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孫堅手下有多少將領 孫堅手下能力怎麼樣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孫堅從少年時就顯現出與眾不同的英雄氣概,在黃巾起義爆發時,孫堅帶領眾將衝鋒陷陣,立下不少功勞,這樣一個將領,手下從不缺跟隨者。手下眾多,有孫靜、孫憤、孫河、公仇稱程普、黃蓋、韓當、祖茂、朱治、等,比較有名的是四大將,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祖茂。

孫堅劇照

程普,生於138年,卒於210年,東吳名將,為孫堅、孫策、孫權效力。他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軍、董卓、呂布等,孫堅立下功勞的戰爭,都有程普伴隨其左右。孫堅死後,他沒有背信棄義,沒有投靠他人,而是勇猛衝殺,殺死呂公,為孫堅報仇。後一直效力於東吳,直到逝去。

黃蓋,東吳名將,效力於孫堅和他兩個兒子。在早期就跟隨孫堅南征北戰,攻打董卓,為孫堅心腹。孫堅死後,繼續為東吳效力,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黃蓋獻計火攻戰術,還親自誘敵,為赤壁之戰勝利的關鍵人物之一。

韓當,也為孫家效力,立下不少功勞,為東吳征戰四方,多次身陷險境,屢建奇功,為東吳的建立和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祖茂,孫堅的同鄉,也是孫堅的心腹。在三國演義中,孫堅和祖茂受到華雄的埋伏,祖茂見孫堅紅色頭巾太顯眼,執意要戴上頭巾,引開敵人,讓孫堅逃走。祖茂躲在草叢中想偷襲華雄,不料被華雄反殺。

孫堅手下四將,都英勇善戰,對東吳忠心耿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孫堅的武器

據史料記載,孫堅用的武器是古澱刀,是孫堅在汜水關使用的,刀身有很多松紋。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中,孫堅三英戰呂布時寫道:“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

孫堅像

在三國中,每個將領都有自己長期使用而具有特色的武器,比如張飛的丈八蛇矛,這個矛有一丈八尺,由鋼鐵和青銅鑄成,矛身有神獸紋飾,給人非常宏偉大氣,也非常符合張飛魯莽的性格;呂布的方天畫戟。呂布被贊為“三國第一猛將,他的武器肯定不尋常。此戟也是由鋼鐵和青銅鍛造,戟身有鳳鳥等紋飾,主要以金色和紅色為主,顯得華麗多彩;關羽的武器青龍偃月刀,又叫冷豔鋸,此刀長一丈五寸,由鋼鐵和青銅鑄成。刀身有一條金色的龍,整個刀給人威武,高大的感覺;還有曹操的倚天劍有五尺,由鋼鐵鑄成,劍身有螭龍紋飾,整個劍充滿了帝王之氣。

三國中有很多兵器,不管是幾位主公的武器還是著名將領的武器,都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兵器的雄姿。孫堅的古澱刀斬下無數敵人的首級,在孫堅立下的戰功中也有獨特的地位。孫堅年少有為,在17歲追擊海盜成名後,以後的二十年屢戰屢勝,可惜英年早逝,中了小人的埋伏。如果孫堅沒有那次掉以輕心,那三國曆史又將改寫,孫堅一定會大有作為,他的戰績肯定不止這些,他的名氣也會比現在大,也會有更多的人崇拜和熱愛他。

孫堅呂布

三國呂布可以説是打出名的猛將,靠武力和曹操對峙幾個月,嘲諷袁術,破黑山張燕,單挑郭汜,這些戰績,都説明呂布是個英勇善戰的英雄。可這樣的英雄也被孫堅打敗過,孫堅和呂布有哪些淵源呢?

孫堅像

靈帝駕崩,董卓入京,廢少帝立獻帝,開始幾年的殘暴統治。一時間,討卓聲四起,各處聯軍進攻洛陽。董卓早就聽聞孫堅的勇猛,懼怕孫堅,就令手下李傕前往勸説孫堅,還用婚姻和官位誘惑他。孫堅不為所動,為恢復漢室,一定要處置大逆不道的董卓。關東軍在和董卓交戰時,屢戰屢敗,只有孫堅會用人,不斷挺進洛陽。

董卓見孫堅有如此氣勢,令手下多家提防,自己則親自和孫堅交戰。結果,董卓被孫堅打的倉皇而逃,令呂布墊後。孫堅率領眾兵攻擊洛陽,和呂布交戰,雖為名將,呂布也不是孫堅的對手,呂布打不過孫堅,只能逃走。孫堅順利的攻下洛陽城,孫堅見洛陽城內狼狽不堪,一片破敗景象,孫堅讓手下人打掃漢室宗廟,整修被毀的建築。

