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第一豪宅”:佔地40多畝,耗時13年建成,主人名字聽着耳熟
説起我國古代的建築,大家更多地會想到南方的玲瓏精緻與北方的古樸簡單,是眾所周知的鮮明區別。不過北方的建築由於受到多平原和高原的影響,不同的地方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比如京派的四合院以及晉派的晉商建築等都獨具特色。
不過,除了這些地表建築,中國陝北地區還廣泛分佈着一類窯洞建築。來到這個地區,人們看見的是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在一片黃土茫茫之中,你得仔細找才會發現,原來這裏還聚居着不少村落。
陝北“窯洞”的這種建築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當時的這種生活方式叫“穴居”。只是由於古時候的生產力一直都很低下,上千年來生活條件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提高,由於建房的成本太高,大家就利用工具開鑿起堅實的黃土。
這種穴居的方式被流傳了下來後,別樣的風土人情也就形成了。在過去,見過窯洞的都懂得一句話:“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這麼一種奇特的建築文化,它們之中的“豪宅”又會長什麼樣呢?
陝西省米脂縣就坐落着一座堪稱“西北第一豪宅”、“全國十大莊園”之一的窯洞式建築。這座豪宅乍一看上去也是“天人合一”般,充斥着黃土的氣息。它夾在兩山之間,也並不顯得有多氣派。
但這可是當地的姜氏富豪傾盡家產,花了13年,通過兩代人的努力才建成的。只有真正走入其中,通過那些精雕細刻,才能窺得當年工匠的奪天手藝。這座莊園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幾百年前。
米脂縣的姜氏300多年前到此落户,1871年,姜氏開始修建這座莊園的時候,當時的姜家少爺姜耀祖也才11歲的年紀。他可是真正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少爺。姜耀祖的曾祖父曾經中過武舉,姜氏由此發跡。
姜耀祖的爺爺姜安邦年輕的時候只是個精明能幹的木匠,被當地的財主馬家小姐看中後,兩家人一拍即合,兩個年輕人就走在了一起。當時的姜家雖然有了名氣,但還是不如大地主馬家的,所以姜安邦對自己的媳婦十分敬重,馬家也資助了姜家很多財產。
姜安邦這一代人丁興旺,但是到了下一代,姜安邦就逐漸擔憂了起來。他的四個兒子中,只有幺四子有一個兒子,也是姜氏上上下下唯一一個孫輩男孩,這男孩就叫姜耀祖。
光緒年間,姜氏的家產逐漸龐大起來,姜耀祖的父親也輟學回家,早早就開始管理家業。不管是買賣牲口,還是倒賣棺木,再加上放高利貸,姜氏幾乎壟斷了當地的部分行業,逐漸成為了當時的大富豪之一,與馬家和常家一起併成為米脂縣的三大家族。
姜耀祖的父親也因為家裏有家族中唯一一名繼承人,所以很是受器重。在分得大量的家產後,姜耀祖的父親又將姜氏良田發展到了上萬畝,每年秋收的糧税都有幾萬餘斤,據説一個駝隊運送一整個冬天都運不完。
因此,姜耀祖的父親才決定要修一座姜氏莊園。從1871年開始,一晃7年過去,姜耀祖的父親離世,此時的姜耀祖僅僅只是一個18歲的孩子。但是,他不僅沒有停下姜氏莊園的修建工作,而且還去京城請來了建築學專家,希望能將莊園打造得如京城那般氣派。
1886年,一座融合了“京派四合院”主題的“窯洞莊園”就此建成。沒有現在高端的建築機械,姜氏莊園中所有高聳的城牆、規整的石砌甬道、精細的雕花都是幾百個建築工人靠着雙手一點點打造而成。
這座莊園前後花費了姜氏當時70%的財力,共修建了13年,由姜耀祖一手負責設計和監工。時至今日,遠遠看去,這座莊園雖然已經顯現出了滄桑之感,但是踏入其中,仍舊可見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