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大家好,我們的侃爺聊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反映宋仁宗一生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花了大量篇幅講述仁宗的傳奇身世。
被世人津津樂道了1000多年的“狸貓換太子”裏的太子,就是宋仁宗。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故事裏,宋真宗的兩個妃子劉妃和李妃同時懷孕,劉妃為爭寵,用剝了皮的狸貓偷換了李妃生下的兒子。劉妃因為生子升級做了皇后,但她的兒子早早夭折,而且當年她下令處死的李妃的兒子並沒有死,最後還當了皇帝,就是仁宗。
調查此案並讓真相公諸於世的,正是名垂千古的包拯包大人。
“狸貓換太子”真的存在嗎?
其實,“狸貓換太子”只是個傳説,歷史上的宋真宗有5個兒子,但都夭折了。
不能生育的劉皇后經過真宗的默許,將李妃剛出生的兒子據為己有,親自撫養,視若己出。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的第六個兒子,他13歲那年,宋真宗駕崩,仁宗即位,劉後垂簾聽政。
劉娥真的是女中堯舜嗎?
歷史記載,宋真宗的皇后劉娥是女中堯舜,説她有呂后、武后之才,而無呂后、武后之惡。
慈禧太后都將她奉為精神偶像。
劉娥的人生軌跡與武則天頗為相似,只是她的起點比武后更低,最終也沒有達到武則天稱帝的至高點。
劉娥身為貧民出身的再婚之女,一步步登上皇后寶座,並掌大宋江山十數年,足見這個女人不一般。
劉娥最初嫁給四川的銀匠龔美,隨夫來京城營生。
不久,龔美因家貧想讓她改換門庭,於是,她就改嫁了襄王(後來的真宗)。
襄王的乳母不喜歡這位川妹子,向宋太宗説了她的身世。太宗責令兒子襄王將劉娥逐出王府。
襄王迫不得已,將劉娥寄居到王府總管張耆家中。
十來年後,太宗去世,真宗即位,立郭氏為後。
真宗長情,一直放不下多年來與之暗中往來的劉娥。
真宗將劉娥接到宮中,先立為美人,後晉為妃,二人鴛夢重温。
劉娥入宮後,儘管受寵,但因中宮有郭後,她的地位多年沒有提升。
景德四年(1007年),郭後病死,中宮虛位,真宗想將劉娥冊立為皇后,大臣們紛紛反對。
真宗見阻力頗大,只好先將劉娥封為德妃——這是皇后以下地位最高的三妃之一。
朝中有些善於察言觀色者早已看出真宗心意,乘機攛掇附和真宗。
真宗最終下定決心,立劉娥為皇后。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劉娥入主中宮,這是她政治生涯中極為重要的里程碑。
幾十年來,劉娥與真宗暗中偷情,入宮後活得也並不愜意,然而,這些磋磨反讓劉娥養成了善於觀察、沉着機敏的性格。
這對於人過中年方立為皇后的劉娥來説,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宋史》記載:劉後生性警敏機智,善解事體,通曉經史。
凡是她耳聞目睹的宮廷內外大小事宜,她都可記其本末,言其梗概。
真宗每次退朝回宮,都要批閲大量奏章,常常要到夜半三更方能完畢。
劉後每每與之相伴,並對一些政事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真宗遇到疑難問題,劉後就旁徵博引以往的成例供他參考。
整日與皇帝討論國事,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成長,不僅加深了劉後和真宗的夫妻感情,也迅速提升了她的政治才幹。
漸漸的,她與真宗不僅志趣相投,而且成了皇帝離不了的左右手,劉後在真宗心裏的地位已固若磐石。
與此同時,由於真宗對她的寵幸和信任,劉後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她周圍,逐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劉後換太子何須用狸貓?
唯一不遂人意的是,劉後沒為宋真宗生下兒子。
劉後憑恃威勢,不允許其他妃嬪的兒子養在宮中。
據《默記》記載,尚宮朱氏曾生過一子,真宗忌憚劉皇后,便將這位皇子交給內侍張景宗撫養,他就是後來以宦官養子而位至節帥的張茂實。
劉後的侍女李氏做司寢,為真宗鋪牀疊被時,被擁入綃帳,後生下兒子即仁宗。
劉後把襁褓中的孩子據為己有,與閨蜜楊淑妃共同撫育。
自從劉後抱養宋仁宗以後,他的身世就成為後宮中最大秘密,宮內外因為畏懼劉後的權威,對宋仁宗的身世諱莫如深。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劉後在宋仁宗面前一直迴避這一敏感話題。仁宗一直認為自己的生母就是劉後,他平日稱劉後為“大孃孃”(娘娘),稱楊氏為“小孃孃”。
劉後秉性嚴厲,動輒以禮法相約束,從不假以顏色。
楊淑妃生性温和,對仁宗從來不嚴辭厲色。仁宗經常咳嗽氣喘,劉皇后禁止他吃鮮美的蝦蟹、海魚,楊淑妃卻偷偷藏起來給他享用,説:“何苦這麼苛待我們孩子呢?”
