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嘆怎麼批水滸的 金聖嘆怎麼批三國演義
金聖嘆怎麼批水滸的
金聖嘆自小喜歡讀書,經常沉浸在閲讀的世界裏,其中《水滸傳》就是他喜歡讀的書本之一。
金聖嘆圖
也許正是因為他的讀書興趣,使得他對這些書印象頗深,甚至可以對其進行點評。金聖嘆的一些重要成就是對許多文學作品進行了批判,其中就有《水滸傳》。
《水滸傳》中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比比皆是,所以連為人孤僻高冷、思想獨立的金聖嘆都對它有所點評。但是對於他批《水滸傳》一事,人們對此也是有褒有貶。
有人認為金聖嘆批水滸改變了水滸傳原有的味道。因為他着重於細節的把握,有時候短短的幾個字點石成金,頗具特色。但是有些地方的修改又讓人覺得不合時宜,與原文有所出入,不但不能體現出其中的味道,甚至還會成為別人的笑談。
同時也有人認為,金聖嘆批水滸不僅體現出了他的成就,還使水滸的部分內容更加亮眼,他將全書的內容、人物以及事件貫穿在一起,讓人們讀起來更加的有意思。金聖嘆批水滸別有一番滋味,使內容更加的清晰,便於人們的閲讀。
從金聖嘆批水滸可以看出他對水滸的作者施耐庵,懷着一顆欽佩的心,在眾多地方他都對施耐庵讚賞有加。同時金聖嘆對水滸的評價也較為詳細,每個人的特點都有所涉及。
金聖嘆批水滸讓人讀起來頗有韻味,可惜的是他對其中的中心思想評價不是很深,也就是説他忽視了一些內在的東西。
金聖嘆怎麼批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戰爭為主,通過一場場氣勢恢宏、戰況激烈的戰事塑造出了一個個清晰的人物形象。它是出自羅貫中筆下的歷史演義小説,精湛的文字功底更是為其增加了價值。
金聖嘆
在金聖嘆批三國演義中,既關注了歷史,儘量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的現實情況,同時又不忘照顧讀者的興趣。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大致相同,畢竟歷史小説也來源於生活,所以在寫的時候不能忽略現實,不能違背歷史。其中的人物性格都在原有固定的基礎上,通過美化、誇張以及醜化等方式顯得更豐滿,整個故事也更具吸引力。
從另一方面來説,金聖嘆批三國演義不僅反映出當時的歷史,還包括一些社會問題。比如説當時人們遵循仁義禮智信等美德,所以許多人的行為都基本符合條件的約束。同時從民風、社會生活等方面入手,使文章貼近生活和羣眾,更有可讀性。
三國演義把佛教引入到其中,可謂是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為文章增加了新的素材。雖然有很多後人都追隨、模仿這種方式,但是都遠遠不及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以很多東西通過自己的總結、應用更能突出價值,無論旁人怎樣模仿都沒有那種味道。
金聖嘆批三國演義不僅從文章人物出發,還將文章結構、人物塑造方式、題材新穎等方面
結合,深層次地指出三國演義的可讀之處,分析了其中藴含的特點。
金聖嘆有哪些作品
金聖嘆是明末清初最出色的文學評論學者,因為目睹自己朝代的滅亡,眼見外族人的鐵蹄踐踏華夏土地,金聖嘆決心告別世俗,歸隱山林;金聖嘆的性格執拗、孤僻,為人狂放不羈,總是會在醉酒之後,當空吟詩作賦,因為對世俗沒有太多的眷戀,名聲對其而言也是飄飄然,所以很多作品都沒有整理,所以金聖嘆作品並沒有完整的記錄,這也是因為其孤傲的性格以及淡泊名利的品質所致。
金聖嘆評水滸圖
金聖嘆作品並不是由本人所作,金聖嘆因為哭文案被斬頭之後,很多文人雅士前去悼念,其堂兄將其生平的著作進行整理,收編成完整的作品;因為不是本人親為,所以收編的作品只是金聖嘆的個別所作,並不是完整的記錄;《唱經堂才子書》就是堂兄整理的金聖嘆生平所作,雖然不是完整的記錄,但是閲讀書文,確實可以感受到金聖嘆深知民族大義的氣節。
金聖嘆作品中含有其對當時熱門作品的評論,作為一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對十幾部文學進行評論,其中《水滸傳》和《西廂記》的評論更是讓後人拍案叫絕,作品中有很多關於兩本書籍的評論記錄,其中還有其他的書籍,雖然不是太詳細,但是能夠體會到金聖嘆在文學評論領域方面的造詣;與很多文人雅士不同,金聖嘆不願步入仕途,決心歸隱山林的他還是放不下世俗瑣事,多次在文中表現出自己對外族統治的不滿。
