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偶像是誰?夢中得偶像親賜寶劍,"包工頭"續寫伯爵傳奇
人生要經歷無數的考驗,總要經歷考試的折磨。1499年,是王陽明第三次參加科考,這次在經歷了科場泄題案後,王陽明取得二甲第七名的成績,考中進士,他第一份工作被安排到工部實習,稱“觀政”。
王陽明當“包工頭”,為自己偶像修墓
日復一日的上班族生活,很是無聊。但老天爺不會讓王陽明的生活平庸地過下去,王陽明明白自己的聖人之志,也要一步一個腳印來實現。終於他接到了一份美差,讓他興奮不已,是什麼事讓王陽明如此高興呢,原來是為他的偶像一—明朝中期名將威寧伯王越修墓。
除了這個原因,這個修墓工作也是王陽明就業以來獨立運行的第一份工作,雖然是個包工頭的工作,但王陽明異常激動。王越是王陽明的偶像,是他膜拜的英雄,能為自己的偶像修墓也是一種責任和榮耀。
傳奇名將的厲害之處
這個王越有什麼能耐,讓年少心高氣傲的王陽明膜拜至此呢?王越論文采,論才氣,論膽略,可謂文武通才。特別是其用兵,公認的有古之名將的風度。
駐防大同的時候,王越曾帶領一千士兵巡視邊防,同行的還有高級別的保國公朱永。可是剛走出沒多遠,就一頭撞上了敵人的大部隊。朱永一時不知所措,叫王越趕緊撤。王越沒空理他,揮兵搶佔附近的制高點,居高臨下,主動進入攻擊位置。敵兵一時摸不清虛實,雖人數眾多,還是不敢靠前。雙方就這麼僵持着,直到日暮。王越看機會來了,於是命部隊悄悄從山後撤退,朱永率七百人走在前頭,王越親率三百勇士殿後。
王越同時給出瞭如下命令:敢出聲的,斬。敢回頭看的,斬。敢越次出列的,斬。“三斬”的命令保證了一千人的隊伍宛如一條寂靜的蛇,悄無聲息地遊動在暮夜中。如此急行五十里,終於安全抵達大同城下,一人不失,一件兵器沒丟,創造了一個奇蹟。漢代名將李廣,亦不過如此。
值得大書一筆的,還有“紅鹽池之戰”。成化九年.王越趁韃靼人別處打劫之機,遠道奔襲他們留在河套紅鹽池的老營,一舉搗毀其連營五十餘里的巢穴,能燒的都給燒了,能帶走的一點都沒給他們留下。王越不僅打了勝仗,且所帶去的部下,一個都沒少。此役之後, 韃靼人不敢復居河套者二十年。王陽明後來擅長奇襲,可以説也有王越的影響。
王越一生三次出塞,收河套地。他在河套地區抵禦蒙古韃靼部,打得這支鐵骨、熱血的軍隊落花流水、聞風喪膽,單這點他就創造了永樂以來,明軍對壘蒙古軍最為成功的戰爭神話。
傳説王越自小就聰明過人、膽識過人。當年,王越在參加廷試時,不知從何處刮來一陣狂風。飛沙走石過後,別人倒是沒有大礙,唯獨王越一人的考卷被颳得不見蹤影。看着一個不錯的考生就將這樣不明不白地斷送前程,在座考生和考官都向他投來同情加惋惜的目光。
倒是王越本人,像是沒事人兒一樣,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和監考老師又要了一張空白考卷,利用剩下很少的時間重新作答,筆走龍蛇。這種淡定氣質本已讓人敬佩,更讓無數人咋舌的是:王越居然還中了進士。身上加神的是那張卷子其實並沒有丟,它隨風飄啊飄,就飄到朝鮮國去了,直到朝鮮使臣在當年秋天來進貢時,又恭敬地給帶回來了。
在當官後,王越每到一地都能“警懾貪污,激濁揚清,議論風發,見事風生,眾皆佩服”,讓當地人民的生活提升一個檔次。 偏偏這王越又是一個文藝範兒,寫得一手好詩。
這樣一個英雄故事的男主角。直讓有英雄情結的王陽明追慕崇拜得一塌糊塗。但同樣是這個英雄,卻偏偏是千夫所指的“白臉奸臣”,這讓人很難接受。 是的,英雄也會有硬傷,有死角。像希臘戰神阿喀琉斯照樣有脆弱的腳後跟,王越一也有。
王越在戰場上臨危不亂,英勇無比,他的弱點不在於他哪次戰爭指揮失利,而在於他和太監汪直的關係堪稱莫逆。這讓人很受不了!
