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把熊孩子變得不熊 難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經典

  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是覺得“懂規矩”是個很通俗,但內涵比較模糊的概念。結合題主的問題,我想分拆成下列幾個問題來説説我的看法。


 

  1,“懂規矩”的定義和需要的心理資源是什麼?

  2,對於四五歲的孩子,“懂規矩”是要懂哪些規矩?

  3,孩子懂規矩背後,家長該懂的規矩是什麼?

  4,“懂規矩”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家長該怎麼做?

  一、懂規矩是主動適應環境,需要認知發展,情緒調節能力

  我理解的規矩是社會大環境,家庭小環境的行為習慣與期望。人是社會性的,互相依存的,不懂規矩常常是要付出代價的。懂規矩於是成為主動適應環境的一個策略。當然,有時候破壞一些規矩是能獲得收益的,但也會在另外一個規矩的維度付出代價。

  而環境從時間,空間,場景,周圍的人員多個維度不同,對應的規矩都是可能很不同的。有些規矩是明確可見可查的,但大部分規矩卻是偏隱性的,模糊複雜的。規矩約束的是行為,而要懂規矩首先要了解這些規矩,這是有很強的認知功能要求的。而且正是由於很對規矩是偏隱性的,而是適應環境的主體是自己,所以對規矩的認知是需要大量的經歷的。

  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從被動到主動,從什麼都不懂到熟悉的過程,並且是跟自己利害緊密相關的,這個過程必然會有很豐富甚至很激烈的情緒體驗,無力感,挫敗感,緊張感,壓迫感等等都不會少。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認知是會失調的,行為也會跟着失調。所以“懂規矩”是會消耗大量的情緒調控精力,也對情緒調控能力有很高的需求的。

  二、四五歲的孩子正常情況下只懂得跟自己生活緊密相關,經常發生的規矩

  前面講到懂規矩是以認知功能和情緒調節能力為基礎的,那麼我們看看四五歲的孩子這兩方面的功能發展的正常水平是怎樣的。

  皮亞傑認為 2 到 7 歲的兒童認知發展處於前運算階段,能夠使用符合來理解世界,但是在心理運算時表現出很多思維方面的侷限,如自我為中心(沒有辦法理解別人的視角與觀點),認為萬物有靈,思維刻板拘泥,只能做簡單的邏輯推理。認知方面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四五歲的孩子可以瞭解跟自己日常生活很相關的規矩,比如作息安排,照顧自己的生活,瞭解爸爸媽媽,幼兒園老師對自己的期望,瞭解怎麼滿足自己的需求。

  嬰兒是不具有情緒調節能力的。把情緒控制從撫養人的控制轉為孩子自我控制是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任務,這個過程要經歷整個兒童期,但是永遠不能全部完成。因為即使成人也不是完全自足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成人也會要依靠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但是在兒童期,我們逐步積累了一定範圍的策略去管理情緒及其表現。3 到 5 歲的兒童使用語言和思維來考慮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強,能夠將情緒現象客觀化,把自己和情緒區分開來,能夠分享自己的情緒,傾聽他人的解釋。情緒能力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孩子是能夠在應付大部分日常生活規矩的,但是也會常常情緒爆發,需要成人的幫助。

  所以四五歲的孩子是有一定的“懂規矩”基礎的,但是有侷限。他們通過幾乎每天都重複發生的場景,從自己需求的角度來熟悉自己生活環境中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規矩,是很重要的學習規矩,養成好習慣的階段。但也會面臨很多挑戰,需要成人的幫助。

  題中説了兩個相對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是“各類清宮小説裏面,各種皇子皇孫小小年紀都懂得一堆大人才講的規矩,且壓根不敢違反”。我想這一方面有戲説和誇張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有環境差異。宮廷裏面規矩特別的多,並且違反的後果可能會非常的嚴重。那麼這就是皇子皇孫需要適應的日常環境,並且會比普通兒童更頻繁的處於高度警覺的心理狀態以供應所需的心理資源。這並非不可能,比較做得好的都是未來的帝王之才,素質比普通人高,但這些人也是有皇帝幾十個皇子,幾百個皇孫做分母的。另外,他們童年長期處於這樣的高度警覺狀態,是很可能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造成焦慮,抑鬱,強迫等心理困擾的。另外一個例子是説“看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這確實不少,但這也正是我接下來想説的。

