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學生爛大街,研究生滿地走”,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小時候總聽村裏面的爺爺奶奶説:“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一家能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那真是光耀門楣啊!”但現如今我們聽得最多的卻是大學生不值錢,大學生已經太多了,大學生畢業還不如農民工,讀大學就是浪費錢!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份統計數據:全國1977-2017年高考人數和錄取率統計,或許可以從中能夠發現部分原因。

從統計數據來看,前35年的“高考人數”“錄取人數”“錄取率”三項都是呈現上升的趨勢,直到2012年才開始趨於穩定。近40年來累計畢業的大學生高達11518.2萬,,粗略按照本科專科各佔一半,也就是説本科生有5759.1萬人,看起來確實也不少,可是要知道我國人口目前是14億,大學生所佔總人口的比例為8.23%,而本科生只4.11%。

咋一看雖算不上“天之驕子”但也不至於“爛大街”和“遍地走”啊,可為什麼還是給人一種大學生供過於求,學歷不值錢的感覺呢?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有以下幾點。

一、大學錄取率的高速上升

如今大學的錄取率,從剛剛恢復高考的5%直線上升到現在的75%左右。也就是説,以前所有參加高考的人100個人裏面只有5個人能考上大學,而現在隨着教育的全面普及,每100個人中有75個有機會上大學。

還有隨着義務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能順順利利讀完初中,只要加油努力考一個好點的高中就相當於一隻腳跨入的大學的大門。 這樣一來感覺自己的同齡人很多都上了大學和自己競爭,競爭壓力太大,所以才會產生大學生很多的感覺。

二、人口基數龐大

我們所説8.23%的大學生,基數面向的是全體中國人,上到百歲老人,下到咿呀學語的嬰兒都被我們算進去了。這樣這個比例就很自然就被龐大的人口基數衝下來了。

但我們換一種算法,從1999年高校大幅度擴招開始。1999年0-18歲的人數約為41142萬人。而這些人基本是在2000年-2017年上的大學,現在是21-39歲,而這18年間錄取的大學生總數是10166萬,也就是説這部分人中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是大學生。

三、對大學生的話

大學生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薪資讓他們滿意,條件又舒適的工作。很多鄉鎮和偏遠山區都存在着大學生不足的情況,只是很多大學生都不願意去基層工作。

我國的大學生其中並不多8.23%,對比俄羅斯的54%、日本41%、美國40%仍然算是少的。

最後千萬不要被“讀書無用論”的毒雞湯洗腦,社會大趨勢我們無法改變,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到無可替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