貞曾經説過:“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裏的松雪就是趙孟頫的別號。這句話是對趙孟頫的畫做了一個客觀的評價,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趙孟頫《調良圖》
對於中國繪畫史的研究,永遠都繞不過的一個人就是趙孟頫。元朝是中國的一個重要過渡時代,這不僅僅是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這也是一個文化的過渡階段,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方面。趙孟頫是元初繪畫過渡時期的一大巨擘,也正是他推動繪畫方面的改變,為後世繪畫的改變提供了方向。
趙孟頫最擅長的就是文人畫,這是一種表達文人理想的繪畫形式,文人畫在唐宋時期一直平平無奇,等到元代之後,在趙孟頫的推動之下,文人畫漸漸佔據中國古畫的主流地位。趙孟頫的畫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一是質樸自然,趙孟頫在元初提出的繪畫口號就是“作畫貴有古意”,這裏的古意是指恢復西晉時期的質樸自然之風。北宋之後,繪畫的工藝變得更加複雜,人們對於繪畫的理解就是技藝複雜,超脱自然的畫作就是精品,就像那些只知道堆砌華麗辭藻的文章一樣,看起來非常的漂亮,但是可讀性不強。
二是基礎紮實,生活氣息濃厚,寫實性較強。趙孟頫曾經提倡“雲山為師”,意思是注重基礎和實踐,要多外出寫生,這種技藝手法,在現在的藝術學校之中都被廣泛應用。所以趙孟頫的畫,生活氣息非常的濃厚,非常的貼近生活和自然。
三是書畫結合,趙孟頫曾經提過“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他主張以書法入畫,使得繪畫的文人氣息非常的濃烈,畫作的內在和韻味更加的強烈。
趙孟頫的畫,是一個承上啓下的作品,在他的作品能夠看到前人的精華,也能發現後人的優點。
趙孟頫楷書代表作
趙孟頫,被稱為楷書“四大家”之一,自創的“趙體”,被稱為楷書的“四大體”之一。趙孟頫楷書代表作是《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因為趙孟頫信仰的是道教,所以他對於道家文化是非常的推崇的,也曾多次為一些道觀題字。
趙孟頫楷書代表作局部
趙孟頫楷書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刻在玄妙觀正門之前的石碑之上,這是趙孟頫楷書的巔峯之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的紙本縱寬35.8釐米,橫長為283.8釐米,這個石刻現在還存在於玄妙觀之前,不過已經不是趙孟頫的原版了。原版的石刻早在文革時期就不知所蹤,也許現在正在某個不知名的牆角之中。1990年,蘇州碑刻博物館受蘇州市道教協會的委託,請名家仿刻,共刻有2座石碑。
玄妙觀,在蘇州古城之中,是一個著名的道觀,始建於西晉咸寧二年,即公元276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後來,晉明帝夢到三清道祖落到玄妙觀,就下令重修玄妙觀,並改為上真道院,後來唐朝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了元朝,又改回原名。那時的玄妙觀經過幾百年歲月的沖刷,起起伏伏,有過沒落,也有過輝煌,在元朝的時候又被重新修繕。
趙孟頫從小喜歡道教文化,他的書法作品,也有很多和道教有關。例如書法名作《道德經》就是趙孟頫手抄老子《道德經》的書法名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是趙孟頫楷書代表作,那是無可厚非,這是趙孟頫的巔峯之作,凝聚了趙孟頫一生對楷書書法的理解。
趙孟頫心經
趙孟頫心經,正確的名字應該是《趙孟頫心經行書冊》,也就是趙孟頫手抄的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本是趙孟頫所寫的碑文。它的紙版留存後世,被別人編成了《心經行書冊》,這部書冊是趙孟頫行書的精華所在。
趙孟頫心經局部
趙孟頫在書畫兩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從這裏介紹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啓後的重要地位。
這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趙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運筆自如,清潤流暢,自成面貌。趙孟頫出生宋代,他的啓蒙學習也在宋代,可是宋代書畫藝術到南宋末年已走向衰退,書法也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動神韻。所以,趙孟頫一直有個理想,那就是改變這種境況,給書法一個正確的發展道路,託古改制,藉着古代的書法成就,來改變現在書法,從而推動書法藝術的發展。
趙孟頫心經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造就出來的。他所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只有此一本,現在流傳的這冊是寫給元時的中峯和尚。中峯小趙孟頫九歲,但趙對中峯執禮甚恭。自南北朝以來,佛教的高僧往往自己寫經或僱人寫經以為功德。但所寫經卷,均用楷書,趙孟頫用行書寫《心經》,在寫經史上是一個先例。
