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史上用的最多的兵器是“劍”?其實,這種兵器才是戰鬥力象徵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經典

漢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宮。

萬乘親推雙闕下,千官出餞五陵東。

誓辭甲第金門裏,身作長城玉塞中。

衞霍才堪一騎將,朝廷不數貳師功。

趙魏燕韓多勁卒,關西俠少何咆勃。

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

畫戟雕戈百白寒,連旗大旆黃塵沒。

疊鼓遙翻瀚海波,鳴笳亂動天山月。

麒麒錦帶佩吳鈎,颯沓青驪躍紫騮。

拔劍已斷天驕臂,歸鞍共飲月支頭。

漢兵大呼一當百,虜騎相看哭且愁。

教戰雖令赴湯火,終知上將先伐謀。

——燕支行(時年二十一)【作者】王維 【朝代】唐


“麒麟錦帶佩吳鈎,颯沓青驪躍紫騮。”

那麼,“吳鈎”是啥?

是配飾嗎?

非也,它其實是一種兵器。

既然帶有“吳”字,自然和春秋時期的吳國有關。

在當時,它只是一把彎刀,青銅鑄成。“鈎”者,似劍而曲,由吳王下令製作,鋒利無比。於是,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它成了“驍勇善戰”的一個符號。


該刀,刀刃為曲線形,據説,在青銅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最早盛行於南方,南方山多,植物密集,江河湖泊眾多,而曲刀具有適合劈砍的構造,單側有刃非常適合採集和在水上作業。同時,刀尖不過耳、刀重在0.7kg以上,也決定了其為近身格鬥的最理想兵器。

“鈎,鐮也。”“鈎亦兵器也……鈎殺人也。”由此可以看出,其戰術原理是“鈎殺”,利用兵器的“反曲內刃”特點,不但可以攔截對方兵器,還可以像割草般“割”死對方。所以,在秦兵馬俑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吳鈎”。這種兵器,可攻可守,殺傷力極大。

當年,吳軍就是憑藉手中的“曲刀”,以3萬人的兵力將20萬的楚人給滅了。然而,它只是吳軍人人佩戴的兵器,隨着吳國的滅亡,它也走完了大概100年的歷程,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冷兵器中壽命最短的一員。再加上,後來漢代的鐵質兵器代替了青銅兵器,按理應該是沒有了蹤跡。

可是,為何在唐朝的文學作品中,還屢屢出現“吳鈎”的身影呢?


其實,“吳鈎”應是唐朝文人給“曲刀”的一個雅稱。在當時,又出現了類似圓弧狀的兵器,可以視作是對歷史上“曲刀”的一種仿製。

其實,這種兵器之所以在唐朝盛行,和中國版圖的擴張有關。因為,曲刀一直在南方使用廣泛,即使刀和劍佔據了統治地位,它在南方很多民族中的地位依舊不減。現在的泰、苗、西瓦等少數民族,還堅持着本民族傳統樣式的曲刀。南朝時的一些國家,也將曲刀作為了自己本民族的兵器。

之後,隋統一南北朝,到了唐朝時期,他們對這個兵器的“愛”有增無減。一直到了宋,除了詩歌,就連繪畫也大力“讚美”它。唐代的《興唐寺毗沙門天王記》如是描繪:“毗沙門天王者……右扼吳鈎……”宋代的一些繪畫作品中,胡人腹下會垂掛“吳鈎曲刀”。

由此可以推測,唐、宋時期再次興起的“吳鈎”,應該是從西域“引進”的“外族兵器”,國人不知它的原名為何,或許因為形狀相似,便用自己熟悉的“吳鈎”來命名它。


當時,唐朝對外交往頻繁,吸納了很多異族元素。

然而,這種“彎刀”適合馬上作戰,在突厥和唐朝的交往中,自然會“交流”一些先進的騎射技術。所以,唐朝的騎兵配備這種裝備,更是能在平原作戰時發揮其效用。

《夢溪筆談》中也曾提及到它:“吳鈎,刀名也”,還説“南蠻”喜歡用。但是,根據一些史籍的記載,中原人士更喜歡佩戴它,不但形狀漂亮,且佩戴的方式也極為特別。宋朝的《武經總要》就保留了完整的“曲刀”流派圖形,而不見“直刀”蹤影。

雖然,當時軍隊的裝備中也有直刀,但曲刀的佔比依舊優先。當時,朝廷並沒有將這種兵器列入民間禁用清單,所以,老百姓間的使用也是相當普及。之後,明末清初進入了“日本刀”時代,但中國的傳統曲刀依舊深受百姓喜愛。尤其在武術界,“刀”就是這種“曲刀”,或者由其演變來的各種刀。

當年,吳王闔閭不服“莫邪劍”,重金懸賞做“吳鈎”,不但成為了兵器中的“佼佼者”,更成了富有中國文化內涵的藝術品。就連當時的屈原,也不由的感慨“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可見,當時手持兵刃的吳軍,其戰鬥力是多麼的彪悍。

在《笑傲江湖》中,就對幾種類型的刀進行過描述,令狐沖學習獨孤九劍時,有一個場景就是“破刀式”,可描述沒有那麼詳細。而《圓月彎刀》的書名,是不是古龍先生從這個兵器中獲得的靈感佳作呢?這一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作為冷兵器,刀一直有着“霸王”的頭銜,同時,又具有“親民”特性,在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用刀者看重的是其“力量”的爆發,會給對方強大的壓迫感。與此同時,配合各種刀勢,讓對方心生畏懼,這大概就是很多文學作品中用其指代“勇士”的緣由了。


其實,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標準刀型,長約1米,刀柄20釐米,刀刃形狀像柳葉,故名“柳葉刀”。但是,關於它的來源,仍有多種聲音,可它因“吳軍”名揚天下,卻是不爭的事實。正因為它,讓中國文學多了一抹“金戈沙場”的悲壯色彩。

參考資料: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興唐寺毗沙門天王記》、《武經總要》、《圓月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