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的哭,可能是喜、怒、哀、樂、驚等內心情緒的直觀反射。帝王之淚,就會藴含更多的複雜因素。雍正的遺詔公佈後,乾隆伏地大慟良久,他的眼淚應該説是悲喜交加的。
一、激動、感動、喜悦與悲痛並存
雍正元年,雍正就已經秘密立儲君了。表面上看,是讓大清臣民猜謎語,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當時的雍正,就是三個兒子:弘時、弘曆、弘晝。
弘時是長子,卻不受雍正待見,後來還被雍正過繼給胤禩了,所以他沒機會;
弘晝智商比弘曆差太遠,弘曆又是康熙親自培養的過的人,而且是雍正奪嫡的加分項。《李朝實錄》記載,康熙晚年病重時召見馬齊,對他説:胤禛最賢,我去世後立為嗣皇帝,弘曆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這説明,康熙選定弘曆為隔代太子的事情,在康熙去世的當年就傳到了東邊鄰國。國外都對此沸沸揚揚,國內朝堂自然廣為人知。
之所以不公開立儲,其實是雍正為了保護弘曆,防止他被擠兑,避免出現父子之間的不和諧。
雖説乾隆繼位是最公開的秘密,可誰也沒想到雍正走的如此突然。雍正平時身體不太好,但是也沒有很嚴重的大病,去世前也沒有明顯的徵兆。大家都覺得雍正能夠再當幾年皇帝,所以弘曆也做好中年接班的準備。
沒想到雍正五十八歲就見了先帝,讓弘曆二十五歲就登上皇位。當“幸福”突然來敲門,弘曆甚至還沒有回過神,就已經君臨天下了,他不得不激動,不得不高興。
回首中國歷史,皇位在傳承的時候,往往都是驚心動魄。遠的不説,就論當朝:
努爾哈赤去世後,代善與皇太極爭奪過;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與豪格又跳出來爭奪皇位,最後為了平衡讓六歲的順治上位;
順治去世後,八歲的康熙登上皇位,因年幼不能親政,造成皇權旁落;
康熙晚年有出現九子奪嫡,其殘酷性是弘曆親眼所見的。
清朝自立國以來,只有弘曆的繼位是最順利也最有合法性的。而且此時的弘曆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既有才華又有朝氣,正好大展拳腳。雍正用心良苦,將皇位安穩地傳承給弘曆,他沒有理由不感動。
雍正是弘曆的父親,對弘曆有養育之恩。父親去世,作為兒子的弘曆還是多少有幾分悲痛的。畢竟生於帝王家,至於弘曆到底有多痛,只有他自己知道。
二、哭給滿朝文武看
在雍正去世,皇位交接之時,弘曆不管內心多麼高興,也不能馬上表現出來。弘曆作為一個經歷宮廷文化薰陶又情商超高的人,必須集中全部經歷,投入到“孝子”的角色扮演中。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很講究禮法,帝王以孝治天下。一個人是否孝順,主要表現在父母去世時是否悲痛,這決定着自己的社會評價。
弘曆是帝王了,是天下人的榜樣,更應該努力扮演“孝子”,越是“傷心欲絕”,越是感天動地,就越能給天下臣民留下一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