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每個嬰兒出生前上帝都會給他(她)送去祝福百,嬰兒由於非常纖弱,很害怕,問上帝怎樣才能活下來。上帝説他給每位孩子度安排一個天使,會照顧孩子的一切......
確實,當孩子在學校不懂事犯了錯誤,比如打架鬥毆,不做作業,上課睡覺之類的,作為家長,及時教育,及時糾正,避免孩子養成壞習慣是義不容辭的。但是,面對孩子們的做錯事時,家長也萬不可一視同仁,都來責備,應當在瞭解真實的背景後再選擇措施,以防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心理創傷。
這天,李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突然接到家長羣裏老師的批評,打開一看,才發現是自家兒子在上課時公然睡覺,被發現後還不知悔改。這一看可把李爸爸氣壞了,可他怎麼也不願相信,自己在家那麼乖巧的兒子會做出這種事情。於是,他特意下午接兒子放學,在車上,李爸爸剛想詢問兒子,就發現兒子居然睡着了。這可把他氣得想直接搖醒兒子,卻突然意識到兒子為什麼那麼困的原因。
原來這一週以來他都在趕一個項目,老婆昨天生病的時候,他剛好在外地出差無法趕回,是兒子主動承擔了這份照顧媽媽的責任,在醫院陪伴媽媽到半夜,回家後才開始做作業到2點多,早上又早起給媽媽熬好粥後才來上課。
想到這,李爸爸即安慰又心疼,立馬拿起手機來恢復老師:“老師,昨天孩子媽媽生病了,我又在外出差,是孩子主動抗大旗照顧媽媽去醫院,回來後又為了完成作業,2點多才睡了,早上更是起來給他媽媽做了飯才去上學的,一個孩子做到這樣,肯定疲憊極了,才會上課都睡着,雖然他有錯,但情有可原,我覺得對待事情時還是要先了解前因後果,你覺得呢老師?”
老師看到後啞口無言,家長們更是附和誇讚。
誠然,作為家長,出於渴望孩子好的心理,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大多急切了着,唯恐孩子走錯了路,但是,正是因為作為家長,才更需要靜下心來,瞭解清楚後再做決定。正如教育專家蘭海説的那樣:所有的父母,在我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別人向我們來告狀。父母第一個反應要給別人説這樣一句話:我瞭解清楚,我一定好好對待。而不是,都是我們家孩子的錯。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看不見的心理創傷。
試想如果家長了解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後,發現被告狀的孩子並沒有錯,那麼孩子會怎麼想,你又該如何自處。換一方面,孩子確實做錯了事,我們也不能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去責怪他,而是應該考慮清楚,選擇一個合適恰當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要知道,對於一個被告狀的孩子來説,只有父母才是最後的依靠。那麼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少被告狀,更讓孩子與家長更近,更好地成長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以身作則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以身作則,多做正確的事,多以禮貌真誠待人,那麼在孩子還在模仿階段時,他便將這樣的特質學到了。
2.統一戰線
在孩子的成長中,或多或少會和自己的小夥伴們起爭執,鬧矛盾,切記,當孩子的小夥伴或者對方的家長來告狀時,不可為了自己的面子二話不説先責備孩子,事後就算發現錯了去向孩子道歉,往往也起不到多大的效果了。一定要從一開始便和孩子統一戰線,讓孩子相信你,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在瞭解情況,錯了便教育,對的便要為孩子出點士氣,這樣才能避免孩子以後走上社會性格內向,為人敏感,缺乏自信,難以更好地發展。
3.換位思考
家長總會有一種心態認為孩子還小能懂什麼,就算自己錯了,他也不懂,更不會記得。錯了,孩子雖小,可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想法,要學會換位思考,可以體會孩子的委屈,更好地理解孩子。同樣的,當孩子無法理解家長時,家長也可以適當地讓孩子體會自己的辛苦,讓孩子懂得理解家長,這樣一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只會越來越好。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點,各位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一遇到告狀便認為是自己孩子的錯,一定要親自了解情況,在這基礎上再選擇教育的方式。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與幼兒園老師經常溝通,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