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相魯嗜魚主要講了什麼 公儀休的品質怎麼樣
公儀休相魯嗜魚主要講了什麼
公儀休為魯國宰相,他十分喜歡吃魚,這件事情魯國上下均知曉,便有全國人民爭相給公儀休送魚的舉動,而公儀休全拒絕了,這雖然是個小事但是卻從這件小事中看出公儀休廉潔守法的高尚品德。
公儀休不受魚的圖片
公儀休相魯嗜魚這件事被《初譚集·廉勤相》記錄在冊,而後世人便從這件事情中看出公儀休的為政做人遵循的禮制和法紀。
該篇章原文為: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雖嗜魚,此不必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公儀休雖嗜魚卻不接受他人送魚之禮,他表明正是因為對魚的喜愛,所以不能接受他人的魚,因為他作為一朝宰相,如若收了他人的魚日後便無法理直氣壯的要求他們做事,那麼這就是犯法;且自己在相位還能為自己每天買魚吃,那麼為何要接受他人的魚呢。
可以得知公儀休深諳依靠他人不如依靠自己,不徇私受賄才是為官為人的正道,此篇文章也是在讚歎公儀休不受賄賂廉潔的品德,也告知人們要獨立不能依賴他人。
公儀休的品質怎麼樣
公儀休是一名為官清廉正直為人謙厚博學之人,其品德高尚,頗有遠見使其成為魯國的宰相,百姓均讚歎其公正無私的品質,為官時不僅不與腐敗風氣同流合污,而且十分注重百姓利益,關心民生,不會因其位高權重而忽視百姓心聲。
公儀休畫像
公儀休因為嗜魚而不受魚而受人廣為讚歎,因為廉政之名廣為流傳,被世人讚歎為清正官吏,而公儀休也不負眾望,甚是體貼百姓,為此還有公儀休拔葵去織的故事也令百姓稱道,稱其愛民護民的高尚節操。
公儀休發現自己園子中所種植的冬葵菜生長的很好,也甚好吃,便將這些冬葵菜全部拔掉將這塊田地破壞;而他妻子在家中織布供家中人制衣,他看見了便將織布機拿去燒燬,還十分生氣妻子的所做作為欲趕其回孃家。
其妻不解,公儀休認為要是我們為官者家中都自給自足,那麼街上的百姓靠何為生,我們這是在搶奪他們的生意。由此可見公儀休乃是一個十分關心百姓利益與否的官員,盡心盡力,寧願花錢去外面買菜買布,為的就是讓這些賣菜賣布的人可以謀生,其品質無私甚是難得。
而公儀休要求的為官者不得經營產業,看似無理其中卻藴含着深刻的為官之理,這與其“受大者不得取小”的原則相符合。
公儀休拒收禮物是怎麼回事
公儀休向來以德才兼備聞名,遂以厚才為魯國宰相,是春秋時期有名的博士,而也因為人謙厚為官廉潔得到眾人的敬仰,其中以公儀休拒收禮物較為出名,接下來就讓我們瞭解下其中典故吧。
公儀休圖片
且説公儀休的弟子子明前去公儀休家中拜訪,時逢公儀休用完午餐,公儀休便和子明談起午餐吃了什麼,公儀休是一個十分愛吃魚的人,當時午餐吃了一頓久違的燉鯉魚,令其十分回味,便和子明説道今日的鯉魚十分鮮美,加上自己很久沒有吃魚了,這一頓便將一整條魚給吃光了,甚是幸福。
遂公儀休便感嘆道他最滿足的日子便是天天有魚吃,這樣也就心滿意足了,説話間有人來家中拜訪公儀休,一領進來發現是別家的管家,原來是他人送來兩天鮮活的大鯉魚給公儀休作為禮物。
公儀休先是感謝了他人的一番好意,接下來便堅定了拒絕了這份禮物,連聲抱歉道最近聞到魚腥味便心生噁心,想要嘔吐,可收不得,便因此打發了送禮的人。而子明卻不是很瞭解,老師不是很喜歡吃魚怎會拒絕鯉魚之禮,公儀休説道正是因為喜愛所以不能收,收了人家的魚也就是違反了國家的法制,那麼以後又怎麼吃得到魚呢。
因此子明大受其師的教導,連聲説道以後定照着師父拒收禮物之舉學習。
公儀休的生平簡介
儀休為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官至魯國宰相,才學豐厚,德行高尚,深知官場為官之道,也明白為人品性端正,因為律己守法而聞名於世,其所教導的學生均很出名。
