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既是文學家、書法家、理學家又是戰略家、湘軍的創建者和統帥,可以説是文武雙全的一位人物,更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
不僅是曾國藩本人,他的家族也同樣是個傳奇。曾國藩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外交家、翻譯家,一個是數學家,曾氏子孫歷經八代,在外交、數學、化學、文化藝術、實業、醫學、農業等領域除了不少精英。
家庭興旺靠孩子
曾氏家族八代輝煌的秘訣,其實就是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曾國藩曾説過家庭興旺的規律:
官宦之家,一般只傳一代就會蕭條;商賈之家,一般可傳三代;耕讀之家,可以興旺五、六代;而以孝悌治家的家族往往可以興旺十代八代。因此曾國藩對治家、教子之道非常重視,留下了培養優秀的孩子的6點竅門。
一、勤
曾國藩曾説: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因此曾國藩對子孫提出了“以勤治事”的要求,要求孩子要做到“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所謂“身勤”,就是事必躬親、不畏艱險,遇到事情,不管是偏遠之地還是困苦之境,都要做到身體力行,親身體驗。
所謂“眼勤”,是提醒孩子要有識人之明,觀察一個人要看細節、看內心。
所謂“手勤”,是要讓孩子養成隨手整理、隨手記錄的習慣,保持自律。
所謂“口勤”,是要讓孩子學會溝通,只説不做是假把式,但只做不説也容易引起誤會,要會説還會做才行。
所謂“心勤”,是要讓孩子有一顆堅定的心,提醒孩子要多思多慮。要做成一件事,既要考慮周到也要堅持不懈,經歷過“屢敗屢戰”才能獲得成功。
二、孝
曾國藩説過:“讀盡天下書,無非是一個‘孝'字。”
“孝”既是傳統美德也是為人之根本,曾國藩認為,凡事孝順父母的人,一定是有規矩、辦事有條理的人,能受到族人的信賴、得到遠近鄰里的信服。
三、儉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中説: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在曾國藩看來,官宦人家、商賈之家之所以“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中多出一些紈絝子弟,不懂勤儉的道理,因此曾國藩以勤儉治家,雖然身居要職,但自己和子女的生活都很簡樸,嚴禁子孫沾染奢侈的惡習。
四、仁
曾國藩留下的遺囑中,沒留下一句對財產、官位的安排,但卻留下了: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八個字,並要求兒子將這八個字掛在中堂,每日誦讀,代代相傳。
所謂的“仁”其實就是對人友善、親和,做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曾國藩受到傳統的儒家學説所歸納出的處事之道,他認為“求仁則人悦”,也就是追求仁義,就能身心愉悦。
五、恆
曾國藩認為,人而無恆,終身一事無成。一個人要想成事,一定是要經過日復一日的努力,在面對困難險境時守住自己的恆心的。
曾國藩的兩個兒子各有所長,二子對西方社會學感興趣、三子對數學感興趣,曾國藩都沒有干涉過,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儘自己所能,持之以恆,最終他們也都各有所成。
六、謙
曾國藩曾説:“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謙。而勤謙二字,須臾不可離之道。”
曾國藩雖文武雙全、謀略過人,但從未有過驕傲自大的言論,反而評價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
曾國藩説: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資過人的人,只要驕傲起來,就要生禍端,所以對子女的要求也是要謙虛。
曾國藩留下的教子智慧,雖然已經歷經百年,但依舊適用於現代社會,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培養出優秀的品格,孩子學會了做人、做事的根本,今後不管做什麼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