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我們不應該把中國比作歐洲的一個國家,應該是等同於歐洲
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願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羅素。
文明古國的影響力,從親身經歷的人眼中能反射出閃閃的光芒。和平與自由是整個世界在千萬年的動盪與發展中演化的人性追求所在。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國度,富含藝術審美與文化自信。在善與惡,醜與美方面中國人早在炎黃時期就有所涉獵,多次文化融合的功效遠超由戰爭所帶來的傷害。換而言之中國自古就更重視思想的培育,在百姓的舉手投足間,處處彰顯着民族文化的洗禮。
百家爭鳴,千古絕唱。儒家中的明德、至善;佛家裏的出世、清淨;道家內的自然、和諧。儒釋道三家作為古代中國最早的世界文化觀,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裏相互滲透,逐漸築造起屬於華夏民族的鮮明內涵。正如羅素所觀察到中國人從骨子裏展現的寬厚守禮,是在國家大背景下通過潛移默化而形成的。
100年前,英國近代哲學家羅素受邀來到中國北京大學講學的事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1920年5月到6月,羅素訪問了蘇聯。作為20世紀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和平主義者,在蘇聯考察的一個多月裏,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領域,羅素都對這個新興大國倍感失望。蘇聯在創立初期的弊端顯露無疑。
這時羅素接到了梁啓超的邀請電報,對中國文化頗具興趣的他為了能深入瞭解這個古老的民族,也同時為了能消除訪蘇時的不良情緒,很快接受邀請,決意去往中國揭開這個東方帝國的神秘面紗。
初到上海時,中國的接待人員讓羅素有些難以置信,禮儀周到,温和謙恭。在北大講學期間,眾多學者前來拜訪,門庭若市。曾有一位名叫袁瓊生的崇拜者,特意寄了一封信請教羅素,並在信中謙卑地稱自己為"一個毫無所知的中國人",羅素被中國人的熱情所打動。
中方為羅素在南京路大東旅社舉辦的接風筵席上,從多地趕來的中國各界名流學者多達100餘人。清華大學教授趙元任為此從北京趕往上海,充當羅素翻譯。筵席上,羅素不僅驚歎於中華傳統菜餚的多樣化,還被當時中國學者的博文通識所震驚。
難以想象,在落後於西方國家多年的中國,仍有着不計其數的能人。他們能夠與羅素通過英語直接交談,話語輕快嫺熟,並且採用英式禮儀。
在1921年,也就是來訪中國一年之後,羅素返程。1922年,羅素出版了《中國問題》一書。在這本書中,羅素對中國進行了高度評價:"中國是一個忍耐、和善、灑脱、愛好和平的民族。"
在與老友的交談中,羅素曾多次提到,中國比意大利更具有人情味。在戰爭與侵略面前,中國百姓崇尚和平。這也就是文中標題所表述的話語: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
我國版圖曾因成吉思汗揮兵西征一度擴張到4400多萬平方公里。西至歐洲多瑙河,南達淮河流域,東抵庫頁島,北取極圈。的確,中國古代的歷史上發動過擴大疆域的戰爭,但極少,屈指可數。
縱觀歷史上擴張意識較強的元朝、清朝,在建立之前皆為遠離中原文化的少數民族,並且在疆域版圖逐漸穩定之後,由於文化的融合,對外的征伐野心逐漸喪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式文化的滲透與傳承。
相較於中國,世界各國在歷史上的征討戰爭要殘酷、頻繁得多。其中歐洲文明和東方文化的相遇與戰爭的碰撞密不可分。在居魯士二世的領導下,波斯人民反抗攻佔家園的米底王國,於公元前550年一舉攻滅米底,建立了波斯帝國。
此後,居魯士二世及其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征伐了呂底亞王國、新巴比倫王國和埃及王國,擴大了波斯帝國的疆域。在公元前513年,波斯帝國橫跨亞細亞洲、阿非利加州、歐羅巴洲三大洲,達到鼎盛時期。