中國人的傳統理論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偏偏這王越就喜歡和大壞蛋汪直膩在一起.搞在一起,還不避嫌。汪直是什麼人啊?一個有野心沒人品、有功績沒底線的太監。那是萬貴妃的走狗,是在背後拉着“皮偶”皇帝朱見深左右擺動的人。和這樣的人做朋友,真是讓人難往好的方面聯想。雖然最後王越因為軍事和汪直鬧掰了,但他仍洗不去“勾結奸黨、助紂為虐”的罵名。
譽也千古,謗也千古的傳奇名將
1499,王陽明還在苦讀的年頭,王越在甘州前線不甘心地去世了。臨死前還被諫官連續上章彈劾,指責王越為李廣同黨。原來受孝宗寵愛的宦官李廣貪污受賄畏罪自殺,因與李廣走得近,王越又栽了,兩次都栽在宦官手上。
世人都説王越貪功,可他之後的大明王朝,卻少有人再能有他一樣的功績。而我們,也能從他的詩情中觸摸到他內心深處的一份平靜:戰亂別離,生死權且不畏懼!聚散別離,恩怨對錯,總是空。君不聞他《浪淘沙》:
遠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時花雨送春愁。今日歸來黃葉鬧,又是深秋。 聚散兩悠悠,白了人頭。片帆飛影下中流。載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鷗。
好在這時的皇帝朱祐樘給了王越一個相對公平的認可,皇帝為其輟朝一日,追贈太傅,諡號襄敏。王越的確是明朝歷史上難得的軍事將領。對於王越和他特立獨行的一生,王陽明和皇帝的看法是高度統一的,那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給予其超越世俗的諒解與尊重!
給這樣的英雄人物修建墳墓,自是王陽明求之不得的,何況還是王陽明的偶像級前輩。在這個不短的時間裏,王越的後人完全有機會向王陽明證實王越的卓越不凡,王陽明同樣也有機會了解到他想了解的一些事。
天賜良機,讓王陽明可以奉旨建王越墓,他覺得光榮而神聖。在王越的老家河南浚縣,王陽明要以自己的方式祭奠這位大英雄,他要竭盡全力地送心中偶像最後一程。
王陽明登大伾山悟道
王欽差到來,在浚縣各界都歡喜不已,王越的家人得如此殊榮自然感謝大明皇帝。有請王欽差給浚縣的學子講課,教教浚縣學子如何科考;還盛情邀請王欽差到浚縣旅遊景點大伾山一遊,並恭請王欽差寫下詩賦,王陽明當仁不讓.提筆寫下了《登大伾山詩》和《大伾山賦》。如今。這兩篇著作已成為大伾山的招牌式景點。
大伾山之所以天下聞名.就是因為有彌勒大佛在山上。王陽明登大伾山也是拜大佛.一看彌勒大佛,和自己一對比,王陽明感覺到自己很渺小。也正是這次拜彌勒大佛,改變了王陽明對佛教的態度,接受佛教,拓寬了王陽明的視野.也開闊了他的思維空間。正是對佛教的研究,王陽明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極大變化,尤其是價值論及佛教的因果論。
王陽明後來把佛家的因果論當作學習的方法,因果論的學習方法就是把知識系統化體系化了。好比形成一個公式,只要知道規律,就完全掌握了。這樣。知識成了一個有機體,只要掌握了體系.就算忘記一部分,只要形成體系.就很容易回憶起來。這樣一來知識就容易記憶、容易掌握,同時更利於運用。這種因果論學習方法直接衝擊了儒家的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法,就成為了後來的“知行合一”。
修墓軍事訓練兩不誤
具體如何修墓,王陽明更是以一顆無上虔誠之心,將兵法貫徹運用到整個建墓工程中去。將紙面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一次知行合一的初體驗。
在還沒開工之前.王陽明就先做了整體規劃。他根據統計建墓民工的人數,又結合民工們的身體素質,將民工進行軍隊式的編制。工程操作中,王陽明還要求全員執行“什五法”的工作計劃,即該幹活時幹活、該吃飯時吃飯、該休息時也不加班,注重勞逸結合。
另外,王陽明還積極組織守墓者進行守墓操練。其標準更是霸氣到以諸葛亮的“八陣圖”為基準:吸收井田制和道家八卦的精華式組合,集天文地理優勢於一身的作戰陣法,為的就是保王越墓的長久安寧。
偶像的力量有多大?
就這樣,在“包工頭”王陽明的部署與督導下,民工們的工作效率極大提升,墓地也如期完美地竣工了!墓地安全也有了長期保障。跪拜在英雄墓前,敬一杯清酒,無需什麼奉承的言語。王陽明的苦心、敬重之心,蒼天可表!
臨回京時,王陽明拒絕了王越後人感恩戴德送來的金銀財寶,但他收下了他們贈與他的那把咸寧寶劍。王陽明忽然想起他曾經做過的一個夢,夢中王越把自己的寶劍贈予自己,而自己有幸給偶像修墓,並且夢想成真得到了偶像的寶劍,真是因緣際會啊!
得到王越的這把劍,王陽明彷彿是繼承了前輩的衣缽,揮劍沙場,譜馳騁壯歌。最後王陽明也和王越一樣,官至兵部尚書,受封伯爵。
人的一生都需要一個或多個偶像,王聖人也是後世無數有志青年的偶像,他不僅影響了中國數百年,他的思想和智慧更是走出了國門。在日本,伊藤博文、東鄉平八郎都對王陽明推崇備至,東鄉平八郎更是“一生低首拜陽明”,王陽明的思想成功改造了日本,讓日本實現了騰飛,有人説中國和日本之間,其實只差了一個王陽明,是不無道理的。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為什麼他的思想成為曾國藩、梁啓超、蔣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就在於他的—陽明心學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利器。
王陽明也是從偶像王越身上找到了人生的目標,通過學習達到和超過了偶像。我們今天的人以王陽明為偶像,雖然無法超越他,但通過學習他的思想,讀懂了王陽明的心學,也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做起事來知行合一,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