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歷史為什麼很少提?
五代十國發生在唐朝末年,宋朝初年;是歷史上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千古詞帝李煜就生活在這個時期。
讓人奇怪的是,李煜的名聲幾乎是家喻户曉,但他所處的時代存在感卻非常的低。除了李煜之外,五代十國還出了很多的名人,只是這個時代依舊在歷史上存在感很低。
五代十國中南唐後主李煜
同樣是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同樣出過歷史名人,諸如春秋、三國這樣的時期,很多人會提起;為什麼五代十國提的人卻少呢?
第一個原因,五代十國建立時間短,又比較混亂,難有讓人記住的點,像春秋戰國時期,讓人記住的點就是周天子失去權威之後,諸侯爭霸;而三國時期就是幾個創業集團開始為統一中原而奮鬥。但提起五代十國,很少有人真正的瞭解這段歷史,因為實在是太混亂了。
五代十國的“萌芽”發生在黃巢之亂後,唐朝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各地的藩鎮開始割據,今天是唐朝派兵來打,明天就是主動派兵去打唐朝。唐朝的藩鎮又多,打仗的順序又混亂,實在是讓人記不住。
五代十國的地圖
同時在這段建立只有72年的歷史中,政權的更迭卻十分的頻繁,也就是一個小國時常換皇帝。而且這些皇帝之間的血緣關係又混亂,並不是簡單的“父傳子,子傳孫”這樣一個傳法。外姓人篡位,同宗篡位,普遍存在於五代十國的歷史上。這也就導致了本就混亂的歷史,更加的混亂。
而且五代十國又分為“五代”史與“十國”史,同時五代史和十國史大部分時間線是重合的,不特意去記根本無法分清。再加上國與國之間戰爭的頻繁,換皇帝的頻繁;五代十國的歷史上簡直就是一團亂麻,很那理清。
五代十國壁畫
混亂導致的五代十國沒有記憶點,也就不怪後人記不住這個時期了。
第二個原因,專門寫傳記的人少儘管三國時期的歷史前期也比較的混亂,羣雄混戰之間,傻傻的分不清人。但是前面有陳壽專門編寫《三國志》,後面有羅貫中將小説《三國演義》舞台。因為有專門的人去縷清三國時期的發生的故事,因此人們在看的時候,也會比較的容易記住歷史。
五代十國帝王繼位圖
但在五代十國的歷史上,只有歐陽修編撰的《五代史》,以及一些文人補充的五代十國的資料。因為傳記方面的缺乏,導致五代十國這段歷史也不夠出名。
同時因為安史之亂以及藩鎮割據等原因,唐朝在編撰歷史方面出現了困難,導致在唐武宗之後,有至少六十年的史料出現遺失或者不完整。史料的丟失,也是五代十國曆史不夠出名的原因。畢竟缺少史料的記載,五代十國的歷史只能夠算是殘缺的。
第三個原因,前期沒有特別出名的人,直接並在唐朝和宋朝的歷史中去講了在安史之亂後,是各個藩鎮開始佔地為王,分裂就開始出現萌芽。公元902年,“十國”開始建立政權。從唐昭宗繼位的880年,到唐朝徹底滅亡的907年,這一時期,十國和唐朝的歷史是有重合的。很多人會在看歷史上時,直接十國的歷史混在唐朝的歷史中,出現概念混淆的情況。
五代十國年份表
而宋朝的趙匡胤出生在927年,他在陳橋起兵是在960年,距離五代十國的滅亡還有20年。因此五代十國後面的歷史也混在了宋朝的開國曆史中去講述。
真正的五代十國曆史是從唐朝滅亡的907年開始算起的,至公元979年才正式結束;在這72年中,五代十國的歷史有不少是和唐朝宋朝重合;夾雜在兩個統一王朝的中間,人們對五代十國的歷史關注度自然不夠。
儘管五代十國的歷史關注度比較低,但在這個時期的文化發展是空前的,尤其是幾位文人皇帝的出現,更是為後來宋詞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