唯其如此,仁宗小時候一向畏懼劉後,親近楊淑妃。
真宗晚年多病,倚重劉後處理政事,劉後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天禧四年(1020年)起,真宗又患風疾(中風),説話都困難,他經常神志恍惚,説過的話、許過的諾,轉眼就忘,已經無法正常處理國政。
多年來,一直充當他左膀右臂的劉後,乘機把持朝政,朝廷大事多由劉後決斷。
1022年,真宗駕崩,13歲的宋仁宗即位,劉太后垂簾聽政。
在此期間,仁宗的生母李宸妃位卑膽怯,從沒吐露過半句仁宗的身世,她在眾多先帝嬪妃中默默無聞地生活。
李宸妃
仁宗漸漸長大,為了避免露餡,臨朝聽政的劉太后打發李宸妃去守護真宗定陵。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明道元年(1032),46歲的李宸妃因病去世。
身為母親,從李宸妃生下仁宗到去世前20多年,她從沒和親生兒子説過一句話。
她生命中的最後十年,孤守在荒涼的真宗陵寢,連兒子的面都不得見。
她這輩子,不要説體味舐犢深情,連母子相認的權利都沒有。
一生骨肉分離,終日鬱鬱寡歡,活得何其痛苦。
真相大白:
據《宋史·后妃傳》記載,李宸妃死後,劉太后準備以宮人之禮草草安葬,以免節外生枝。
宰相呂夷簡深謀遠慮,建議太后慎重:“喪禮要從厚,殮以後服,實以水銀,將來不要怪我宰相沒有説起這一點。”
劉太后領會到了呂夷簡的良苦用心,採納了他的建議。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11年後,劉太后去世,仁宗一直以為劉太后就是生母,痛哭流涕,哀痛不已。
楊淑妃勸慰仁宗:“劉太后不是你的親生母親。你的生母李宸妃早已去世,現在還寄殯在奉先寺。”
此時,李宸妃“死於非命”的謠言也紛紛傳入仁宗耳中。
畢竟血濃於水,仁宗出於對死去生母的懷念之心及其悽慘命運的憤激之情,把對劉太后的哀悼變為疑恨。
仁宗決心要弄清生母的死因,他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太后外家的宅第,一面親赴奉先寺,哭着命人打開存放在那裏的棺槨,只見生母宸妃的屍體卧於水銀中,穿着皇太后的冠服,容貌如生,絕不可能是鴆死的,他這才感嘆:“人言怎麼能相信呢!”
仁宗再回到劉太后靈柩前,焚香泣告:“現在大娘娘平生心跡,我清楚了。”
仁宗重新哀思曾養育過自己的劉太后。
此時,朝廷上對劉後的非議詆譭頗多,斥責她弄權、僭越。
仁宗接受了范仲淹的勸告,下詔戒飭內外,嚴禁再非議劉後垂簾時的事,感念其作為皇太后受先帝遺託,保佑聖躬十餘年,掩其小過,全其大德。
結語:
縱觀劉後的一生軌跡,足見她才幹出眾、見識高遠。
她在生離宋仁宗母子上手腕高明,在處理李宸妃後事上也心計獨到。
在她的嚴格教養下,仁宗成長為仁愛寬厚的一代明君。
她雖然在垂簾聽政的11年間大權獨攬,讓少年仁宗淪為傀儡,但卻仍保持着他的皇統地位。
在巨大的權力場中,劉後雖然有點偏離了人性善的軌道,卻還沒讓自己墜入人性惡的深淵,正因為她做人留一線,死後才不至於被仁宗誤解,也避免了劉氏外家的不測之禍。
正史中對她“女中堯舜”的評價也許過譽了,但“人中龍鳳”的美譽她還是擔得起的。
圖片源於《清平樂》,侵刪。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70 字。

轉載請註明: 《清平樂》為劉後正名——“狸貓換太子”是訛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