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著名詩人李商隱是哪個朝代的 李商隱與杜牧合稱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商隱是哪個朝代的

眾所周知,唐朝詩人輩出,而現今史料上可以查找的著名詩人大多出自於唐朝,畢竟唐詩、宋詞、元曲各代表當朝的一個文學發展方向,因此談及詩歌、詩人則首推唐代。作為“小李杜”之一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其姓氏也不難與李唐盛世產生聯想,而他也的確是唐代詩人,卻無奈生在晚唐。

李商隱 塑像

事實上,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李賀一樣,還是唐氏宗親,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皇家親屬,他自己本人也在多部作品中提及此事,不過因為皇室宗室繁衍過快,且年代久遠,早已不知還剩下幾分唐氏血統,而且鮮有富貴,因此家境在晚唐時期也是一番落寞之態,他的這個皇室宗族身份也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利益。

作為著名的晚唐詩人,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杜牧齊名,一起被世人稱之為“小李杜”,再加上詩人李賀,三人被合稱為三李,另與詩人温庭筠也相交甚歡,被合稱為“温李”。大概因為生不逢時而又懷才不遇,他一生在官場上不得志,卻意外成就了他的文學造詣,李商隱生在晚唐,此時唐詩已成落魄之態,其發展態勢已大不如前,更何況已經歷了唐詩最為繁盛的登峯,難有造極。但李商隱卻在如此大環境大背景下,將唐詩再次推向高峯,並自成自己的一個風格,其詩流傳至今仍被傳誦,也是有所慰藉。

此外,李商隱有着鮮明的政治傾向與抱負,他一心報效國家,但由於他所在的唐王朝處於日漸沒落的時代,因此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能讀到對政治與統治者的強烈不滿、憤恨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李商隱與杜牧合稱

李商隱杜牧合稱“小李杜”,兩人均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們的詩歌主張實踐,不僅是對傳統精神的繼承,更是對未來詩歌的發展提供了依據,對宋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唐詩轉向宋詩的過程中起到借鑑作用。

李商隱杜牧

李商隱的詩詞結構新奇,風格也非常特殊,在寫一些愛情詩的時候,那種纏綿的感受為人傳誦,但由於他作詩風格隱晦,後人有時難以理解。

李商隱的詩歌集大家所成,他有李白的浪漫之情,有杜甫的沉鬱之思,還有李賀的奇思妙想,他的詩句有時清麗,有時又略顯濃豔,因為他的詩歌大多情感飽滿豐富,抒發自己意志的時候,大膽敢言,能説別人不敢説的話。

無題詩更是李商隱首創,據説白居易非常欣賞李商隱,歷代想要模仿李寫詩風格的人都失敗了,如今我們仍舊可以發現一些其他詩人寫的詩歌中有李商隱的影子。

杜牧的詩歌就比較好概括,他的詩歌內容豐富,從寫景到抒情,寫詩的風格也是清新自然,杜牧在七言絕句的表象上尤為突出,除了詩歌,杜牧在賦。和古文的創作上都有較高的成就,他認為寫文章要以意為主,杜牧能很好的吸收前人的優秀經歷,並用在自己身上。

他的古體詩受杜甫影響,題材廣闊,他的近體詩卻表現的清新脱俗,晚唐詩歌有這樣一個趨勢就是藻繪綺密,杜牧受到時代影響,免不了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

柳 李商隱

李商隱的《柳》是詩人在感傷自己已經年老之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作,用遲暮來喻指自己的晚年,在詩文中,李商隱縱觀柳樹今昔之間的衰敗與茂盛之差,心生感嘆,並以此自比身世,滿是感懷。

柳 李商隱

這首詩寫在秋天,描寫的是秋日時分的柳樹,可是詩人卻不從此刻的景象説起,而是先回憶其在春光明媚時節裏的面貌,再依此轉回到如今眼前的形象。李商隱在這首詩歌中句句不離柳,可全詩竟沒有出現過一個“柳”的字眼;詩歌的每一句都是在頌物、在寫景,卻也句句都在寫人、自己,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自己對於衰敗枯稀的秋日柳樹飽含悲嘆之意。