趙孟頫心經不僅僅是趙孟頫行書藝術的巔峯之作,它也開創了一個用行書寫經的時代,打破了古人的傳統,也給後世之人無限的啓發。
趙孟頫草書
趙孟頫是一個書法家,但是他擅長的不僅僅是一種書法,他是一個書法全才,後世留存了大量他的各類書法作品,有楷書、小楷、行書,當然還有趙孟頫草書。趙孟頫的草書和他的楷書技藝差不多,但是後世之人更喜歡他的楷書。
趙孟頫草書局部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特殊字體,最初的創立是為了書寫方便,在簡體字出現之前,很多漢字的書寫是比較麻煩。筆畫較多,結構複雜,是繁體字的特點。後來,隸書的普及,再後來又出現更為簡便的草書,草書就是在隸書的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草書又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其中狂草的藝術價值更高。
草書始於漢代,書法家王羲之也非常的喜歡書寫草書,草書的發展是在唐朝,而狂草也是在唐朝出現的。唐朝時候最出名的草書書法家有張旭和懷素,其代表作分別是《肚痛》和《自敍帖》,都是現存的無價之寶。草書的書寫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隨心所欲,他的寫法也是要按照一定的章法來的,不然寫的是什麼,就連作者也認不出來了。
趙孟頫草書,秉承前人的風骨,他最推崇的就是唐朝的書法畫作,所以趙孟頫的草書,有着前人的遺風。趙孟頫的草書,筆勢流暢,連綿不絕,結構簡單,但是書法的意境深遠,觀賞性非常的強。趙孟頫的草書勾畫相連,但是又自成一體,並沒有其他草書的那種拖拉相連。趙孟頫草書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千字文》和《真率齋名》,藝術欣賞價值非常之高。
趙孟頫蘭亭序
《趙孟頫蘭亭序》又被叫做《趙孟頫臨蘭亭序》,是趙孟頫臨摹晉代書法名家王羲之的《蘭亭序》,雖説這是一幅臨摹作品,但是也可以稱為趙孟頫自己的個人作品,因為他臨摹出了自己的特色。
趙孟頫蘭亭序局部
《蘭亭序》全稱是《蘭亭集序》,是晉代書法名家為蘭亭集會所作詩詞集合所寫的序,是王羲之行書的代表作。公元353年,東晉的一批文人在會稽山的蘭亭舉行了一次文人集會,集會之上,曲水流觴,出現了一堆文辭歌賦,人們將這些詩詞歌賦整理在一起,請王羲之為此文集寫了一篇序。
唐太宗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推崇為盡善盡美之作,世人無出其右,自己還經常臨摹,用來賞賜朝臣,死後還將真跡陪葬。世人都將《蘭亭序》當成“行書第一帖”,為後世學習行書之人必練的書帖。王羲之的《蘭亭序》每個字都像是在跳舞一樣,全文共324字,字字特色鮮明,書寫技藝非常的高超。東晉之後,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書法名家,這些書法名家都會去臨摹王羲之的這篇《蘭亭集序》,但是出名的很少。
《趙孟頫蘭亭序》是眾多臨摹作品之中,最成功的一篇。他的這篇作品曾以935萬元的高價被拍賣,這幅作品長只有32釐米,寬也只有13釐米,是一幅很小的書法作品,但是卻被拍出了935萬的高價,可見這幅作品的價值所在。
趙孟頫蘭亭序,在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的書法基礎之上,做了很大的改變,創立了儒雅遒勁的書法作品,這幅作品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元趙孟頫浴馬圖
元趙孟頫《浴馬圖》是一幅描寫唐代馬官給馬洗澡的鞍馬畫作,趙孟頫比較推崇唐代人物畫和鞍馬畫,所以他的人物畫和鞍馬畫的主角都是唐朝的人物。趙孟頫的鞍馬圖,注重寫實,有着濃郁的生活色彩,對於人物神態的刻畫也非常的到位。
趙孟頫《浴馬圖》局部
元趙孟頫《浴馬圖》縱向寬為28.1釐米,橫向長為155.5釐米,總面積為0.43平米,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趙孟頫鞍馬圖的代表之作,代表了趙孟頫鞍馬畫中的典型風貌,是件形神兼備,風格高雅的藝術精品。另外這幅《浴馬圖》只趙孟頫在觀看前人相同類型的作品,自己揣摩而來,因為他不是生活在唐朝,所以不太瞭解唐朝人們的穿着習慣。趙孟頫在觀看了大量的同類型的浴馬圖之後,做了改進加工,有了比之前人更加出色的作品流傳了下來。
元趙孟頫《浴馬圖》畫的是溪水一灣,有着清澈透明的溪水,旁邊栽種着梧桐垂柳,溪水兩側綠蔭成趣,岸邊有着駿馬數匹,馬官九人。畫中的馬匹姿態各異,神態生動,有的立於水中,有的飲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鳴,有的卧立顧盼。旁邊的馬倌們牽馬臨溪,或衝浴馬身,或於岸邊小憩,一片祥和安寧的場景。
《浴馬圖》共有三個部分,分別為入池、洗浴、出池,唐人對於馬匹是非常的重視,馬匹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官署對於馬匹的養殖和看護是非常的重視的。這幅圖通過很多的細節描繪,不但體現了趙孟頫的高超技藝,同時也表現出現唐人對馬匹的愛護。
元趙孟頫《浴馬圖》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後世仿品還是比較多的,價格在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