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東芝的會計醜聞給公司帶來了哪些影響?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經典

  財報造假是會計舞弊的一種形式,在世界範圍內都有發生,包括本世紀初美國的安然和世通會計醜聞。日本並不是完全市場,東芝的財務報表造假在日本並不是個例,這也反映了日本市場的一些固有弊病。包括安倍政權上台以來推行的安倍經濟學以及經濟改革,雖然強調和強化了公司治理及外部監督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流於形式。

  比如東芝公司的公司治理就存在很大的問題,虛增利潤美化財報數據肯定不是一個會計年度能夠完成的,事實也表明,東芝的財報數據造假不僅橫跨了幾個會計年度,甚至經歷了好幾屆公司治理層與管理層的變動。財報數據的虛增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審計工作,公司內部審計包括審計委員會和懂審計的獨立董事就有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之所以不僅僅財報數據造假內部審計沒有查出問題,董事會監督也沒有發現問題,外部注會審計也沒有發現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公司治理體系不完善,再加上外部註冊會計師審計不到位。

  此次重組主要是更換了治理層的部分董事以及部分高管。我認為如果不涉及對公司治理體系的建設性改革,重組的價值並不大。眾所周知公司會計報表的審計分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內審直接建立在治理層董事會領導下的審計委員會上,外審則由董事會聘請獨立第三方註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此次東芝財務醜聞曝光,以及緊接着的重組計劃,一方面也強化了內部控制制度,清理了不合格的會計人員與審計人員,也讓治理層和管理層承擔了自己的責任,但是東芝本身董事會下審計委員會的不健全以及對管理層監督不力甚至是與管理層合夥進行財務造假,並不會因為一次重組而立即消失。

  財務醜聞必然伴隨股票下跌(利空),債務違約風險上升,融資成本上升,不利於公司長遠發展。東芝管理層強調將砍掉不盈利的業務,對公司營業範圍和經營戰略進行再造,從一定意義上來説,説明東芝也在痛苦地轉型升級之中。

  耿雨豪,一橋大學商學部

  (括號內翻譯內容部分為知乎日報注)

  鄙人的前輩是在安永工作的,與本次事件有關的 CPA(註冊會計師)。

  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竊以為有兩點:

  1、

  事件的開端源於 Toshiba(東芝)基建事業採用的「工事進行基準」出現問題。這個會計基準基於「発生主義會計」,是幾乎所有基建企業都採用的基準。

  然而,該基準最大的問題就是「工事進行度合い」在決定時的恣意性問題。在業內,只要採用此基準的企業會計似乎都存在類似 Toshiba 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

  從監察的角度來看,安永其實非常無力。

  在日本,面對 Toshiba 這樣的企業,CPA 處於絕對弱勢。因為現實上 CPA 無法在財務報表上給出反對意見。

  這裏,CPA 受到着三方的壓力:Toshiba Top Management(東芝高管),Toshiba Stock Holders(東芝股東),JP Government(日本政府)。

  管理層不用多説,股東們也不希望 CPA 提出反對意見導致上市停止,日本政府更是不可能讓 Toshiba 停盤。

  因此,鄙人的前輩最後的結論:これが會計の限界かもしれない(這也許是會計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