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奸計被他識破,此人遂起兵謀反,最後卻是因飢餓而亡
隋文帝撒手人寰之後,楊廣順利的當上了新一任君主,為了確保天下之權能夠緊握在自己手裏,剛上任楊廣就才開始了清除異己,他把楊勇視為最具威脅性的人物,所以君位還沒坐熱就把楊勇給殺死了。這就是帝王的手段,利益至上,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能夠坐穩江山就好。但是他也並沒有就此作罷,因為還有另一個隱患,而此人還是他的兄弟,名叫楊諒。雖然是兄弟,但是楊廣為了利益還是絕對把利劍對準了他。楊廣的兄弟中已經是兩人故去一人重傷,還剩下楊諒安然無恙。雖然隋文帝對他也有疑慮,但是並沒有對他動手,依舊讓他當幷州的總管。
在幷州,楊諒仍舊執掌大權。所以楊廣才認為這是個威脅,因此在隋文帝去世後他才沒有公告天下,因為他要把隱患先給解決掉。不然,他始終無法安心。但是要除去他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為沒有正當的理由,如果貿然行動勢必會遭到天下人的反對,由此失去民心。於是楊廣絞盡腦汁的為此事神傷,終於他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就是相仿當年隋文帝假傳旨意,以對付宇文一族的幾個王爺。雙眼楊廣便派人假傳了隋文帝的旨意,想要把楊諒召回都城。一旦他抵達京城,那他就無路可去了,只能任自己宰割。想到這裏,楊廣嘴角露出了陰冷的微笑。
楊廣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去執行這項任務,當楊諒從來人接過璽書後,他的表情非常欣喜,以為父皇要召他回京團聚。但是在看到璽書的內容之後,楊諒的表情卻是從欣喜轉為了悲傷,進而直接忍不住哭了起來,淚珠接連不斷。來人非常驚訝,實在想不通為何楊諒在看完璽書之後會是這樣一個表情。等稍稍定了心神之後,楊諒抬頭對來人怒吼:“我父皇出了什麼事,快説!”面對突然起來的呵斥,來人也是十分不服氣,也怒吼道:“你這樣是想違抗聖命嗎?”楊諒被此人吼了一下之後,突然回過神來,“父皇龍體應該無恙,不然怎麼會讓我進京呢?”楊諒知道自己舉止有些過了,急忙打了圓場,“將軍請先行一步,待我收拾一下行裝馬上就跟上。”
但是在把京城來的使者打發走後,他立馬決定起兵謀反。其實楊諒在看到璽書突然悲傷不已不是沒有來由的。因為當年隋文帝對他非常偏愛,怕他遭到暗算,還曾和他有過秘密之約,就是隋文帝假如想召他回京城,會在敕字附近添上一個小點,這樣才代表旨意是他本人發的,而不是被假冒。所以在楊諒看到璽書之後馬上就斷定出了這個不是父皇下達的旨意,傳此矯詔之人另有其人。他馬上猜到了是楊廣在背後作祟。於是他連夜讓人進京去打探消息,得知父皇已經不在人世了。而他其餘兄長的下場很慘烈,他也意識到了楊廣勢必會除掉自己,這才不得不反。
在得知五弟起兵叛亂之後,楊廣大喜。因為如此一來,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將楊諒置於死地了。楊廣迅速任命楊素帶兵出戰。楊素這人打起仗來很勇猛,也有智謀。楊諒完全不是此人的對手。而且楊諒這人從小到大都是過着瀟灑的日子,對行軍打仗一點也不擅長,而且現在他也是處於不得不反的境地。因此起步後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反而是把他的缺點全都展露無疑,只知道硬拼,沒有一點謀略之識。此外他還畏首畏尾,處理軍事時非常善變,一點也不果決。也正是這些缺點讓他更快的陷入了失敗。再加上像楊素這樣的對手,楊諒的失敗是必然的。
楊諒在起兵之後曾經做過一次抉擇,擺在他的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向左開進自封為王,偏安一偶,仍舊霸着一塊小地盤過着舒服的日子。第二條路就是直接向由逼近,直搗黃龍,還有機會做上當今的霸主,成為隋朝的掌權人,主宰大隋的命運。為此楊諒左右苦思了良久,最終他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就是退一步,向左進發,做一方霸主。他的這個眼光可謂是十分狹窄了,也就註定了此生他不會有多大的作為。也許是他在幷州做慣了一方的霸主,養成了他淺顯的眼光。而他的得力助手蕭摩訶也被抓了去,此時距他起步還不足一月,局勢於他沒有一點益處。
在失去了得力干將之後,他的鬥爭也是越來越困難。在晉陽時又中了對方的計謀,被團團圍住,最終只得放棄抵抗,投降了。楊諒成為了囚犯,而先前被俘的蕭摩訶則下場更慘,被當場處死,用他的鮮血來祭奠那些失去了性命的士兵。完成此過程後才帶着囚犯楊諒回京。但是讓他料想不到的是楊廣此時的態度卻是一百八十個大轉變,不但親自來迎接他,而且還為他解綁,接着還讓他住進了豪華的宮殿。楊諒對此是十分感動,就差掉下眼淚了。但是隨即楊諒就回到了現實中,楊廣這麼做肯定是別有用心,最終還是會置他於死地的。所以在進了那座宮殿之後他就不願再踏出來了。
最終也不出楊諒所料,楊廣最後也露出了真面容,他此前那番作為只是一番作秀罷了,完全是假意而為。此話他就不再讓人給楊諒送食物,最終他死於飢餓。可以説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了,要慢慢的受盡飢餓的折磨。此前楊堅就曾告誡過楊諒,讓他老老實實的守着自己的封地,不要有非分之想,不然的話下場就十分的悲催。但是他不聽啊,最終楊堅的話實現了,楊諒也為他的亂來付出了最高的代價。要是他能夠好好的聽取楊堅的建議的話,恐怕境地又是另一番模樣了,只可惜當時受寵的楊諒聽不進這番話,全然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