金聖嘆如何評論西廂記
更多朋友心目中的金聖嘆是一個淡薄名利的愛國志士,在明朝覆滅之後,決心歸隱山林,不願意為清朝統治者服務;在歷史發展的潮流中,金聖嘆更是作為一名文學評判家而出名,在清朝初期,散文小説開始流行,《西廂記》就是其中之一,對於這種新的文學體裁大眾百姓和一些老夫子還是無法接受,當時社會對《西廂記》的評論較多,更多都是貶低之詞,金聖嘆西廂記的評論在當時名震一時,為《西廂記》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西廂記圖
《西廂記》是清朝早期作品,清朝是很多小説盛行的時期,作為一名有聲望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在順治十三年對當時出名小説《西廂記》進行點評,金聖嘆西廂記的評論讓很多文人雅士開始接受《西廂記》,認為書中女子追求嚮往的愛情是人性理念,反而批判一些世俗腐朽之人,在當時受到很多學者的稱讚,即使是皇帝也是對其頗為賞識,多次邀請其為官,金聖嘆依舊決心歸隱。
金聖嘆西廂記二者有着很大的關聯,如果不是金聖嘆對於該書的評論,《西廂記》很難獲得如此聲望,不僅僅是《西廂記》,當時社會上的諸多小説都被其評論劍傷,作為明末起初聲名遠播的金聖嘆對《水滸傳》以及其他文學均有點評;金聖嘆一生未踏入仕途,雖然一直心想光復華夏,趕走滿清統治者,最終還是沒有如願,但是金聖嘆不屈的氣節確實值得讚揚。
金聖嘆的遺言是什麼
金聖嘆是一名愛國志士,深受孔孟之道的薰陶,金聖嘆自幼熟讀詩文,只求他日可以為國效力,不幸生在國家動盪,政權交替的時代,所以金聖嘆遺言中飽含着自己報國無門的辛酸苦楚;與明末清初的很多文學之士不一樣,金聖嘆出生一個普通人家,但是灑脱的性情讓其在當時飽受吹捧,雖然最後也是因為文學著作而被擊殺,但是金聖嘆對於民族文學的發展確實起到推動作用。
金聖嘆圖
金聖嘆捕捉入獄之後,心中滿是惆悵,他不怕死亡,但是對於一名忠君愛國之士而言,眼看自己的國家被外族人侵佔,自己確實無能為力,這是件多麼痛苦的事情,所以金聖嘆遺言中,只希望華夏兒女可以光復漢族,趕走滿清侵略者;與其他愛國之士不同,金聖嘆在明朝滅亡之時,並沒有選擇加入一些反清復明的組織,而是隱居山林,通過一些著作表達心中對國破家亡的躊躇。
金聖嘆是一名出色的文學點評家,在明朝還未滅亡期間,還沒有踏入仕途的金聖嘆就開始對當時的個別文學進行修訂和談論,是當時很多學者尊敬的文學點評家;金聖嘆遺言中除了對光復民族的迫切渴望之外,就是民族文學;當時的統治者也説道:佔領華夏易,統治名族文化難之又難,所以金聖嘆也是希望漢族文化不會被外族人影響,一心希望華夏文化可以得到更久遠的發展,讓外族統治者早日離開華夏土地。
分析金聖嘆是個怎樣的人
金聖嘆是著名的文學批判家,他也是白話文的先驅,他的成就包括對《西廂記》、《水滸傳》等著作的批判。
金聖嘆圖
金聖嘆自小就頗具慧根,喜歡讀書,善於思考,被譽為吳縣第一神童。由此可以看出,他當時的名聲也頗高,也反映出他的聰慧。他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同時所寫之作不同於常人思路,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常常不被人理解。
金聖嘆不僅僅有文筆功底,他也能言善辯。他開辦學堂招生教學,在課堂上他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每每引得眾人誇讚。雖説他狂放不羈,但是他也渴望受人賞識。當時皇帝對他的作品讚賞有加,説不能以時下的觀點來批評他的文章。金聖嘆知道後,因感動而流淚,隨即向北方叩首,以表示對皇帝的感激之情。
雖説他思想獨立、狂放不羈,但是他卻擁有一顆體恤民情、打抱不平的心。在他們向巡撫示威,不滿新任縣令的時候,遭貪官的陷害,最後被逮捕獄中,處以斬首之刑。可謂是本無造反之意,卻被冠以造反之名,最後冤死。在獄中之時,他悔恨交加,也許他恨官府的不作為,恨國家識人不清;他悔他的才子點評書尚未完成,而他卻不能反抗。
其實,通過種種事蹟以及旁人對他的評價,可以看出金聖嘆不僅智慧超羣,還有一顆貼近人民的心。在他被斬首的時候,眾多百姓都為他流淚,心有不忍,側面反映出他值得人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