公儀休畫像
公儀休別名為公儀子,是魯國有名的才子,是為博士,博朗羣書,德才兼備,甚是有名,也正因如此,其才學優異方能為魯國宰相。為官後,公儀休十分懂得官場禮制,也十分恪守己律,遵守法律以嚴格的法制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一心為百姓着想,以身作則,帶動官場百官使其品行端正。
司馬遷史記中曾如此記載公儀休:“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他稱公儀休是一個守法遵循禮節的官員,這個品德從公儀休不斷拒收他人之禮便可以看出來。在其位謀其事,不貪圖更多權益,只想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官員,其清正廉潔的執政理念也成為當時廉潔的政治風氣的帶動者。
而且公儀休認為為官者乃是百姓的父母官,需要多為百姓謀福利而不是佔取百姓利益,奪取他們的生機,不許佔他們的小便宜,因而他還為了這個不允許家中人種菜織布,只為了能夠讓更多以此為生的百姓能夠更好的謀生。
公儀休是一個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之人,是一個秉持原則的人,不貪圖權益,是一心為民的好官。
公儀休拒魚的為政啓示是什麼
公儀休之所以能夠為魯國宰相不僅因為他博學多才,更多的是他的多才能夠在治國上頗有見解,能夠很好輔佐朝政,且為官清廉,帶動了很大的領頭作用,給魯國帶來一派正氣,而他不受魚的故事雖小卻也藴含着深刻的政治哲學。
公儀休不受魚的圖片
公儀休拒魚的故事以生動的比喻將其中道理告知他的弟子,現在給他送魚的人不代表以後都會送,那麼他接受了他的魚觸犯了法律,日後被貶官,自己無法有俸祿能夠為自己買魚,那麼一切都打水漂了,由此來説明受賄是不合算的。公儀休不同於其他儒家,其所述均為小道理,但卻是很實在的,每個人都很受用。
公儀休為魯國宰相位高權重,深知前來送魚的人是別有用心的,深知自己喜愛吃魚遂更不能接受他人送的魚,這句話便是代表着公儀休深知其有權而不能濫用權,正是因為他看的很清楚,方能如此自我約束和控制,如此廉潔。
這種廉政倡導的是將理念付之於行動,身體力行方是廉政的最佳説服方式,他拒魚不僅很好的向其弟子展示了為官處世之道也體現了出其拒絕腐敗的品性。公儀休拒魚也表現出他的明智,他嚴守克己,遵循法制,利用法制約束自己,也告誡了那些大權在手,官官相互,收受賄賂的大臣們。
宰相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
公儀休一生不曾仗勢欺人,以權弄勢,因為其才能過人、學識豐厚、品德高尚遂成為春秋時期魯國的宰相。因其位高權重,故有很多阿諛奉承之人附和,但公儀休並不為此動搖,還是保潔其身,不同流合污,公私分明。
公儀休畫像
公儀休是一個身體力行的為師者,他所教授的學生們均德行兼備,深受好評。而在公儀休拒魚這件事情上,他更是身體力行,以行動來教導學生做人的原則和為官的準則,很好的詮釋了為人師表的作風。
公儀休是一個精明的智者,其深知位高者會受到他人的附和,以此從自己身上謀取利益,而他也深知位高者則危險也,遂在他人贈魚時,他首先會與他人寒暄,感謝送魚者的心意,並且還會以原由告知最近不能聞魚腥味,很好的給予對方台階。很好的巧拒了人家的盛情,因此也避免傷了彼此的情意,也保全行賄之人的臉面。
公儀休是一個懂得知足的豁達之人,公儀休雖為一朝宰相,但是深諳生活之道,深知知足常樂的道理,對他來説能天天吃魚便能使他心滿意足,相信有魚吃便是他感到富足的一種方式。為宰相的他理應享受到榕湖富貴,但是據資料可查,他家園中有自己種的菜圃,也有其妻自己織布的記載,可見公儀休生活並不奢侈,是一個懂得節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