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李牧究竟誰強從戰術運用來看,李牧更勝一籌,但國力懸殊!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號稱殺神,為啥?因為被他帶兵斬殺的軍隊超過了一百萬人之多。因此戰國時代一提武安君白起的大名,各路諸侯都是瑟瑟發抖。
李牧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沒有稱號,不過他是趙國末期最優秀的軍事統帥,曾經組織過兩次對匈奴的圍殲,兩次對秦國的打擊,都取得了巨大成果。
可惜白起和李牧之間是有時間差的,白起死了以後,李牧才逐漸出名,所以這兩位名將在歷史上是沒有真正交過手的。
如果非要比一下,他們倆做個比較還是比關公戰秦瓊好比得多。雖然不是一個年代,但是他們處於同一個時期。
白起背後有強大的秦國撐腰,所以李牧不是對手。
很多人不理解,打仗到底打得什麼?難道真的只是軍官們的指揮能力,以及戰士們的勇敢程度嗎?當然不僅僅是這樣。
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國力。諸侯國的實力一度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時能夠跟秦國叫板的,或許只有齊國了。
因此白起有強大的秦國在背後做支撐,他打仗完全沒有顧慮,糧草器械都是十分充足的。人員補給也跟得上,這是其他諸侯國比不上的。
秦國滅了西邊的義渠國,收攏了不少勇猛的戰士,又佔領了蜀地,得到了一座天然的大糧倉。秦國就好像躲在西北角偷偷發育一樣,再出函谷關的時候,實力就完全不同了。
這件事多虧了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羋月。正是在她執政的四十多年裏,積累了秦國強大的國力。
至於李牧所處的趙國,其實從長平之戰過後,整個國家的國力都不行了,被打掉了45萬男丁,這對任何一個諸侯國來説,都幾乎成了滅國的趨勢。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史記》
因此李牧要想跟白起鬥,必須要讓趙國恢復到趙武靈王時期的水平,當時趙國還是相當強盛的,完全可以跟秦國的國力一較高下。
所以説,如果是在長平之戰以後,白起和李牧較量,那李牧必敗無疑。可是如果是在長平之戰以前,兩人較量的話,不談誰會失敗,至少兩人可以勢均力敵。
軍事指揮素養,其實兩個人都非常優秀。
白起:秦昭襄王14年,韓魏聯軍在崤函阻擋秦軍東進。這個時候白起擔任了秦軍主將,帶兵與韓魏聯軍交戰。他將秦國大軍帶領繞到了韓魏聯軍後面,朝着韓魏聯軍最薄弱的地方,發起了多次突擊,將對方主力包圍在了伊闕,殲滅敵軍24萬人之多。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將廉頗換成了趙括,秦昭襄王也就派出了白起出戰。白起來了以後居然帶領大軍後撤,使得趙括進入了秦軍的包圍圈。此後白起派遣兩支人馬從側翼殺出,又派遣了一支人馬繞到趙軍背後,將趙軍重重圍住,並且切斷了對方的糧道,最終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李牧:對付匈奴的時候,李牧長期採取防守的辦法,使得匈奴人長期沒有斬獲。他們認為李牧膽小怕事,所以都瞧不起李牧。一連數年都是如此,等到時機成熟後,李牧先派遣牧民到處放牧吸引匈奴人,此後又故意讓幾千人的軍隊敗給匈奴。等到匈奴被引誘鈎以後,李牧左右包抄,將匈奴大軍逼入包圍圈,最終斬殺匈奴十多萬大軍。肥之戰中,李牧依舊固守不出,秦軍本就是勞師遠征,自然拖不起。於是秦軍主將桓便帶着主力攻打肥下,希望趙軍能夠前來支援,從而在路上將李牧擊敗。沒想到李牧動也不動,反倒是讓李牧看到秦軍大本營的弱點,所以李牧帶兵偷襲了秦軍大本營。桓帶兵回援的時候,又遭到了李牧在半路上上阻擊,損失慘重。番吾之戰中,秦軍兵分兩路攻打趙國,一路北上打算渡過漳水逼近邯鄲,一路則由上黨出井,進而逼近邯鄲。李牧迅速分析戰況,決定採取南守北攻的策略,自己帶着主力北上,留司馬尚在邯鄲以南防守。北上擊敗秦軍後,李牧又迅速帶兵回援,逼退了南路的秦軍。
從作戰技巧上來看,李牧似乎更加靈活。
以上的戰例,是白起和李牧都比較經典的戰例,他們運用兵法十分自如,因此在戰場上如魚得水,都是各自戰場上的高手。
趙悼襄王元年,廉頗既亡入魏,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龐煖破燕軍,殺劇辛。後七年,秦破殺趙將扈輒於武遂,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於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封李牧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史記》
不過我們看具體戰例的時候,會發現李牧這個人運用的戰術非常靈活。他不拘泥於一種戰法,因此總能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
比如説之前他一直都用長期防守尋找戰機的辦法對付敵人,可是後來卻能夠分析敵軍的主次力量,自己規劃對敵之策。
相對而言,白起的作戰手法就有點單調了,要麼就是大規模進攻,要麼就是想辦法把對手弄入自己的包圍圈。當然這兩點也很難做到,不過看着沒有李牧的爽。
因此在我眼裏,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光從這兩人的作戰技巧上來説的話,李牧還是要比白起更勝一籌的,至少更精彩些。
總結:白起和李牧都是被小人所害。
白起本來可以滅了趙國的,這樣秦昭襄王就可以提前稱帝了。可惜當時的秦國相國范雎卻因為嫉妒白起的功勞,所以在秦昭襄王跟前説了白起的壞話,以至於白起不得重用,錯過了滅趙的機會,最後甚至被秦昭襄王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