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筆下的那個名叫方仲永的孩子,出生五年還沒有見過書寫的工具,卻能夠擁有作詩的神奇天賦。
家長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成為人中龍鳳,成為自己的驕傲。但孩子是否有天賦,天賦的程度如何並不是家長憑主觀因素就能夠改變的。
其實,孩子是否有天賦,在幼兒園時期就會有所顯現。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學習天賦?
1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力,那麼孩子就會在做一件事情時心無旁騖。比如孩子在看書時能夠專心一致地看完,中途沒有太多的小動作,也就説明孩子的專注力高,孩子就會比較聰明。
相反,如果孩子在看書過程中不能專注在書本上,如看書過程中不時看向窗外,就説明孩子的專注力不太高,孩子領悟知識的能力可能較慢。
2孩子的細心程度。
有些孩子的能力能夠考取優異成績,平時問孩子一些問題,孩子都能對答如流,但就因為過於粗心導致成績不高。
但孩子的細心程度的最後表現只是一個結果,孩子的粗心也可能會因為不習慣打草稿、書寫習慣不好等問題導致的,所以如果孩子的細心程度較高,孩子就能因細節問題優勝過人。
3孩子的做題方法。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孩子解數學題時是否條理清晰,分步解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説明孩子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後也能夠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發揮所長。
4孩子的學習態度。
俗話説\'\'態度決定一切\'\',孩子的成績是否優異,很大程度是學習態度導致的。如果孩子喜歡看書,非常好學,説明孩子在對待學習方面非常有興趣,這種興趣會化為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成績優異。
因此,孩子的這四種表現很重要,家長要及時發現。但高爾基曾言,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成為熊熊火焰,少不了後天的努力。否則,再天賦異稟的方仲永,最後的\'\'泯然眾人\'\'還是讓後人遺憾地嘆一句\'\'傷仲永\'\'。
家長們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上游刃有餘:
幫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在探索的道路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他們會請父母幫忙,比如搭不好積木。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助力。但父母切忌一味幫忙,過度幫忙便成了包辦。
父母應當一邊幫助孩子一邊引導孩子,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的過程往往重要於答案,因為在這一個過程,孩子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潛能,並將這種潛能運用到學習上。
不要施壓。
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的夙願過於用力,便會成為孩子背上沉重的枷鎖。熱銷書《無聲告白》中的女孩莉迪亞,正是因為父母對她的期待值太高,給予的壓力過大,她有苦不敢言,最終選擇在大好年華結束自己的生命。
家長們可以對孩子有所期待,但不能不切實際,比如明明是能夠在一個羣體裏鶴立雞羣的孩子,非要逼他到新羣體\'\'雞立鶴羣\'\',這種無聲的壓力最令人窒息。
給予適當獎勵。
不管是口頭表揚還是物質獎勵,都能激發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尤其是口頭表揚的獎勵,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肯定,就會更有動力,這種動力和孩子得到物質獎勵後稍縱即逝的動力相比,會更為強大。
此外,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參與獎勵的制定計劃中,適當聽取孩子的建議,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動力支持,當然會濃厚得多。
不是每個孩子出生即為天才,孩子有一定的學習天賦固然是好事,家長如果發現了孩子學習天賦上的表現也應當適當培養,讓孩子能夠擁有絢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