孫堅獨當一面,打敗董卓,打敗呂布,一心為漢。誰知坐享漁翁之利的各聯軍卻心懷鬼胎,想瓜分漢室王朝,令孫堅悲憤不已。孫堅打敗呂布也稱為一段傳奇,雖在演義中沒有寫,但在三國志中對這一段還是有所記述的。但也有喜愛呂布的人説,呂布並不是打不過孫堅,而是呂布故意輸給孫堅,第一是呂布也憎恨董卓很久,根本不願為董卓效力;第二是呂布不想和關東軍為敵。不知真實情況是怎樣,但孫堅的功勞不可被大家遺忘,一代名將孫堅應該得到更多人的讚揚。


 

新三國孫堅

新《三國》是由高希希執導,陳建斌、陸毅、於和偉等主演的歷史劇,該劇講述了東漢末年的亂世紛爭,經過各種戰役而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最後司馬懿篡奪曹魏政權,建立西晉,統一天下的過程。

孫堅劇照

新三國中的孫堅,是由內地男演員範雨林飾演的。範雨林畢業於上海謝晉恆通學校,09年和孫紅雷、姚晨一起主演的《潛伏》電視劇中,範雨林飾演行動隊馬隊長而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在之後的幾年裏,片約不斷,參演過多部電視劇。參演的電視劇有:《尖刀隊》、《拯救女兵司徒慧》、《三國》、《辛亥革命》、《利箭行動》、《決戰燕子門》等。範雨林出道多年,他出色的演技和威猛的形象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在新三國中,範雨林飾演的孫堅戲份並不多,在第七集中,袁術命孫堅征討荊州,對抗劉表。孫堅擊破了劉表大軍,追到漢水,中了劉表的埋伏,不幸被亂箭射死。孫堅在討伐董卓時,表現得非常搶眼,比二袁還要霸氣,孫堅的政治抱負也比很多人高。在新三國中有這樣一段,董卓被孫堅打的倉皇西竄的後,孫堅無意間在井裏打撈出漢王朝的玉璽。孫堅看見玉璽,心存異心,認為是天命讓他稱帝,於是想回去招兵買馬,另起爐灶。誰知被人告密,被袁紹知道,孫堅發誓不是自己拿走玉璽,想瞞天過海。不久,孫堅戰死,玉璽被袁術搶走。

孫堅受何人伏擊而死

孫堅,三國英雄,年少立功多次,可以説是勇猛無敵。連董卓都懼怕,董卓評價孫堅“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可見,江東之虎名不虛傳,這樣的人物在亂世一定會立於不敗之地,大有作為,不料董卓既死於無名小卒之手。

孫堅像

史料上對孫堅的死記述的比較詳細。《三國演義》中,孫堅和劉表有間隙,呂公為劉表的部下,劉表出計,讓呂公在孫堅帳外,引起孫堅的注意。孫堅聽見動靜,帶領三十騎兵追趕呂公,孫堅速度過快,獨自一人來到山間,見呂公,兩人奮戰一回合,呂公便跑到山間的小路上。孫堅緊跟其後,來到山上卻不見呂公的身影,忽然聽見一聲囉聲,山間石頭落下,亂箭齊發,孫堅連人帶馬被箭射中,年僅37歲的孫堅就這樣死去。

三國志中的孫堅也是被劉表所殺。初平兩年,袁術讓孫堅和劉表作戰,攻打荊州。劉表讓黃祖出戰,孫堅勇猛無敵,黃祖怎會是孫堅的對手,沒有多久,孫堅就打敗黃祖,孫堅一鼓作氣,想追上殺死黃祖。一直追過漢水,至襄陽。劉表讓黃祖連夜出去調集軍隊,黃祖領兵回來後,又和孫堅大戰數日,黃祖又敗,倉皇逃進峴山。孫堅對黃祖還是窮追不捨,黃祖設計埋伏孫堅,讓眾將躲在樹林之中,等孫堅到來時,萬箭齊發,孫堅在亂箭中不幸而亡。

一代將星就這樣被一個不出名的小卒殺害,孫堅死的太突然,也太不值,我們不禁對孫堅的死表示惋惜。

孫堅字什麼

孫堅,字文台,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人,其子孫吳是吳國的開國皇帝。史書對孫堅的描述是“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對孫堅的描述是“誰道江南少將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誅董卓安天下,為首長沙太守來。”

孫堅劇照

孫堅,據説是春秋時期孫武的後裔,出生就帶有異彩,少年時就立下功勞,後平定亂黨被任為縣丞,後幾年內三次任縣丞。在東漢末年爆發的黃巾起義中,帶兵殺敵,立下戰功,朝廷知道後,任命為為長沙太守。