詩歌所寫的是,曾經在春日裏的柳樹,春光明媚,春風盎然,百花盛放,燦爛奪目。然而士女們有如片片雲朵一般,錦筵上紅色的裙襬搖曳,綠色的舞袖紛飛,柳樹翠綠的紙條也隨着姑娘們一起飄蕩舞動。然而在對於腦海中春光的描寫之後,下面兩句筆鋒一轉,回到了眼前反差強烈的真實景象。夕陽映在柳條上面,而秋日裏的蟬伏在柳樹上悲傷地鳴號,放眼望去,一派蕭條、淒涼的場景。而李商隱在詩中所描寫的如今與過去之間柳樹的懸殊對比,正是詩人自己的生平寫照。

李商隱的這首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加強反差,用擬人的手法將場面寫得更加生動逼真。詩人以柳來自比,託借柳樹的春榮秋敗來感嘆自己少時得志、遲暮失意的年華不再之悲。


 

蟬 李商隱

詠蟬有三絕,其中之一李商隱的《蟬》是詩人託物言情的一首五律,這首詩起初通過描述蟬的境況,中間轉而跳躍到對於自身境遇的敍述,直抒胸臆,字裏行間濃烈的情感溢於言表,在詩文的最後又自然地回述到蟬的身上,與開頭相呼應,言意通暢。

蟬 李商隱

李商隱的詩文多言情,他的這首《蟬》詩以蟬開頭,以蟬結束,章法緊湊,中間又加入對於自身的描述,做到了對蟬的形象刻畫以及對於詩人自己內心情感的婉轉表述,做到了二者之間的融合統一,李商隱借蟬高潔的個性來彰顯自己的品格,堪稱託物言志的絕佳之作。

這首《蟬》詩的主要意思是,你正是因為停留在高高的樹枝上棲息才會使自己難以填飽肚子,你用悲傷的孤鳴來傳達愁意只不過是白費力氣因為根本沒有人會來理會。夜裏的五更過後寥寥的聲響已經如同消失了一般,然而樹木整片的蒼綠始終如故依然無動於衷。我在官場中的職位如此底下,就像是隨波逐流,飄飄蕩蕩的桃梗,而家園中叢生的雜草因為長期的肆意瘋長已經變得齊平一致了。勞煩了你的鳴聲能夠時刻提醒我保持警醒,我的家中貧窮得早已如同清水一般。

然而此詩創作時,正好是詩人李商隱因為兩次於秘書省為官,卻始終難得得志,生活境況一日不如一日,因此鬱鬱寡歡。這首《蟬》表達的就是詩人雖然仕途不順卻依然堅守自己清高的品性。

嫦娥李商隱

《嫦娥》是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作,他通過詠歎嫦娥在月宮中獨自一人生活的孤寂場景,來抒發自己的感傷之情。詩文的前兩句描寫了屋內外的不同環境場景,渲染出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體現了嫦娥懷思之情;後面兩句則是指嫦娥在整夜的痛苦愁思之後心中產生的感想。全詩基調帶有孤寂感,意味深長,意藴豐滿,構思獨特,觸動人心。

李商隱 嫦娥

詩文的主要意思是,蠟燭投下的影子深深地映射在以雲母礦石製造的屏風上面,而銀河緩緩地沉了下去,星辰也逐漸暗淡消失不見了。嫦娥一個人心中滿是後悔,不該偷吃長生不死的靈藥結果來到這荒涼的廣寒宮。每天的無聊生活都只是面對着這廣闊無垠的碧海藍天,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思憶人間。

從內容上來看,這是一首贊詠嫦娥的詩文,但是在歷史上不同學者持有不一樣的意見。有的人認為李商隱寫此詩意在讚頌有情人的私奔,而有的人則是認為他僅僅歌詠主人公的境況寂寥罷了,然而還有的人則認為詩人一定是假託嫦娥實際上定有其它的思想喻示,諸如此類,各家所持觀點不一。暫且就當此文是以詠歎孤身幽居且終日難眠的女子,言語合情合理,飽含深意、基調感傷。

然而當時唐朝的道教盛行,女子入道蔚然成風,但在真正入道後方能感受到清規戒律對生活情愛的束縛從而帶來苦悶,因此詩人在這首詩中將孤身無伴的嫦娥、觀中煎熬的女道、清高孤傲的詩人,三者相結合,渾然一體。概括三種各自身處不同生活環境卻又有相同感受的遭遇,實為李商隱的藝術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