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蒙哥沒有中炮而死
釣魚城早就聽説過,它的歷史故事也知道個大概。這次,二月份,趁去重慶的機會,安排去一次,問了好幾個重慶本地的旅行社,居然沒有一家做這樣的旅遊項目,可見,1982年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地方,既不被重慶本地人的所關注,也沒有引起外地遊客與外地旅行社的關注,後來跑到釣魚城裏面,遊客也是稀稀拉拉的,沒有幾個。這個地方可是改變世界歷史的座標之處,享受這樣的待遇是蠻令人惋惜的。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自己跑到長途汽車站買票去了合川,然後再打的去了釣魚城,當時正值春運高峯,長途汽車上都是民工兄弟姐妹,很擠的。
釣魚城位於
蒙哥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長子,是蒙古帝國第三代領導人,蒙哥曾與拔都等率兵侵略過歐、亞許多國家,以驍勇善戰著稱,東征西討,所向披靡,元史稱元憲宗。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寶座,穩定蒙古政局後,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積極策劃攻宋戰爭。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師平定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夾擊之勢。1257年,蒙哥汗決定發動大規模的攻宋戰爭,攻宋戰爭分四路,忽必烈率軍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兒、李璮等攻兩淮,兀良合台出兵雲南經廣西北上,蒙哥則自率蒙軍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作為戰略主攻方向,意欲發揮蒙古騎兵長於陸地野戰而短於水戰的特點,以主力奪取四川,然後順江東下,與諸路會師,直搗宋都臨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軍4萬分三道入蜀,1259年2月,開始在釣魚城激戰,在釣魚城南宋主將
蒙哥在釣魚城下的敗亡,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從中國歷史的角度看,它導致蒙古這場攻宋戰爭的全面瓦解,使南宋國祚得以延續20年之久。蒙哥死後,攻川的蒙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靈柩北還。而東路突破長江天險、包圍鄂州的
同時,它為忽必烈執掌蒙元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蒙哥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他所施行的政策較為野蠻,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極不適應統治廣大中原漢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則是蒙元政權中較漢化的開明之士,在他治域內,極力推行漢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一度被罷官。在忽必烈繼位登上大汗寶座後,繼續推行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1279年釣魚城守將王立率部出降,無人被殺,相比較的是,蒙軍其前在攻略世界過程中,抵抗者都被屠城,殺人過億。
其次,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它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侵略軍對歐、亞、非等國的威脅。1252年,蒙哥派遣其弟旭烈兀發動了第三次西征,先後攻佔今伊朗、伊拉克、敍利亞、阿拉伯半島大片土地,正準備向埃及進軍時,獲悉蒙哥死訊,旭烈兀遂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而自率大軍東還。結果蒙軍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軍最終未能打進非洲,蒙古帝國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因此,釣魚城之戰的影響已遠遠超越了中國範圍,它在世界史上也佔有重要的一頁。
當時,蒙古帝國的統治地域已經達到2000-3000萬平方公里,超過斯大林時代的蘇聯疆域,當時的蒙古帝國,北起西伯利亞,東南到東南亞,南到印度附近,西南到中東、阿拉伯半島,準備出兵埃及、攻入非洲,西北到東歐、中歐、南歐,並引起原東歐、中歐、南歐各部落西遷,被歐洲人稱為“黃禍”,這是蒙哥戰死釣魚城之前的成吉思汗、窩闊台、蒙哥三代蒙古帝國領導人攻略世界已取得的“成績單”。
如果蒙哥沒有在釣魚城中炮而死,當時蒙哥身體尚健、年齡不大,完全有可能在攻克釣魚城並屠城,在按照既定計劃溯江而下,消滅風雨飄搖中的南宋,也完全有可能按照既定計劃,進軍西歐、攻入印度與非洲。如果這樣的話,世界歷史就將重寫,這樣,既沒有什麼歐洲的文藝復興、也沒有什麼大航海與地理大發現,當然也不可能有歐洲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更沒有美國和日本什麼事情了。從這個意義上説,四川人通過釣魚城之戰的一發炮彈,拯救了歐洲,拯救了世界,以免受蒙古帝國的野蠻統治,從而改寫了歐洲史與世界史。
當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但有時候,歷史進程可就取決於某些偶然性因素。史學大師湯因比就專門在其煌煌鉅著《歷史研究》中,探討過歷史事件的偶然性問題。
現在很流行歷史架空小説,有時候,我突發奇想地在想,什麼時候空閒下來,我也寫它一部,從釣魚城之戰的一發炮彈開始,但蒙哥沒有中炮,故事就從這裏開始,俺也假設一下、比劃一下、架空一下歷史,以作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