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個萌娃引起了老師的注意,這娃穿得鼓鼓的,連運動都有點費勁了,老師過去把孩子衣服掀開來看一眼,發現,這娃身上居然穿了7件,從畫面看包括1件外套,一件羽絨馬甲,一件毛衣,這是3件,裏面是4件單衣。
這大概又是“奶奶覺得你冷”的傑作。我家也是,jason姥姥來家的時候,總是會感覺jason穿得有點少,總是會要求我多給孩子搭上一件衣服,但是jason從小就很怕熱,穿多了就會覺得不舒服。
之所以出現“奶奶覺得你冷”這種現象,是因為老人的機體逐漸在衰弱,新陳代謝變慢,會很容易覺得冷,但是孩子就像初生的小太陽,新陳代謝很快,穿多了就很容易熱,但是奶奶們總是會從自我的角度出發,覺得別凍着大孫子了,就不斷地給孩子套衣服。
在兒子小的時候,我一直遵循着孩子穿衣比大人少一件的原則。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種穿衣法,名稱為26度穿衣法則,據説是一位中醫根據自己多年經驗發明出來的穿衣法:他把孩子的每件衣服都定義為一種温度,只要衣服加起來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加起來達到26度就可以。
具體是:
以今天的北京為例子,北京今天最高温度是21度,那麼就是相差5度,按照這個標準,就穿一件厚實的彈力絮棉衣就可以了。
我今天實際給孩子穿的是:一件長袖T恤,外邊一件薄款單層的衝鋒衣,這種搭配在早上冷的時候,孩子可以把外衣拉緊,中午熱的時候可以脱掉外套,可以根據他自己的感覺來穿脱衣服。
所以説,這個26度穿衣法則,更多的是理想狀態的穿衣法,還是會存在很多個體差異的,比如説:
可以使用洋葱穿衣法,也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穿法。就是根據温度變化給孩子們增減衣物,像洋葱一樣可以一層層加上去或者脱下來。
再冷一點的話,可以貼身內衣+厚款外衣,孩子如果在學校需要活動,可以放一件馬甲在學校,需要運動時,就直接穿上馬甲出去運動,既能護住前胸後背,也方便運動;
這個穿着也要依據孩子當地的天氣,北方可能早早就穿上羽絨服了,南方孩子因為屋子裏和外邊相差甚遠,需要多給孩子備件外套,在屋子裏反倒要穿得多一點,出去活動時外衣加件馬甲就可以了。
父母要根據自己所在的地區,考慮孩子都是在哪種情況下居多,給孩子穿適合的衣服。
我基本上是按照這類穿衣原則給孩子穿的,不過也要看孩子體質,孩子如果覺得冷,可以和大人穿一樣的厚度。
最後,給孩子穿衣服,不能僅僅從大人角度出發,覺得孩子冷或者熱,就穿得多或者少。
要多問孩子的感受,比如我也曾經犯過類似錯誤,有幾天降温,早晨有風很冷,孩子穿的不多,我一直覺得沒什麼,後來孩子説感覺冷,我還覺得蠻奇怪,因為他一貫怕熱不怕冷,後來我和他一起出門感受了一下,確實冷,因為孩子每天早晨出門的時間比我早,而我每天出門的時間晚,就已經暖和很多了。
所以,要多關注孩子自己所説的感受,不要總是從大人的感覺出發,每天早晨聽聽天氣預報也是不錯的選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