然而波斯帝國的征途並未就此結束,在為征服希臘城邦而發動的波希戰爭中,波斯帝國戰敗,綜合國力大大降低,野心勃勃的帝國不得不就此衰落。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東征,滅掉了波斯帝國,勢如破竹直抵印度,將希臘文明帶到中亞地區,東西文化首次觸碰。
阿拉伯對外戰爭產生於公元7-8世紀。在阿拉伯帝國建立後,阿拉伯人以宣傳伊斯蘭教為口號,攻入西亞、北非以及西南歐洲大片領土。沙漠中的阿拉伯遊牧民族開啓了征服世界的軍事行動。在中國之外的世界部分國家,一直處於一種激烈的競爭之中。地理位置的差異、文明發展的無法統一滋生了各國之間的矛盾。在不斷地征戰與討伐之中,民族的野蠻行徑暴露無遺。
在不明就裏的人眼中,中國戰爭的殘酷並非羅素《中國問題》裏所論述得那般輕巧。至少在中國內部的戰爭中,上至三家分晉,下達清兵入京,幾乎每個朝代的更迭裏都發生過動亂。
但凡事在橫向比較得出結論時需要的是一項公正可行的評判方案,侷限的眼光只會從一國戰爭數量上的大小而決定中國人對戰爭的態度。
中國是一個充滿着多元文化的世界古國,因為基數的龐大,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比較不能按統一體量來標準。羅素曾在《中國問題》的第四章中説道:我們不應該把中國比作歐洲的一個國家,而應該是等同於整個歐洲。
處於春秋戰國與五代十國時期的中國與歐洲面對的境況相似,然而在羅素看來歐洲當時遠不止十幾個國家。在歐洲形勢更為複雜,這意味着就與中國相比,歐洲的戰爭情況更為激烈,直接的佐證即為歐洲通過戰爭發明了更為精良的武器。
在中國大地的分佈圖上,戰爭並沒有大眾想象得那樣密集。就國家百姓受到戰爭的影響程度來看,中國人民的幸福度高於歐洲。
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國本土的疆域,在政治上實行郡縣制,經濟上實現了度、量、衡與貨幣的統一,並規定了小篆的文字書寫。王朝疆域的遼闊足以使國家在世界之中立穩腳步,加上中國佔據了東方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中原地域的優勢相較於國家周圍的不毛之地,使得中國在大一統後,逐漸喪失了對外擴張的興趣。
中國文化的強大與思想的豐富也促使着華夏大地無需再耗費財力與人力去發動戰爭。處於東亞文化輸出地位的中國在歷史的洗刷中千年未改其容貌,保持着屬於這個國家的固有的生機與活力。
在對外交流方面中國永遠是以和平相處為首要選擇的。明朝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曾七次下西洋。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久,船隻與人員最多的海上航行。在與各國的建交中,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中國也獲取了難以自行生產的多種香料,實現了雙贏的目的。
1942年10月,哥倫布登上了現屬於中美洲巴勒比海的巴哈馬羣島,即處於美洲的新大陸。然而哥倫布的到來,給當地土著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他稱這些居民為印第安人。1943年第二次到達這片土地上時,哥倫布帶來了足夠的士兵與補給,征服與統治的野心暴露無遺。
從兩種相似經歷的不同對待方式中足以看出,對比西方的殖民侵略,貪婪無度,中國在不斷的沉澱之中對於友好,和善的表達絕不僅限於書面的文字,而是刻印在身體裏的教養。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築建了炎黃子孫的道德底線與思想行為。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薰陶下,善惡的辨別能力提升了價值觀念的成熟度。古今聖賢在不斷地凝結與提煉中,表現出了最精華的民族內涵。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就如同飲食餐具上中國使用向內發力的筷子,齊心協力,友好內斂。
對於羅素所説的"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其實是中國人對於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在文明發展的路上我們具有足夠的理論與實踐案列支撐,無需依賴蠻力與他國進行非必要的戰爭。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