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分數,不該是學生的“命跟”!教育應形成“多元評價機制”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分數,不該是學生的“命跟”!

在打倒“成績”的道路上,中國教育可以説邁出了一大步,借鑑了西方的A、B等成績劃分的評價方式。甚至在諸多人述説“成績”不好下,很多人也隨之將“成績”的評級機制批評的一無是處,各種標貼湧向成績優異的學生,“書呆子”、“高分低能”等等。

“成績”真的就沒有什麼好處麼?

顯然,“成績”是一個硬指標,可以減少主觀評價,讓努力的孩子有未來。可能有些家長認為這樣的硬指標對於自己孩子不利,實際上這樣的認知有着不小的偏差。當然,不可否認,“成績”不能完全測量一個學生的真實能力,同樣優秀也不能完全等同於“成績好”,但是筆者以為“成績好”應該可以算得上是優秀的一種。

因此,與其完全否定“成績”,不如採取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簡單地來説,讓“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得到認可,也讓其他方面優異的同學能夠得到認可,而這也應該是教育的“初心”。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教育工作者能夠做好,多元化評價被人們接受,那麼筆者以為“成績”排名也沒有什麼不好。

“成績”到底有什麼作用?

“成績”可以成為衡量學生優秀的硬指標,也同樣可以成為考量老師的硬指標。

回顧當前,我們否定“成績”,減少排名,稱這樣的做法是保護孩子,其實恰恰害了孩子。人生最大的挫折並非“成績”,而是社會競爭更加殘酷。

那麼,教育保護孩子,誰來保護他們的未來?

對於老師而言,因為“成績”這項指標被弱化,導致老師的評價方式也必然會發生轉變。那麼,當硬指標弱化,老師的工作評價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也可以預料。有些網友就爆料,教師的職稱,需要民主測評。實際上,民主測評的影響如果過大,將會促成教師教學關係的複雜化,當然,這還是危害之一,最終可能讓老師從“熱衷教育”轉變為“熱衷人情”,教育質量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除此之外,“成績”對於家庭一般的孩子是一道“光”,他們因為家庭經濟情況,很難像城市裏的孩子接受培訓班的教育,因此這些孩子除了“成績”,很難有其他方面的突破。

因此,“成績”對於一些家庭不好的孩子來説,其實是他們改變人生的機會。

堅持多元化評價真的好麼?

以成績為主,多角度評價學生,就是要讓每一個類型的孩子,都有適合自己,可以展現其才華的機會,而不是像過去只將成績作為評價優秀的標準,也就是減少扼殺孩子天賦的可能。這既可以讓善於學習的孩子,能夠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獲得優質教育資源,也可以讓更多有特長的孩子變得更自信,可以成為其領域的優秀人才。

顯然,評價“學生”的機制越全面,就越能夠避免孩子的天賦被埋沒。

當前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如何發現人才,讓人才獲得最大的培養保障。可以説,在教育行業,也需要伯樂,而這才是對教育負責。一旦老師能夠發現人才,可以通過有效的渠道進行反饋,讓孩子能夠獲得更加專業的培養。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改善有些家長簡單、粗暴和盲目的教育方式。

否定“成績”,其實核心否定的是努力學習的孩子,同樣不可取,真正的教育應該多元,讓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再是口號。

期待,中國教育強大,莫要盲目跟隨西方,獨立思考對於教育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