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物理分數上不去?掌握動力學7大解題模型,高考理綜不下230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經典

如今,隨着高考日期悄然臨近,高三考生和家長們也逐漸從防疫的緊張心情中走出,進入到備考的壓力之中。儘管今年的高考推遲了一個月舉辦,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眼看已經進入五月中旬,距離高考還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在高三考生們進展的準備高考之餘,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不得忽視,那便是志願的填報。高考成績如同是一個學生能力的基礎,但正確的志願填報如同最後發力的一擊,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的大學和專業,並且很有可能決定未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填報志願的問題,我們常常會聽到有關學生、家長、老師之間意見衝突的事,進而導致悲劇的發生,輕則導致志願填報不理想,重則導致學生復讀、甚至引發心理問題。因此,如何正確地制定填報志願的方法和策略呢,筆者認為有一點非常重要,也是前提,那就是切不可以老師的意見為準。

從人性下限的角度來説,我們首先不得不強調一點,老師對於學生志願填報的出發點不同,往往從自己的業績出發,首先考慮所謂“名校率”“一本率”“本科率”等。因此,老師並不一定真的關心或瞭解學生的個人興趣、想讀的專業等。其實,當學生畢業後,這些與老師也毫不相關了,所以往往只希望確保學生更上一“檔”,有助於業績分數的提高。

因此,以前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在學生填好志願並提交後,有的老師會善做主張、篡改學生的志願。如今,隨着老師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電腦填報方式的普及,使得這種情況不太容易發生了,但仍需要十分謹慎。

當然,這並不是要將老師置於“惡”的地位,即便是出於好意、為學生考慮,也應當謹慎。對老師的意見可以虛心聽取,但一定不能以老師的建議作為唯一標準,尤其當老師意見與學生和家長相左時,一定要以後者為準。

畢竟所學的專業將伴隨孩子一生,同時父母也將在未來更多的陪伴孩子。而當你畢業後,你學什麼、以後過得開不開心,這些與你的高中老師便不再有關係了,因此一定要自己對自己的決定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