  三、孩子懂的規矩是適應家長實現的規矩

  “看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看起來確實孩子非常沒規矩。但是“懂規矩”不只是孩子的責任,也不是家長可以袖手旁觀,或者攤攤手抱怨“沒辦法啊,孩子就這樣”


  前面説到孩子“懂規矩”是適應自己日常生活的環境,學習怎麼滿足自己的需求。當孩子一個要求沒滿足就滿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時候,孩子背後的邏輯是“這管用啊”,這是孩子適應出來的規矩;家長背後的邏輯是“沒辦法啊,不能讓孩子這麼沒規矩的打滾,我不得不滿足啊”,這是家長傳遞出來的規矩。

  之前知乎上有好多關於孩子不懂事,打人,耍賴什麼的,家長不管,認為“孩子還小,大了就自然懂道理了”。其實孩子這麼小不懂道理就是因為其家長這麼大了還不懂道理。

  家長這樣不管不顧,縱容背後的認知與情緒能力是什麼樣的呢?

  家長的認知方面,沒有理清在孩子學習適應社會規則的過程中自己的重要性和責任,所以並沒有去幫助調節。或者自己對於很多社會規則是抱有反感但又無奈的矛盾心情的,不知道怎麼好。特別是在過去傳統社會中對“懂規矩”執行得非常強硬,很多人心中有痛恨,很希望自己當時能有自由和寬鬆的空間。而在獨生子女開始,以及現在自由,關愛,尊重的思潮越來越普及和流行的時候,很多家長很自然的懷揣着對過去自己經歷中的怨恨來擁抱新思潮的,但是卻並沒有真正領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關愛,尊重。自由與規則是矛盾統一的,關愛孩子和孩子關愛自己是需要統一的,尊重孩子和孩子同時需要尊重自己與他人也是需要統一的。

  家長的情緒調節方面,很多人小時候要麼重壓要麼完全沒有約束,導致成長過程中自己其實並沒有練就良好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的,也更加不會幫別人調節。在面對孩子對抗規矩時的情緒失控,家長自己其實是不知所措的。於是容易寄希望於“孩子長大自然就懂事了”,或者選擇相信“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我不該約束他”,“孩子的需求就應該被滿足”來儘快掩蓋這樣讓自己焦慮煩惱的局面。

  孩子天性是去適應環境的,不懂規矩的孩子背後往往反應其養育人在認知方面的困擾和情緒調節能力方面的困難。

  四、父母就像子宮,即約束孩子又保護孩子

  規則是一種約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的自由,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但是規則又是讓大家知道怎麼跟自然,跟他人共同相處,避免碰撞中受到重創。這其實就是自由與法律的關係。沒有法律約束的自由是沒有保障的自由;沒有自由的法律是沒有生命力的法律。

  父母對孩子的約束實際上是加在孩子與未來需要面對的社會約束之間的一個保護,就像子宮一樣。當人還是胎兒時,子宮給予的空間非常小,約束了活動空間,但是卻是有彈性的,不報復的。胎兒有時候會踢幾腳,但都會被子宮壁緩衝其破壞力,且不會反彈到胎兒。子宮的大小是不斷適應胎兒的生存與發展需要的,並不是堅硬死板的。

  孩子出生以後,家長其實也是要提供一個虛擬的子宮來即為孩子的生命力提供適應的空間,又用適應的約束來保護孩子受到更多的傷害。而這個約束是有彈性的,温和的,非報復性的。

  以孩子發怒時打爸爸媽媽為例,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抓住孩子的手,限制他的身體攻擊行為。這常常會一開始讓孩子更加憤怒,但是這個約束是在孩子已經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時幫助他控制自己,這種約束免除了他打別人時誤傷自己的危險,免除了他打傷父母后自己內疚,擔心父母會不會因此不喜歡自己的風險,免除了父母被不斷激怒後情緒爆發,報復孩子的風險,而父母在行為約束同時的情緒接納,安撫給孩子傳遞了愛與是非觀,也是孩子在經歷中學習內化自我自我調控能力的過程。

  這樣孩子才能慢慢認識到規則是什麼,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從父母調節到父母與自己共同調節,再到自我調節。這個過程中是孩子能力與力量不斷髮展的過程,家長提供的“子宮”也隨之不斷的擴大,給孩子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由,也讓孩子自己承擔更多的責任,面臨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