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門大學跑路風波:前途黯淡還是模式崩塌
號稱“中國第一所網絡大學”的萬門大學,最近陷入了“跑路風波”。據央視財經等多家媒體報道,3月22日凌晨,知名教育機構萬門教育有學員表示,之前自己所在的微信羣已在深夜被解散;萬門教育的App也處於無法登錄狀態。該公司的員工也因為拖欠工資等問題準備維權,客服建議學員“做好最壞準備”。
這個“最壞的準備”,自然就是讓學員做好人去樓空、學費打水漂的準備。客服的回答,和早年萬門大學創始時期的雄心壯志,呈現出天壤之別。這也不免讓人唏噓:是韶華易逝還是早有伏筆?萬門大學到底經歷了什麼?
要知道,萬門大學這個名字和它的創始人童哲,在部分人眼中,幾乎就是將理想主義化為行動的模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優質的網絡資源為自己打開千萬扇門。”在網課並不時興的年代,萬門大學可謂一鳴驚人,雄心勃勃地要在網絡教育市場佔領一塊高地。誰也沒想到,如今的萬門大學也陷入了跑路風波。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人們總在感嘆事物衰敗和變遷時,引用這樣一句話,事實上,萬門大學的跑路風波並非不可追溯。不同於其他線上教育平台可單課程購買的規則,萬門教育主推一次性購買終身VIP的方案,因此,它也曾陷入是否為“傳銷”的爭議當中。
萬門大學採用的預收費模式,和很多健身房、培訓機構跑路的路數類似。此前,它曾推出類似代理合夥人加盟計劃、獎學金班的拉新會員制活動。如今,不管是其自身經營突然遇到困難,還是機構負責人“早有預謀”,受損失的都是廣大不明就裏的消費者。
幾乎所有預付費和會員制模式,都存在一定風險。近年來,不少商家還將預付卡作為吸金手段開展信貸平台業務。可是,即便問題此起彼伏,對於預付式業務的監管,卻一直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一些健身房、培訓機構建立在“寅吃卯糧”的經營邏輯上,不斷拉長預付的期限,只為透支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在教培行業,引入“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台”,倒是一種可試的辦法。消費者的預付款、保證金和押金,首先進入具有公信力的平台,平台再對企業使用預付款情況進行監管,並且定期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實現“事前查詢、事中留痕、事後維權”的監管閉環。即使企業經營者跑路,消費者損失仍然是可控的。
當然,對於消費者而言,在進行預付式消費時,不妨多留一個心:“摳一摳”合同字眼、對比一下活動價格、研判一些潛在風險。
宋瀟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