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學術科目重要,“音體美”這些課程就不重要嗎?知識就是力量
只有學術科目重要,“音體美”這樣的課不重要嗎?
相伴中國孩子前半生的基本都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熬完了在學校的那些年你以為解脱了,臨了才發現找工作還是得不停地考試。為什麼拿考試定優劣,分高低,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卷面上的那些題能判斷出一個人的知識掌握情況,用功程度,思想觀念是否良好啊!考的是什麼,都是學術科啊!咱們通俗來説就是“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
但是教育還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呢!矛盾嗎?並不然,學術科無疑是知識的命門,而體育、音樂這種需要看個人能力的加分技能,大部分都依賴於天賦。可學術科是專業的知識,知識究竟如何重要?
知識驅動的時代,學習就是最厲害的武器。
有沒有發現,這幾年,小學、初中畢業當老闆的故事越來越少了,而知名企業的掌舵人,像馬雲、雷軍、馬化騰,無一不是才華橫溢的大學畢業生。滴滴出行的創始人柳青,甚至是哈佛大學畢業。這説明,現在的成功,都是知識密集型的。沒有豐富的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知識,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根本無法在殘酷的現代商場中存活。
知識就是金錢。
最明顯的例子,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教授李飛飛的一位博士生,一畢業,就獲得100萬美元(約合700萬人民幣)的高薪職位,這就是學習的力量;清華北大畢業生薪酬,不論何時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這就是學習的力量。
學習不僅讓人獲得高薪,對職場的成功發展也不可或缺。就拿世界上最成功也最聰明的人之一———埃隆·馬斯克來説,雖然他畢業於世界頂尖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儘管已經身在最高學府,但他並沒有因此停止學習,反而基於高效的聯想式學習,造出了宇宙飛船,使Space X公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人類未來命運的存續產生了重大意義。
學習好,眼界更寬廣,格局更上等級,前途不受限。
俗話説,強者恆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好學習,獲得好成績,就有更大的概率,加入強者的羣體。周圍強者如雲,便會促使自己迅速變強。
很多人發現,小時候一個學校玩得很好的那些同學,長大後卻天壤之別:有的財富自由年薪百萬,有的一輩子工薪階層,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所在圈子的差別造成。 比如億萬富豪,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本科就讀期間,就自主創業,還拉上了宿舍舍友克里斯·休斯一起,最終這名舍友也獲得巨大成功,實現了財富自由,很容易地就取得了多少人一生都不敢想象的成功。而這個前提就是,你,得好好學習,取得進入牛人圈的“資格”,例如——獲得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今天你在音樂軟件上哼唱了一首自己喜愛的歌曲,有人誇讚,但是《青藏高原》你未必能唱得上去。明天你在學校運動會上獲得了名次,你很優秀,可是不一定能成為第二個張繼科、許海峯。生活中那些充滿樂趣的事物,有待發掘的特殊能力全部基於知識所創造的條件。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藝考生、體育特長生。但是從來沒有聽説過哪個人,因為專業課非常優秀就不看學術科成績直接錄取。
明白了嗎?實現人生的價值,追逐自己的夢想就必須把學術科成績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