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之巴高達運動
羅馬帝國經過將近200年相對平穩的發展之後,漸漸走上了下坡路。其實,早在經濟相對繁榮時期,就已經潛藏着危機的陰影了。奴隸主階級敲骨吸髓的壓榨,早已使奴隸喪失了起碼的生產積極性。公元三世紀,羅馬爆發了普遍的社會危機。奴隸來源減少、價格陡增以及奴隸的反抗,使奴隸制大莊園因無利可圖而急劇衰落。為了給農業尋求出路,莊園主不得不改變以往那種役使大批奴隸的經營方式,越來越多地採取較為緩和的租佃剝削方式,即把莊園的土地分成若干小塊(例如20尤格左右一塊),租給小佃農耕種,然後向他們收取地租(常常佔其收穫物的5/6甚至9/10)。這些小佃農叫作隸農,這種剝削方式就是隸農制。
然而,隸農早在羅馬共和國末期就已出現。那時,在奴隸制大莊園中,不但有大批“戴鐐銬的”奴隸勞動力,而且還存在着少量“不戴鐐銬的”勞動者。他們原先是羅馬破產的自由農民,因生活所迫而淪落為莊園主的僱工或佃農。莊園主往往把一些不適於使用奴隸耕種的或貧瘠的土地出租給他們,一般定租期為五年,期滿後契約可延長或廢除。這就是最初的隸農,人數不多,影響也不大。
隸農與奴隸相比,擁有一定的獨立經濟,可以租種小塊土地(儘管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支配部分收穫物(雖然數量有限),擁有少量工具,因此隸農一般比奴隸具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就社會政治地位而言,隸農可以當兵,參與法庭訴訟等。整個説來,隸農的地位和處境要優於奴隸,而接近於封建時代的農奴,但又不完全等同於農奴,恩格斯把它稱作“中世紀農奴的前輩”。
進入帝國時代,隸農制獲得很大發展,遍佈於意大利本土和地中海沿岸各行省,隸農人數也日益增多。一些大奴隸主通過釋放奴隸,把他們變為向自己繳納地租的隸農。許多貧苦農民因不堪帝國政府重税的盤剝和官吏的欺壓,也被迫將自己的小塊土地“獻給”大土地佔有者,以求得“保護”,充當其隸農。此外,當時還有很多遷居帝國邊疆地區的外族移民,以及被征服的外族俘虜,也相繼變成了羅馬大土地佔有者的隸農。與此同時,剝削階級則由於剝削方式的改變,它們本身的地位也發生明顯變化,隨着集中使用奴隸勞動的大莊園開始轉變為隸農制的大地產(拉丁語叫“薩爾圖斯”),一些大奴隸主(包括當時權勢上升基督教會上層)便漸漸轉化為新興的大地產主,這就是封建主階級的前身。那些大地產主大都成為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豪強,他們公然違抗國税、兵役,拒不接納政府命官,以致後來連皇帝也奈何他們不得。結果,大地產的發展導致了羅馬帝國中央權力的削弱,大大加快了奴隸制的衰亡。
如果説,早期隸農在法律上多少還享有一些自由人的權利,那末,隨着帝國由盛轉衰,隸農的實際地位便出現了顯著的下降,羅馬奴隸制政權為了保證國家税收、維護大土地佔有者所需的勞動人手,接連頒佈法令,將隸農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公元332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頒發敕令,嚴禁隸農離開土地,規定凡藏匿逃亡隸農者課以罰金,逃亡者一經抓獲,即戴枷送回原地。法令強迫隸農世世代代固着在主人的土地上,可以連同土地一起被出售和轉讓。隸農自由遷移權被剝奪,實際上意味着他們失去了自由人的身分。法令還禁止隸農與自由人通婚,不準隸農向法庭控告自己的主人,規定隸農的財產必須由主人來全權支配,不經主人許可,隸農不得出外當兵或當僧侶,等等。這樣,隸農就完全變成了主人的依附者。隸農(其中很多人是早先的自由農民)處境的惡化,使它與奴隸地位接近、命運相連,便於他們在反抗共同壓迫者的鬥爭中協同一致。帝國末年風起雲湧的人民起義,往往表現為更加壯闊的隸農和奴隸的聯合鬥爭,再也不會出現斯巴達克起義時奴隸孤軍奮戰的局面了。
五世紀晚期,奴隸制的西羅馬時代帝國一朝傾覆,西歐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大批隸農,逐漸地演變為封建時代的農奴。東羅馬帝國境內保存較久的隸農制也為它後來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開闢了道路。
公元235年,塞維魯王朝被暴動的士兵推翻,他們擁立馬克西密努斯為帝。他只統治了三年又被士兵所殺。從這時起,國內發生了長期的混戰。公元238年,各行省和意大利分別擁立的四名皇帝,不久又皆被士兵所殺。在以後十五年間,羅馬換了十個皇帝。公元253—268年,除了瓦勒良和伽裏恩努斯父子兩人算是皇帝以外,各地割據稱王的先後逾三十人,史稱“三十僭主”時代。由於篡權奪位以及隨之而來的內戰,整個帝國幾乎處於癱瘓和瓦解狀態。
