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永仁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於是陳平將樊噲押入囚車,準備送到長安,讓劉邦定奪。結果走到半路,陳平果然接到了劉邦去世的消息。就這樣,呂氏集團和功臣集團沒有因為樊噲徹底撕破臉皮。然而經此事件,呂氏和功臣再也不能恢復到以往融洽的狀態。
讀《通鑑》,説《通鑑》,用《通鑑》,大家好,陶陶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資治通鑑》的講解。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因箭傷反覆而病入膏肓。就當劉邦即將步入人生的終點時,他突然出現了迴光返照。原來,有人在病牀前控告大將樊噲,説他:
“黨於呂氏,即一日晏駕,欲以兵誅趙王如意之屬!”
簡單翻譯來就是,樊噲與呂后等人結黨。只要劉邦一駕崩,樊噲就會立即帶兵滅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呂后出氣。按説,此人的控告只是一面之詞,沒有任何證據。
然而劉邦卻不顧舊情,當即將謀士陳平以及大將周勃叫到身前:
“陳平,你動動腦子,把樊噲從軍隊中抓出來;陳平完事後,周勃立即替代樊噲領軍!只要樊噲被捕,陳平你立即給我把樊噲殺了!”
聽了這樣的命令,陳平和周勃都感到不知所措。畢竟樊噲是劉邦的同鄉,漢朝的元從之臣。漢朝開國時,樊噲多次先登、陷陣,立下了許多戰功。而且在鴻門宴上,如果不是樊噲出色的發揮,恐怕劉邦就要命喪劉邦和范增之手。
而今天,劉邦為何要不分青紅皂白,殺掉樊噲呢?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劉邦一貫猜忌功臣的體現。樊噲其實是步了韓信、英布、彭越等人的後塵。
然而實際上,劉邦真正處理的,只有那些連城數十,用兵數十萬的異姓王。對於蕭何、夏侯嬰、周勃、灌嬰等老功臣,劉邦不僅沒有迫害,反而高官厚祿將他們養了起來。既然劉邦能善待老兄弟,為何唯獨對忠心耿耿的樊噲喊打喊殺呢?
在筆者看來,劉邦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實際包含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帝王權術。
首先,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與呂氏集團關係非常緊密,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其次,樊噲在劉邦瀕臨去世時,正率兵攻打反叛的燕國,而燕國距離趙國非常近。若劉邦去世,樊噲確實有能力直接攻打燕國,除掉呂后的眼中釘——劉如意以及其背後的戚夫人。
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劉邦之所以執意要殺樊噲,就是為了保護劉如意和戚夫人。雖然樊噲未必會進攻趙國,但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劉邦秉承的是“寧可妄殺忠臣,也要消除威脅於未萌”的原則。
與此同時,殺掉樊噲,還能制衡呂氏勢力,讓呂后不至於太過猖獗。
但在筆者看來,這種看法還是低估了劉邦的帝王權術。因為很少有人注意,劉邦除掉樊噲,為何一定要派陳平和周勃前往。
在決定誅殺樊噲前,劉邦已經將監國之職交給了呂后。在病榻前,呂后問劉邦:
“陛下百年之後,蕭何相國去世,誰可代他輔政?”
呂后繼續問:“周勃、陳平之後呢?”劉邦無奈地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在劉邦遺命中,陳平和周勃的地位舉足輕重。這是因為相比於蕭何、曹參和王陵,後倆者相對年輕,甚至可能比呂后還能活。因此,劉邦才會説不知道。
因此按照常理,劉邦即使要殺樊噲,派誰去也不能派陳平和周勃兩人去。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説,劉邦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亦或是説,劉邦老糊塗了。
然而在筆者看來,劉邦不僅不糊塗,相反還特別理性。劉邦實際打從一開始,就準備破壞陳平、周勃等功臣與呂后的關係。
眾所周知,劉邦晚年,曾想將劉如意立為太子。然而張良、陳平、周勃等人,卻堅決站在了呂后一邊。導致劉邦的廢儲計劃功敗垂成。因此,呂后和功臣們的關係,實際處於蜜月期。但若功臣集團與呂氏集團深度結合,就有可能導致劉氏大權旁落,呂氏反客為主,篡奪皇位(畢竟太子劉盈非常窩囊)。
因此,劉邦故意讓功臣的代表——陳平、周勃去殺樊噲。樊噲一死,呂氏集團和功臣集團即使不勢同水火,至少也會形同陌路。呂氏集團和功臣集團相鬥,劉氏便可漁翁得利,享受萬世之安。不得不説,劉邦的安排確實高明,乃是巔峯的帝王之術。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劉邦的計策還是出現了偏差。陳平雖然用計抓住了樊噲,卻不敢真的將他殺掉。畢竟劉邦死後,就是呂后的天下,可不能將未來的女主子得罪了。
功臣和呂氏集團卻再也不能建立互信,呂后稱制期間,兩者互相防備、相互合作,保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但當呂后去世,呂氏和功臣之間互不信任,最終釀成了一場劇烈的政變。最終,功臣們殺盡了呂氏一族。而領導者,正是劉邦留下的陳平和周勃。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