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戛爾尼帶着先進文明成果拜訪乾隆,為何雙方還會不歡而散?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經典

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的出訪團隊到達大清王朝,並帶來大量禮物。英國人的舉動,吊起了乾隆的胃口。所以馬戛爾尼團隊剛剛上岸,就受到熱烈歡迎。

然而這種熱情沒有能持續很久,等到馬戛爾尼團隊見完乾隆後,雙方不歡而散。


馬戛爾尼

文化禮儀方面的衝突

馬嘎爾尼等人在出訪前,已經做足了功課,等到見乾隆時,還是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大清官員將英國使臣安頓好以後,跟他們提了一件事:你們見我們的乾隆皇帝時,要三跪九叩

馬戛爾尼一聽,傻眼了。三跪九叩?你們當我們英國人是什麼?我們拜訪大清王朝,是要商談貿易和建立平等外交關係的,怎麼可能三跪九叩呢?


清朝官員一聽,同樣傻眼了。平等外交關係?我們是天朝上國,怎麼可能與你們平等?你們不是應該像藩屬國一樣朝貢嗎?

馬戛爾尼越聽越不明白,我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打遍全球無敵手,怎麼可能對大清稱臣。

當時的英國,經過文藝復興與啓蒙運動,已經進入現代文明,只會對上帝下跪,他們不能理解國與國之間交往還要下跪的禮儀。


在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下,清朝官員理解的外交就是外國使臣理所應當對中原皇帝下跪。他們之前接待的外國使臣,都是按照這套禮儀,他們沒法理解英國人的平等外交。

這事就這麼僵持住了,震驚朝野。大清是一個特別重視禮法的國度,傳統社會中,禮儀就意味着秩序,代表着綱常,是天大的事,沒法讓步。所以,乾隆馬上派他的得力干將和珅處理此事。

就為了一個下跪問題,和珅與馬戛爾尼進行多輪談判,雙方都不肯讓步。對於清朝而言,這關係到天朝上國的地位;對於馬戛爾尼而言,這關係到大英帝國的尊嚴。


和珅

此時,誰也不想談判破裂。英國人滿懷希望,萬里迢迢來到中國,不想因一個小細節而見不到乾隆;清朝已經將消息通知全國,如果英國人直接走了,乾隆的面子過不去。

談到最後,和珅提出一個折中的方案:雙方各讓一步,英國人同意在各國使臣都行禮的時候,他們混在人羣之中,單膝跪地,隨眾俯首,跪三次,俯首九次;中方也不勉強英國人將頭碰到地上。

這在大清君臣看來,英國人也算行了三跪九叩之禮,頂多就是“蠻夷未開化,不知禮節”,不是很規範而已。馬戛爾尼見乾隆才得以實現。

英國人帶來的禮物,因為翻譯和理解問題,導致乾隆並不感興趣,甚至很失望。


乾隆

不下跪,禮物又不能讓乾隆滿意,所以乾隆對英國使臣很牴觸。可偏偏在這個時候,馬戛爾尼還通過和珅給乾隆寫了一封信。

乾隆見到信,知道了英國人的真實目的,導致雙方徹底沒法交往

乾隆收到信的當天就給英國人下了一道上諭,內容如下:

關於英國人想與大清互派外交使節,乾隆説與體制不和,絕對不可以。不能因你們一個國家的要求,破壞我們百年的法度。

關於開放開放口岸:珠山、寧波、天津,乾隆説,廣州一口通商很多年了,一直很順利,所以不能更改。


英國人想要一個小島安放貨物,乾隆説,我們大清的每一寸領土都是有主權的,這事沒有商量的餘地。

關於改善居住廣州的英國商人生活、改變廣州貿易體制和税率,乾隆也不容更改。

總之,對於馬戛爾尼的要求,乾隆逐條批駁,全部否決。乾隆通過這道上諭,等於是向全世界宣佈,通過和平談判,與大清建立平等外交的方式完全沒希望了。

乾隆不理解世界大勢,完全不知道英國已經全方位超越大清,他沒法與時俱進。晚年的乾隆,驕傲自大,當他陶醉於天朝上國的美夢,拒絕外來文明的時候,他也錯失融入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