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邦佔印度15,80“中國人”,印度四邦我們不願做印度人
6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主持召開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上披露:
“6月6日下午,中印兩軍在摩爾多邊境,就解決近期邊境事態,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舉行了軍長級的會談”。
這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中印兩國在藏南邊境上,相繼傳來“印度士兵被扣”的消息後,兩國舉行“破冰之旅”的會談。
近年來,隨着印度經濟步入快車道,印度開始將重心放在了與中國存在巨大爭議的藏南地區,並通過不斷地增兵和高強度的基建工程一次又一次地試探中國底線。
其實,對於印度來説,這已不是什麼值得説道的新奇之處了。
印度自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以來,吹噓“南亞第一強國”的印度,為了試驗自身的軍事實力,與中國軍隊在藏南小小較量了下。
結果號稱“南亞猛虎”的印度,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套組合拳的暴虐下,印度軍隊被打得滿地找牙、大小便失禁,從此懷疑起了“人生”。
而在那次幾乎讓印度全面亡國的戰爭中,由於中國軍隊主動後撤20公里,印度趁機控制了藏南,並在十年後將該地命名為“阿魯納恰爾邦”。
雖然印度近年來在藏南一帶小動作不斷,但還不敢像1962年中印戰爭前夕那樣明目張膽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得感謝1962年的那場給印度好好上了一課的戰爭。
其實,如果中國要跟印度好好捋捋領土這本舊賬,不光“阿魯納恰爾邦”是中國的,甚至中國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將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和那加蘭邦也認作“中國的領土”。
“阿魯納恰爾邦”、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和那加蘭邦,這四個邦佔到了印度國土總面積的1/5,80?上的都是黃種人,甚至有不少是炎黃嫡系的子孫。
這其中緣由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逐一介紹下。
“阿魯納恰爾邦”就不用贅述了,中國稱呼該地區“藏南”,自古以來無論是從歷史根據、傳統居住線還是法理上來看,毫無疑問是中國的領土。
“藏南”的問題還得追溯至1900年以後的晚清和民國。當時的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在對待大英帝國的入侵西藏的形勢下,原本都是十分配合中央政府的。
由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正處於清朝滅亡、民國初立,新舊交替的混亂格局。
而彼時的中央政府在授予土登嘉措的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封號這個問題上反覆取消又恢復,這就導致土登嘉措的極度不滿,於是土登嘉措與英國人在印度的西姆拉簽訂了《西姆拉條約》,該條約將西藏分為“內外藏”。
“外藏”以阿薩姆平原邊緣為起點,向中國西藏腹地推移150公里,致使9萬多原屬西藏地區的土地被劃歸給了英屬印度。
而當時的中國政府代表陳貽範,執行了袁世凱政府拒不簽字的命令,使得英國一廂情願炮製的“麥克馬洪線計劃”宣告破產。
也就是説《西姆拉條約》只不過是當時英屬印度與西藏噶廈地方政府簽訂了一份賣國條約而已,沒有得到中央層面的承認,根本就不具備法律效力。
因此,中國有充足的理由向世界宣佈藏南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是中國自古以來固有的領土!
罪魁禍首麥克馬洪
我們接着來説説與藏南接壤的阿薩姆邦。相信沒聽説過“阿薩姆邦”的人,總應該喝過或聽説過“阿薩姆奶茶”的大名。
這個“阿薩姆奶茶”就是商家渲染的,由產自喜馬拉雅山麓阿薩姆紅茶製作而成的。
由於阿薩姆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雨充沛、夏季潮濕,加之山地河谷透水性能良好的區位優勢,阿薩姆地區自古就生產茶葉,其中尤以紅茶最為出名。
阿薩姆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8世紀,當時的阿薩姆地區雖然沒有形成統一的王朝,但與毗鄰的吐蕃(錫金、不丹當時是吐蕃的領土)有着密切的交流,深受吐蕃藏傳佛教的影響。
1242年,元朝統一西藏後,阿薩姆地區的人民繼續與古中國保持着頻繁的交往,直到清朝時期,錫金、不丹從古代中國分離出去,阿薩姆地區才逐漸減少了與中國的交往。
不過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和史料記載,錫金、不丹從來都不是印度的,而阿薩姆地區更是與印度八竿子打不着,古印度的勢力從來就沒有與中國有過地理上的交集。
阿薩姆美女
然而,這種情況自19世紀30年代開始,逐漸發生着變化。
公元1228年,來自中國雲南的傣族越過阿薩姆東部山脈,一統阿薩姆地區,並創建了阿洪王朝。
此後,阿洪王朝在阿薩姆傳王系38代,享國祚600餘年。直到1838年,英屬印度將阿薩姆納入版圖,阿薩姆才成為印度的領地。
由於阿薩姆族(傣族)屬於蒙古利亞人種,長相與中國人幾乎沒有任何差異,加之政治、經濟和文化與印度本土存在很大差異。
因此,阿薩姆邦有“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和“卡塔普爾解放組織”三大反政府武裝,這三大武裝不惜採取暗殺、綁架和襲擊印度軍警的方式試圖“讓阿薩姆從印度的統治下解放出來”。
他們主張阿薩姆從未歸屬印度,甚至對移民到阿薩姆地區的印度土著實施圍攻。
我們再來談談印度的曼尼普爾邦。曼尼普爾邦位於印度阿薩姆邦的南部,面積2.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多萬人。
曼尼普爾邦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歷史,並一度建立過曼尼普爾王國。
根據當地古語史料記載,曼尼普爾源自於古代中國齊朝君主與中亞王朝公主通婚的後代移居於此,此後經過數千年的繁衍生息,有了曼尼普爾人。
曼尼普爾人也屬於蒙古人種,並且文化上,曼尼普爾人以“龍”為圖騰,信奉儒家文化教義,語言上歸類於漢藏語系。
因此,曼尼普爾人不願意成為印度人,更不願意歸化印度。
曼尼普爾邦是印度獨立運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1964年,辛格建立聯合民族解放陣線,此後,曼尼普爾人革命黨長期與印度政府為敵。
1978年,曼尼普爾革命黨改組為“曼尼普爾人民解放軍”試圖繼續對抗印度,由於印度對曼尼普爾人民解放軍的殘酷打壓,曼尼普爾人民解放軍不得不流亡鄰近的孟加拉國繼續與印度抗爭。
最後,我們來講講印度的那加蘭邦。那加蘭邦位於阿薩姆邦的東部、曼尼普爾邦的北部,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
那加蘭邦是1963年,印度政府從阿薩姆邦裏分離出來的新邦。人種主要以蒙古人種佔據絕對多數,語言方面屬於漢藏語系,與中國的景頗語基本可以通用。
由於那加蘭邦地形崎嶇,與外界交流較少,因此,那加人向來對印度“不感冒”,如今的那加蘭邦,雖然沒有像曼尼普爾那樣操起真刀真槍跟印度對死磕,但對於印度土著,那加人也從來沒有什麼好印象。
綜上所述,可以説,印度東北部的這四個邦雖然已被納入了印度的領土,但由於宗教、文化、人種、語言和習慣等諸多方面與印度本土有着非常深的隔閡。
佔印度總面積1/5的印度東北部四邦,80?上的“中國人”內心對印度沒有國家認同感,更不願意安分老實地做印度人。
參考資料:
1. 中國的“毒領土”:長期不激活 國人將慢慢忘記? .鳳凰網
2. “麥克馬洪線”真相? .騰訊網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