與此同時,外族的入侵又日趨嚴重。
公元251年,多瑙河外的哥特人在擊斃羅馬皇帝狄西(公元249—251年在位)後,又橫越巴爾幹,襲取拜占庭城,攻擾小亞細亞和愛琴海區。在帝國的西北部,法蘭克人於256年起就出現在萊茵河下游,此後又進入高盧的中部和東部,並且在西班牙的東北獲得立足的據點。在東方,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也乘機向西擴張,進攻敍利亞。羅馬皇帝瓦勒裏安(公元253—259年在位)率兵反擊,結果戰敗被俘,成了波斯王的奴隸。薩珊波斯帝國的勢力達到了卡帕多西亞。此後,日耳曼人繼續湧入羅馬,帝國境內已經佈滿了蠻族的足跡。
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長期的軍事混戰和殘酷的經濟剝削使帝國境內的廣大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迫使他們舉行起義。
在埃及,早在2世紀後半葉即已燃起的“布克裏”(牧人)起義之火仍未止熄。
三世紀初,一位被奴隸主稱作“強盜”的名叫布拉的人曾率領一支六百餘人的隊伍在意大利縱橫馳騁,殺富濟貧。
公元238年,北非掀起奴隸、隸農和當地土著居民(柏柏爾人)的起義。263年,在西西里又發生了大規模奴隸起義。273年,羅馬造幣工人發動起義,自由手工工人和國家奴隸聯合抵抗政府軍。
規模最大、堅持最久的是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公元三世紀中葉,在高盧地區爆發了由農民、牧民、奴隸、隸農等參加的起義,歷史上稱作“巴高達”運動。運動發起於帝國統治的薄弱環節高盧(今法國、比利時、瑞士、盧森堡一帶)地區。巴高達的名稱源於克勒特語“鬥爭”一詞,意為“戰士”。巴高達的隊伍,主要由奴隸和隸農組成。
公元269年,巴高達開始起義。不久,起義者圍攻魯格敦高盧的重鎮奧古斯托敦城(奧登)。這個城市原與羅馬城訂有兄弟聯盟的條約。奧登城向羅馬求援,羅馬皇帝忙於同哥特人鬥爭,無力援救。經過七個月的圍攻,270?年,巴高達終於攻克了奧登城,殺死了一部分奴隸主貴族,剝奪了他們的財產。該城扼高盧南北交通的咽喉,既已落入巴高達之手,阿奎坦尼亞也就危在旦夕了
運動很快席捲高盧大部地區。起義者組織軍隊,以農民當步兵,牧人當騎兵,四處襲擊城市、莊園,使統治者膽戰心驚。迫使地方官吏、貴族紛紛逃亡。
這次起義堅持了三年多,使羅馬在高盧的統治受到極大威脅。後來被羅馬皇帝奧勒良(馬克西米安,270~275年)鎮壓。運動受挫,轉入低潮。羅馬乘機攻滅高盧,高盧復並歸羅馬。
但是,巴高達運動並未停止,從283年起,又展開了更大規模的鬥爭。運動的兩位領導人阿孟德(阿曼德)和埃裏安在各自控制區割據稱帝,鑄造錢幣,他們殺富豪、毀莊園、分田地、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奴隸制的統治。皇帝戴克裏先於286年派共治者馬克西米安前往高盧鎮壓,馬克西米安幾次被化整為零的巴高達挫敗,士兵臨陣退卻。後來,馬克西米安以十一抽殺法處罰退卻士兵,才鎮壓了這次起義。
5?世紀初,民族大遷徙浪潮襲來。巴高達運動乘勢又起,在高盧許多地區建立政權組織。公元408年,羅馬統率撤拉率領一支隊伍自高盧回意大利,路經阿爾卑斯山隘,突然被巴高達戰士截擊,全部戰利品均落入巴高達戰士手中。
449?年,羅馬政府軍再次擊敗起義者,剩餘巴高達分子轉移到西班牙,展開長期武裝鬥爭,
巴高達實行“把奴隸主變成奴隸”的政策,不斷向羅馬官吏發動進攻,受到奴隸們的熱烈擁護。5世紀初,一位戲劇大師編了一個喜劇,在許多地區演出,就形象地反映了當時巴高達運動的深得民心。劇情是這樣的:主人公家境貧寒,窘於生計。他祈求家中的守護神給他找個安居樂業的場所,神對他説:“你最好是到羅亞爾河一帶當‘強盜’。那裏的人公正無私,你投奔那裏,就可稱心如意了。”羅亞爾河一帶正是巴高達活動的勢力範圍;所謂“當強盜”就是勸人們去作一名巴高達戰士。
直到5世紀末,巴高達餘部堅持鬥爭兩百餘年。才銷聲匿跡。在古代史上,人民武裝起義能堅持如此之久是罕見的。運動為帝國晚期更加廣泛的人民羣眾鬥爭運動揭開了序幕。無疑對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起了一定的加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