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原神:胡桃日語描述引質疑?米忽悠又給大家上了一課,真是文化人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經典

看着即將到來的三月,胡桃這個角色總算是被米忽悠給放出來了,但我也不排除這是“米忽悠想要挽救海燈節失去的口碑”這種可能性,畢竟國外粉絲也會海燈節一片吐槽聲。不過,本文可不是來吐槽海燈節的,而是要來説一説有關於《原神》角色設計的那些事兒。《原神》這款作品到底有沒有對國外進行文化輸出,這可能真的有爭議,但我可以確認一點:米忽悠的確是“文化人”。

ddari

《原神》很多角色的設計元素的確很有文化,甚至很多設計元素還給諸位旅行者們上了一堂文化課。除了魈的儺舞之外,還有剛登場的胡桃。事情的起因是有旅行者發現“胡桃中日文UP池描述有明顯不同”從而引發了旅行者的質疑。從米忽悠的宣傳來看,胡桃UP池的中文名是“赤團開時”,而日文名則是“彼岸滿開”。

乍一看這兩個名字的確沒有任何的關聯,甚至日文名還給人一種更“高大上”的感覺。不過,從詞義來看,其實“赤團”就是“彼岸”,僅僅只是叫法的不同。如果諸位旅行者們喜歡的話,甚至還能叫彼岸花“曼珠沙華”或者“石蒜(彼岸花學名紅花石蒜)”。説白了,中日文的不同僅僅只是根據當地叫法的不同而做出的一些改變,並沒所謂的“高低之分”。

不過,對於經常觀看日漫的觀眾而言,顯然是更瞭解或者説更能接受彼岸花這一叫法。“曼珠沙華”音譯於梵語"摩訶曼珠沙華",意為“天上之花”,而這花在咱們南朝梁代又被翻譯為“赤團花”。從中文的角度來看,其實“赤團花”這一詞更像是咱們對彼岸花外形的一個形象描述,就如同咱們將紫陽花稱之為“繡球花”一樣。

彼岸花

老實説,其實我一開始也不知道彼岸花在國內又被稱之為“赤團花”,查閲了資料之後才知道:其實這花是在日本江户時代時,經由中國傳到日本,而彼岸花的原產地其實是在亞洲的熱帶地區。雖然咱們總認為“《原神》是在向國外進行文化輸出”,可從胡桃UP的描述詞彙來看,更像是《原神》在幫助國內的青少年瞭解咱們那些被遺忘或者瀕臨失傳的文化。

至少從我個人的觀感來看,這米忽悠又給諸位旅行者們上了一課啊,莫非米忽悠才是隱藏的文化人?説到這裏,我又想起了那些將“儺舞”視為國外文化的人,這莫非就是“文化不足的短視”?當然,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責怪他們,畢竟日漫的影響對這些ACG觀眾的影響的確很大。有些東西雖然咱們也有,可要是被別人發揚光大了,這還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至於旅行者們關於文化純粹性的討論,其實也沒必要將界線分的那麼清楚,所謂藝術創作,並部需要只侷限於某一文化不放,採百家之長才是文化源遠流長的一個關鍵。縱觀中華歷史,從秦代開始,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不正好用自己生動的形象證明了這一點嗎?雖然《原神》的策劃和運營真的很爛,但《原神》美術設計和音樂對文化的承載或者説傳承很足。

桜Qり

對於《原神》的美術和音樂,我個人只有稱讚。雖然本文用胡桃的設計元素來為大家解釋了這一文化差異,但這並不意味着我非得要給大家分個“高低貴賤”。可有一説一,藉由一款遊戲去了解咱們的文化,這還真是件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