董卓亂政,漢室政權危在旦夕,各路英雄組成“十八路諸侯反董卓”的同盟軍。孫堅當時為袁紹部下,二袁在關東聯軍中實力強,人數多,孫堅為討伐董卓表現得非常英勇,在各聯軍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只有孫堅帶領的部隊令董卓聞風喪膽。但袁術狡猾奸詐,為難孫堅,不給糧食,被董卓的大將華雄擊敗,在這次戰役中,孫堅的心腹祖茂為保護孫堅,不幸犧牲。後孫堅打入洛陽,董卓逃往長安。

孫堅在看到漢室王朝被董卓這樣毀壞,就命手下對漢室宗廟等進行整修。偶然間孫堅在井底發現漢朝玉璽,孫堅認為是老天爺在暗示自己要稱帝,於是心存私心,將玉璽藏起來。不料這件事被泄露出去,被袁紹知道後讓其拿出玉璽。孫堅發誓不是自己拿的,因此和袁紹結仇。不久,孫堅在和劉表交戰中,不幸被殺。


 

孫堅怎麼死的

孫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將領,他為三國東吳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孫堅用猛果敢,驍勇善戰,呂布曾敗於孫堅之手。縱觀孫堅的征討生涯,他討伐董卓,斬殺了華雄,打敗了呂布,立下了很多戰功。

孫堅劇照

董卓對孫堅的評價非常高,認為孫堅在帶兵作戰方面十分有天賦,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對手。但是,孫堅在三十七歲的時候被亂箭射死,結束了自己燦爛而又短暫的一生。

公元191年,袁術讓孫堅率兵攻打荊州的劉表。劉表得知後,派遣了軍中的黃祖在樊城和鄧縣之間與孫堅展開戰爭。孫堅所向披靡,黃祖很快地就被孫堅擊敗,孫堅見黃祖率兵逃亡,孫堅立馬率兵追擊。孫堅率軍渡過了漢水,得以包圍了襄陽。劉表下令將士緊鎖城門,不與孫堅對戰,到了夜間時,劉表讓黃祖悄悄地募集士兵,準備與孫堅展開第二次大戰。黃祖帶兵回來後,兩軍交戰,黃祖依然不敵孫堅,率兵逃到了峴山之中。孫堅也跟追擊黃祖到了峴山之中。孫堅追擊黃祖只帶了大約三十來名士兵,劉表手下另一員大將呂公早已在草叢中埋伏等待孫堅的來臨。

由於孫堅的馬迅猛敏捷,孫堅隻身一人進入了密林中。孫堅看到了呂公,倆人交戰了數十回合。只要兩匹戰馬一貼近,呂公便駕馬逃到山路中去。孫堅對呂公窮追不捨。孫堅打算駕馬朝山上走時,突然聽到一聲敲鑼的聲音。山上的石頭不斷向孫堅飛來,樹林中有劉表的隊伍朝孫堅發射箭,孫堅身體中了很多箭,人和馬當場死亡。

孫堅墓

公元191年,孫堅在討伐劉表之時,劉表派遣大將黃祖和孫堅開戰。黃祖不敵孫堅,屢次戰敗。孫堅在追擊黃祖時,中了黃祖的埋伏,被士兵亂箭射死,孫堅享年三十七歲。孫堅死後,兒子孫策和孫權等埋葬了孫堅,公元192年,在丹陽縣西處修建了孫堅墓。

孫堅墓

孫堅墓又名高陵和大墳,坐落在一片寬敞的田間。清代光緒年間,有人編修了《丹陽縣誌》。其中,就有關於對孫堅墓的記載。孫堅墓底面直徑大約為30米,封土高為15米,基本保存無損。除此之外,在孫堅墓東面有一條名為五龍河的溪流。有人不禁發問,為何把孫堅墓稱為大墳?

這一説法就要追溯到《吳志》和《建康實錄》一書,裏面有記載説:“土人自今稱為孫墳,以其最大異於他墳,故又呼為大墳。”後人便將孫堅墓稱為了大墳。據説,宋代年間有人曾對孫堅墓進行了開盜。如今的孫堅墓極富有現代化特色,經過後世不斷地整修,孫堅墓呈現出長方形,表面都有灰色的石頭建成。在孫堅墓碑文的兩側,各有一隻大石獅子。孫堅墓置身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之中,到了萬物生長的季節,孫堅墓四周都會被綠色植被包圍,顯得格外幽靜雅緻。

讀者通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瞭解孫堅英勇善戰的故事之後,有的遊客就會前來此祭奠孫堅,在孫堅墓前回憶那段戰亂時代,以及瞻仰前人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